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菟丝子科 菟丝子科-简介,菟丝子科-特征

菟丝子科属于双子叶植物纲植物一科。一年生寄生草本。夏秋开小白花,花多,钟状,成簇生长。结球形果实,宿存花冠只包围着果实的下半部。其属植物菟丝子( C. chinensis )的宿存花冠则全包着果实。茎黄色,无叶,有吸收根伸入寄主维管束内吸收养份及水份。

菟丝子科_菟丝子科 -简介


菟丝子

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一年生寄生草本。茎丝线状,橙黄色。无叶。花簇生,外有膜质苞片;花萼杯状,5裂;花冠白色,长为花弯2倍,顶端5裂,裂片常向外反曲;雄蕊5,花丝短,与花冠裂片互生;鳞片5,近长圆形。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颗,花柱2,往头头状。朔果近球形,成熟时被花冠全部包围;种子淡褐色。花果期7―10月。

菟丝子科_菟丝子科 -特征

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或红色,借助吸器固着于寄主。无叶,或退化成小鳞片。花小,排成总状、穗状或簇生成头状花序;花部5―4基数;萼片近相等;花冠筒内面基部雄蕊下有5个流苏状的鳞片;雄蕊着生于花冠喉部或花冠裂片之间;花粉近球形至扁球形;具3―6沟;外壁两层等厚或外层厚于内层,表面具颗粒至细网状或粗网状纹饰。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蒴果周裂或不规则破裂。

菟丝子科_菟丝子科 -外观


菟丝子

黄色,无叶绿体的爬藤,经光学显微镜放大横切片,在有碘液染色的情况下,可清楚看见储存在组织之中的淀粉颗粒

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菟丝子科 菟丝子科-简介,菟丝子科-特征

没有叶子的构造

白色,五个几乎相等的花瓣以正五边形(正五角星)的方式排列,在解剖显微镜下可清楚看到花的中央,有两个柱头,围绕柱头的是五支雄蕊,雄蕊分布角度平均,大约可以连成正五边形

菟丝子科_菟丝子科 -分布

连云港、邱县、铜山、宝应、南京、吴江等地,生长在山坡路旁、河边,多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等植物上;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及西南各省。

菟丝子科_菟丝子科 -所有属

本科仅有菟丝子属1属,约150种,广布于全世界暖温带,主产美洲。我国约有10种,南、北均产。常见的如菟丝子C.chinensis Lam.,茎纤细呈毛发状。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头状花序;花柱2。蒴果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周裂。通常寄生于豆科、亚麻科、菊科等植物上,为大豆、亚麻等作物的有害杂草。种子药用,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止泻。

菟丝子科_菟丝子科 -所属目

茄目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个目。

近期的APG II 分类法主张茄目有下列五个科:
茄科(Solanaceae)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山醋李科(Montiniaceae)
蜜穗桔梗科(Sphenocleaceae)
田基麻科(Hydroleaceae)

早期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Cronquist system)在茄目下有八个科:
旋花科(Convolvulaceae)
菟丝子科(Cuscutaceae)
核果木科(Duckeodendraceae)
田基麻科(Hydrophyllaceae)
睡菜科(Menyanthaceae)
假茄科(Nolanaceae)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4897.html

更多阅读

科比教你投篮动作与细节要点 2k16科比投篮动作设置

科比的投篮多是硬手投篮,他的投篮动作与乔丹的很像(因为模仿乔丹的缘故),只是发力略有所不同。这个池边老师已经说过。我从科比的罚球给大家讲解,因为罚球是最能体现一个球员投篮技术的缩影,无论是急停跳投还是翻身的后仰跳投,都是从罚球的

植物单宁与健康 植物单宁

WWW.SFNCC.ORG.CN ? 2007-3-14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阮志平(厦门市园林植物园, 厦门 361003)摘 要:本文阐述了单宁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如肝毒作用、抗营养活性、致癌作用,同时介绍了其积极作用,如抗肿瘤和抗癌变活性、抑菌、免疫

多肉植物百合科芦荟属 转载 百合科多肉植物

百合科芦荟属(Aloe)原产地主要在非洲,有的产于亚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和半阴,不耐寒。种植土壤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冬季温度不要低于5℃。我国常见的芦荟1.药用芦荟:木力芦荟、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索科特拉

声明:《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菟丝子科 菟丝子科-简介,菟丝子科-特征》为网友微笑灿若桃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