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年10月22日-2013年11月17日),笔名简・萨默斯,英国女作家,代表作有《金色笔记》等,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并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在2007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这位英国女作家。她是迄今为止获奖时最年长的女性诺贝尔获奖者。此外,她是历来第三十四位女性诺贝尔奖得主,第十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13年11月17日,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17日去世,享年94岁。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人物生平
早年
多丽丝・莱辛
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
国人。
在莱辛5岁的时候,她那向往田园生活的父亲带着妻儿移居到南罗德西亚(现津巴布韦),在一个农场工作。然而农场生活对于多丽丝的父亲绝非天堂,不过却是莱辛幻想的家园。年幼的多丽丝是一个“神经质”的女孩,在学校里,爱幻想的她尽了最大的努力才没有白白浪费更多的时间。
16岁时她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在非洲早年的艰苦生活中,十九世纪小说大师如狄更斯、吉卜龄、史汤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成为莱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侣,也为她的文学生涯奠定厚实基础。
开始创作
多丽丝・莱辛
1939年,莱辛和法兰克・
惠斯顿结婚,生了一男一女,这段婚姻维持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莱辛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投身反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 1945年,她与德国共产党人戈特弗利・莱辛结婚,生下儿子彼德,但两人的婚姻关系也只是维持了4年。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野草在歌唱》(1950年)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年)、《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年)、《被陆地围住的》(1965年)以及《四门之城》(1969年),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
辉煌时期
《金色笔记》
1962年她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
奠定了
她在西方文坛的地位。
莱辛出版两卷回忆录,叙述其从童年到50年代的生活。人们曾认为,她接下的书该是回忆录的第三部分,内容将写到60年代。恰好相反,她却用小说手法描写这段生活,并取名《最甜蜜的梦》(The Sweetest Dream)。她在这本书里,通过讲弗兰西斯和其前夫约翰尼的故事,探讨“妇女如何在60年代转错方向”。“我不喜欢60年代,”莱辛说,“我不喜欢女性那时的所说所为,比如像她们吹嘘和多少男人睡过觉。”她将妇女解放归功于技术而非女权主义。她认为,避孕药片和省时设备,比如洗碗器,作用要比意识形态更大。
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进入1970年代之后,风格与题材屡次转变。
70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年),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者回忆录》(1974年)。《天黑前的夏天》(1973年),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
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之后她从浪漫主义出发,探索超越理性与自我的领域,写下多部“内在空间”小说。后来又深受伊斯兰教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的影响,并将笔锋转向科幻小说。
《什卡斯塔》(1979年)、《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年)、《天狼星试验》(1981年)、《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年)等科幻小说,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
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着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年)和《好恐怖分子》(1985年)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期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1993年5月,时年75岁的莱辛开始了她仅有的一次访华,同行的还有英国作家德拉布尔及其丈夫――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主席迈克尔・霍尔洛伊德。从5月2日到15日,莱辛先后访问了北京、西安、上海和广州四个城市。
莱辛应邀以文化交流为题,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英国文学研究中心发表讲话。莱辛严肃地指出:东西方文化交流要有所选择,取长补短,不要盲目跟风。如今在西方出现了一代“文明的野蛮人”。
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奖
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已经88岁,是文学奖
开设以来年龄最大的获奖者,也是第11位获得该奖项的女作家。然而,莱辛本人似乎对授奖辞并不十分认同。10月11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新闻主编亚当・史密斯打电话采访莱辛,询问她对于授奖辞有何感想,莱辛回答道:“您瞧,我真不明白当他们写评语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我的意思是说,他们面对着令人吃惊的一大堆五花八门作品。要确切地加以概括,是相当困难的。您想是吗?”
2008年,她在《泰晤士报》“1945年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作家”排行榜上列,第五位。
逝世
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2013年11月17日去世,享年94岁。她的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宣布,多丽丝・莱辛于周日凌晨平静地离世。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她的家属并未透露她去世的原因。
“多丽丝・莱辛是我们这一时代的伟大作家之一,”哈珀・柯林斯公司英国负责人查理・雷德梅因接受《卫报》采访时说,“她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作家,有智慧,有热情,为了自己的信仰敢于战斗。”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创作特点
长篇小说
《金色笔记》(1962)通常被公认是莱辛的代表作。在那部作品中,她打破了以往采用的按照时序叙事的传统写作方法。全书以名为“自由妇女”的第三人称中篇故事为框架,分五个小节记叙两位单身母亲(安娜和莫莉)的生活和事业。各小节之间夹有一串安娜的“笔记集”。这些笔记片段以笔记本的颜色(黑、红、黄、蓝)命名,分别记录着女作家安娜过去的非洲经历、与政治生活相关的事件和体验、一篇正在构思的小说和她当时的私人生活。最后一节“自由妇女”之前还嵌入一个独立的“金色笔记”部分。全书呈现一种刻意安排的万花筒式的混乱,其多重结构与作品的多重主题相对应。该书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和女权主义者的关注,它在写作手法上的尝试和创新也得到了评论界的重视。
中短篇小说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
莱辛的中短篇小说按题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洲故事,以作者早年的非洲经验为素材;另一类以当代欧洲特别是英国生活为背景。这个中译选本中的作品全都属于后一类。
莱辛的中短篇写作“缩微地”体现了她作为一个严肃的作家在题材、主题和风格上的追求和探索,与她的长篇作品有密切的关联。从写作方法上看,绝大多数中短篇是写实的。有的作品,如《喷泉池中的宝物》,是相当完美的传统故事,轻车熟路般地徐徐讲来,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当然也有不少篇目反映了作者在创作历程中的新构想和新尝试,如《危城报告》是科幻作品,显然是《档案》系列的先声或同期副产品;又如《雷津公园的四季》等短篇既没有“故事”(如果不把季节更替计算在内)也不包含常规的人物,几乎是纯粹状物写景的优美散文,很像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某些实验性短篇。
女性主题
无论是聚焦于当代现实生活,还是以人的体验或虚幻的太空世界为题材,莱辛的作品都体现着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她关注个体的人──特别是女性──的处境、选择和责任,也关注社会群体或人类整体的长远命运。莱辛笔下的个人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情境中的。有关他/她们的人生经验的叙述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间接涉及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如《天堂中的神之眼》和《斯大林死去之日》;也有的映现着阶级矛盾(《英格兰对英格兰》)、殖民问题《在部长衙门外》)或青少年心理(《海底隧洞》),等等。
莱辛长篇小说的重要主题,即对女性地位及两性关系的考察,在短篇中也是大端。《去掉一个候补》《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等等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知识女性的心理状态以及她们面临的当代两性关系格局,笔调冷静节制,暗藏讥讽;描写细致入微,余味悠长。曾入选《诺顿妇女文学读本》的《十九号房间》发表于1963年,接续了《金色笔记》一书对妇女命运的关注,讲述一名职业妇女婚后如何在为妻为母的主妇生活中失去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把握,最终精神失常、自杀。在那篇小说中,疯狂和死亡是个人的悲剧结局,同时又是一种精神解脱和社会抗议。而《另外那个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是个插足的“第三者”。她疑虑重重地等待着自己的情人了断他和妻子的关系。最后,她不堪忍受这种精神折磨,直接去会见那位妻子,于是典型的婚外情纠葛有了出人意料的发展。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个人观点
写作思想
莱辛认为,小说应该是反映社会紧迫问题的政治性文学形式,作家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去思考。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读者以暴风雨般的文学震荡。莱辛是一位不倦的求索者,她以毕生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争霸、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青年暴力、老人权利等等社会紧迫问题。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思考的结晶。
哲学思想
关于莱辛作品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形式联系的评论,试图探讨她的生命哲学理念及其小说形式的关系,对莱辛提出的漩涡与喷泉、“双性同体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动的时间、比喻的世界和苏菲主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批判女权
一直以来被尊为女权偶像人物的英国文学老祖母多丽丝・莱辛,曾公然指责如今的很多女性“自以为是、伪善”,她对许多妇女特别是年轻女性诋毁男性感到“恼怒”。
“60年代的女权运动,光在讨论和把她们自己结成团体上,就消耗了太多精力。”莱辛说。“我称之为‘看我的屁股’运动。”她相信,女权运动太过于以意识形态为根据,而且“浪费了妇女的潜力。”
莱辛对于很多当今女性所展现的女孩力量不屑一顾。她极为鄙视女权文化。“看她们在电视中对男性多么粗鲁和傲慢。我惊骇地听到女性对男人的块头所说的某些话,真令人反感,我反对所有打击男人的行为。”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荣誉奖项
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文学奖
毛姆文学奖(SomersetMaughamAward)(1954年)
PrixMédicisétranger(1976)
欧洲文学国家奖(1981)
德意志莎士比亚文学奖(1982)
史密斯文学奖(1986)
PalermoPrize(1987)
PremioInternazionaleMondello(1987)
PremioGrinzaneCavour(1989)
JamesTaitBlackMemorialBookPrize(1995)
洛杉矶时报图书奖(1995年)
PremioInternacionalCatalunya(1999)
DavidCohenBritishLiteraryPrize(2001)
CompanionofHonourfromtheRoyalSocietyofLiterature(2001)
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2001年)
S.T.DupontGoldenPENAward(2002)
诺贝尔文学奖(2007年)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主要作品
多丽丝・莱辛
Grass is Singing' (1950) 《青草在歌唱》
This Was the Old Chies Country'' (collection) (1951)
FIV' (short stories) (1953)《短篇小说五篇》,获得毛姆文学奖
The Children of Violenc' Series 《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1952-1969)
Martha Ques'《玛莎・奎斯特》 (1952)
A Proper Marriag'《良缘》 (1954))
A Ripple from the Stor') 《风暴的余波》 (1958)
Landlocke'《被陆地围住的》 (1965)
The Four-Gated Cit'《四门之城》 (1969)
Going Hom' (memoir) (1957)
The Habit of Lovin' (collection) (1957)
Win' (short story) (1957)
In Pursuit of the Englis' (nonfiction) (1960)
Golden Notebook' 《金色笔记》 (1962)被公认是莱辛的代表作
Play with a Tige' (play) (1962)
A Man and Two Wome' (collection) (1963)
African Storie' (collection) (1964)
Particularly Cat'《特别的猫》 (stories & nonfiction) (1967)
Particularly Cats and Rufus the Survivo'《猫语录》 (1993)
The Old Age of El Magnific' (stories & nonfiction) (2000)
for a Descent into Hell' 《简述地狱之行》 (1971)
The Temptation of Jack ORKNEY and other Storie' (collection) (1972)
The Summer Before the Dar'《黑暗前的夏天》 (1973)
A Small Personal Voic' (Essays) (1974)
of a Survivor'《幸存者回忆录》 (1974)
Shikasta' 《希卡斯塔》 (1979)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and Five') 《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 (1980)
Sirian Experiments') 《天狼星试验》 (1980)
Mak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 for Planet 8') 《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 (1982)
Fifth Child'《第五个孩子》 ((1988)
Love, Agai'《又来了,爱情》 (1996)
The Pi' (collection) (1996)
Mara and Dan' (1999)
Ben, in the Worl' (a sequel to The Fifth Chil') ISBN 0-06-093465-4 (2000)
The Sweetest Drea' ISBN 0-06-093755-6 (2001)
The Grandmothers : Four Short Novel' ISBN 0-06-053010-3 (2003)
The Story of General Dann and Mars Daughter, Griot and the Snow Dog (a sequel to'Mara and Dann'') (2005)
The Clef' (2007)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写作特点
多丽丝・莱辛
莱辛笔耕五十多年,是位多产作家,花样层出不穷,有
前期的批判写实,也有中期的心理分析和苏菲主义迷思,更有晚期的“内太空”探索――而她就是执拗,不愿意称之为“科幻小说”。她既写人的生存处境,也写动物(尤其是猫)的生存之道;既写成人复杂而多变的阴暗内心,也写儿童的丑陋与野蛮。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锐利,见解新颖,极具创造力。除了长篇小说,还着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等。
莱辛小说的主题和风格,大致上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非洲殖民地生活为背景,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为题材的作品,采用传统现实主义叙事手法,包括长篇小说《野草在歌唱》,短篇小说《非洲故事集之一:这是老酋长的国度》、《短篇小说五篇》、《非洲故事集之二:阳光洒在他们脚下》以及散文集《回家》等。
第二类以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困境和她们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题材,在艺术形式技巧上大胆实验,并且试图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更深层次。此类作品包括著名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脍炙人口的《金色笔记》以及表现中老年家庭主妇悲惨命运的《黑暗前的夏天》。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莱辛偏爱描写婚姻破裂的女人,确切地说,是描写因为失去丈夫而生活支离破碎的女人。她的作品有的带有半自传色彩,描写她在非洲的经历,有的着重刻画人和动物的生存之道,还有一些带有心理分析和科幻色彩。
诺贝尔文学奖把莱辛作为一个女性主义的先锋战士来奖赏,可这对于莱辛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莱辛本人说过:“我在六十年代不是一位积极的女权主义者,从来不是。我从来不喜欢女权运动,因为我认为这项运动的基础太意识形态化。”――莱辛似乎不太乐意被定型为“女性主义作家”。
第三类,是用寓言、幻想形式来显示人类所面临的危机,并且预言世界的未来,包括长篇小说《简述地狱之行》、《幸存者的回忆》、系列小说《南船星系中的老人星座:档案》。
《又来了,爱情》
第四类,莱辛又回到现实主义叙事风格,然而文风更为简洁,每部小说针
对一个社会现实问题,小说的结构和风格由题材来决定。小说《简・索默斯日记》写独身妇女的困境,《好恐怖分子》写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斗争,《第5个孩子》写一个怪诞而令人震惊的青少年暴力故事。散文集《风儿吹走了我们的话》支持阿富汗民族独立斗争。《又来了,爱情》写老年人的感情纠葛。在莱辛心目中,爱情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追求复归整体的人生基本权利。然而,有些人却非常不幸地被剥夺了这最基本的人权。为了维护这最基本的权利,莱辛站在人道主义立场,发出了极其痛切的呼吁。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人物评价
2007年10月22日,住在伦敦西郊的多丽丝・莱辛迎来88岁寿辰。这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生日――十几天前,她获得了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称莱辛是"that epicist of the female experience,who with scepticism,fire and visionary power has subjected a divided civilisation to scrutiny"(“女性经验的史诗作者,以其怀疑的态度、激情和远见,清楚地剖析了一个分裂的文化”)。
媒体上发表的各种评价贬褒不一。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对美联社记者说:“莱辛过去15年的作品不具可读性,是第四流科幻小说”。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认为,莱辛“绝对配获得此奖”。英国作家A・S・拜厄特对《卫报》记者表示,莱辛是极少数天才的文学预言家之一,她预见的很多问题,后来的确成为现实。《纽约时报》发表评论说,此次莱辛获奖“是对文学原点的一次真正回归”。
小说家费伊・韦尔登(Fay Weldon)仍称自己为女权主义者,她1999年的小说《大女人》(Big Women),描绘的就是一个70年代的女出版人。她不同意“60年代的运动转错了方向”,但也认同莱辛的一些说法。“1960年代的运动没错。在那之前,男人对女人可恶至极,”她说,“但是转变太大了。我对某些女人对男人的说话方式感到吃惊。”戴维・托马斯(David Thomas)的书《无罪》(No Guilty),为今日男人辩护而写。他同意莱辛所说“妇女让女权主义的政治日程给搞得分散了精力”。他也赞同她指责今日妇女过于粗鲁。“妇女能说出男人不敢对女人说的话。男人应该停止对自己身为男人而道歉。”他说。
多丽丝・莱辛
文学评论家樊星: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高产且多变的作家。
莱辛旺盛的创作活力令人惊叹,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所鼓励的,也是她能获奖的原因。”
中国旅英女作家虹影:说:“多丽丝・莱辛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与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并驾齐驱,同时在西方国家英文写作中占据重要位置......人物个性鲜明的多产作家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广泛涉及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种族隔离等社会和政治热点问题,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她的作品思想深邃,极具挑战性。”
多丽丝 莱辛_多丽丝・莱辛 -人物思想
写作思想
莱辛认为,小说应该是反映社会紧迫问题的政治性文学形式,作家的任务是提出问题,启发读者去思考。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读者以暴风雨般的文学震荡。莱辛是一位不倦的求索者,她以毕生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争霸、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青年暴力、老人权利等等社会紧迫问题。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思考的结晶。
哲学思想
关于莱辛作品的哲学思想及其小说形式联系的评论,试图探讨她的生命哲学理念及其小说形式的关系,对莱辛提出的漩涡与喷泉、“双性同体的人”和“大家人物”、流动的时间、比喻的世界和苏菲主义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女权主义
多丽丝・莱辛
要辩证地思考问题。莱辛认为,男性与女性,是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因此她在《金色笔记》序言中说:“人们相互之间都可以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引起思考,相互促成各自的行动”。也正因为如此,安娜在尝到“自由女性”滋味之后,反而再想找个男人重组家庭,向对立统一的整体复归。但是,在一个四分五裂的时代,整体性已经消失,她已
无从复归。这不仅是安娜的悲剧、女性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这不仅是女性危机,也是整体性社会危机。然而,女权主义者们却不懂得矛盾对立的男女双方应该互补整合的道理。她们片面强调两性的矛盾对立,敌视和打击男性。莱辛认为,女权主义已经演变成一种偏执的教条,无谓地浪费了女性的宝贵潜力。
莱辛认为,在自我封闭、相互隔绝状态中,男女均有各自缺陷,他们必须相互沟通、结为一体,方能臻于完善。在相互隔绝状态中,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也各自面对自身缺陷与生存困境,只有通过文化交流,相互沟通,互补互利,才能合作共赢。当然,交流合作必须以平等互利为原则,绝不能以一方为中心,而迫使另一方被边缘化。莱辛认为,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封闭以及交往过程中强势一方的自我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