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州红八军纪念馆 红八军 红八军-龙州起义红八军,红八军-红三军团红八军

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有过三个红八军,一个是广西龙州起义建立的由俞作豫任军长的红八军;一个是隶属于红三军团建制,由李灿、何长工先后任军长的红八军;一个是由湘赣苏区地方武装组建,肖克任军长的红八军。三个红八军番号出现在1930年至1933年间,存在时间都不长,最长的仅一年半左右,最后均编入了其它红军队伍中。

龙州红八军纪念馆 红八军 红八军-龙州起义红八军,红八军-红三军团红八军

红八军_红八军 -龙州起义红八军


龙州起义红八军军部旧址

1930年2月1日,俞作豫率国民政府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龙州起义,部队编为红八军,军长俞作豫、参谋长宛旦平、政治部主任何世昌,下辖第一纵队,纵队长何家荣、政治委员潘裕明;第二纵队,纵队长俞作豫(兼任)、政治委员涂振农;第三纵队,纵队长黄飞虎,全军共两千人。

和百色起义及红七军的情况相似,龙州起义前成立了左江军委,在中共广西前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第一任军委书记为徐冠英。在蒙志仁叛变后,宛旦平、何世昌、邓小平先后担任军委书记。起义时何世昌担任军委书记兼任红八军政治部主任,俞作豫为军长,宛旦平任参谋长。李明瑞担任红八军总指挥。中央代表邓小平在起义发生两个月之前对起义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两天指导后离开,在起义发生三或四个星期后,根据中央任命,就任红八军政治委员。

龙州起义后,颁布了《中国红军第八军目前实施政纲》和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令,帮助左江地区7个县建立革命委员会,形成左江革命根据地。发出《为法帝国主义驻龙州领事馆无理照会告全国民众书》,召开反帝群众大会,赶跑法国的侵略势力。1930年3月20日,新桂系以优势兵力突袭龙州,红八军军部和第二纵队迎击后突围,转战桂南各地。到达钦县(今钦州市)南间圩时,俞作豫率30多名党员政工干部离开部队到香港寻找党组织汇报,余部由营长刘定西带领,后被军阀收编。第一纵队奉命攻打盘踞靖西县城的郑超叛军时得知龙州被围,回援不及,遂按邓小平的指示转到右江地区与红七军会合。在纵队党委书记、参谋长袁也烈等率领下,在滇桂边、黔桂边转战半年,行程数千里,于1930年10月下旬在凌云县,与红七军会师编入红七军。

红八军_红八军 -红三军团红八军


曾任红三军团红八军军长的何长工将军

1930年5月,李立三在上海召开全国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将全国红军整编为4个军团,其中湘鄂赣彭德怀部扩编为红三军团,下辖红五、红八两个军,其中红五军约七千多人,红八军约八千多人。红八军由五纵队升格而成,因为这支部队人数较多,实力较强,又长期单独活动。至此,红八军这支能征惯战、战绩彪炳的英雄部队开始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序列里。

红八军首任军长为李灿,政委何长工。但由于李灿多年积劳成疾,患了肺癌,八军甫成立,他就离职到上海治病了,后来不幸被敌人逮捕并杀害。李灿是知识分子出身,1918年参加湘军,在彭德怀班当战士,是彭德怀最早的密友之一。

李灿离开后,红八军由何长工担任军长,邓乾元任政委,政治部主任柯庆施,参谋长卢匿才。下辖三个纵队。一纵队长程子华,政委郭一清,副政委彭雪枫,由于程子华此前在攻打江西瑞昌时身负重伤,尚未就职就到上海治伤,改由李锷任纵队长,不久李锷又负伤,由陈毅安接任。二纵队长谢振亚,政委石恒中。三纵队长何时达,政委徐策。一纵是程子华大冶兵暴带出的队伍,二纵是红五纵队原来的基本队伍,三纵是红十二军的老班底。

红八军刚成立,有一个阳新县的高个子青年报名参军,他叫王惟允,被分配到二纵队一大队当兵,大队长周玉成是平江起义的老战士,看他读过几年书,就让他到大队宣传组写标语。周大队长当时没想到,25年后,自己当了中将,而这位新战士改名叫王平后,竟然当了上将。

与王平同时参军的还有一位年轻的赤卫队员,叫黄骅,他后来在红八军当过连指导员,抗战时任八路军115师副旅长兼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1943年被叛徒杀害。为了纪念他,边区政府将烈士牺牲地改名黄骅县,即今天的河北黄骅县,黄骅是全国为数极少以烈士名字命名的县份之一。

红八军刚成立,奉命跟随三军团南下攻打长沙。主力南下后,留下两个大队留守鄂东南根据地。1930年7月,留守的两个大队与广黄蕲三县游击队合编为四纵队,陈奇任纵队长;同时,从赣西北调来几支游击队组建了五纵队,黄刚任纵队长。10月,按照中央指示,四、五纵队合组为红十五军,下辖两个团,兵力约有两千人,长江局军委书记、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的蔡申熙调来担任军长,陈奇任政委。两个月后,中央决定,鄂东南根据地划归鄂豫皖苏区领导,于是,红十五军艰难北上,到大别山与红一军会合。打败了吉鸿昌的追剿部队后,两军合编为红四军,蔡申熙陈奇分任十师师长政委。

1931年4月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时,红八军各师改由红三军团直辖,红八军军部被取消,只保留名义。1931年9月第三次反围剿时,红八军番号被正式取消,理由是部队减员太多。六师改为二师,四师三个团分别编入一、二、三师,统归红五军,红五军军长邓萍、政委贺昌。原八军军长何长工调任红军学校校长,袁国平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柯庆施调任中央秘书长。红八军这支拥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仅存在了一年半。

红八军_红八军 -湘赣苏区红八军


曾任红八军军长的萧克将军

1932年2月中旬,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湘赣红军独立第一师和独立第三师在永新县里田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全军共两个师约四千人,枪二千八百多支。当时没有设立军的领导机关,而以独立第一师师部兼军部,独立第一师师长李天柱,政治委员王震兼代红八军军长、政治委员,谭家述兼代参谋长,袁任远兼代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刚成立时,名义上编入红三军团建制,但因活动范围主要在湘赣苏区内,所以,红八军实际是由中革军委和湘赣军区双重领导。后王震率部参加攻打分宜的战斗时负重伤,代军长李天柱也负伤离队治疗。

同年11月,中共中央派萧克、蔡会文分任红八军军长和政治委员,下辖三个师。独立第一师改称第二十二师,师长谭家述,1932年底王震返回部队后任第二十二师政治委员。第二十三师,师长杨茂、政治委员谢国俞;第二十四师,师长弋勇、政治委员胡楚父。

1933年6月,中央任命任弼时为湘赣省委书记,遵照中革军委6月7日的训令,对两省红军进行了调整。7月成立了湘赣军区,王震任代司令员,陈洪时任代政治委员,龙云任参谋长,张子意任政治部主任。湘赣苏区红八军改成第十七师,湘鄂赣苏区的红十六军改为第十六师,红十八军改为第十八师,三个师合编组成红六军团。萧克任第十七师师长,蔡会文任政治委员(后王震继任),政治部主任李朴、参谋长李达。红六军团当时未配设军团领导,军团首长由第十七师领导兼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5438.html

更多阅读

龙女菩萨——八岁闻法顿然觉悟 观音菩萨善财童子龙女

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侍分别是善财童子和龙女。龙女的得道,与善财菩萨大不一样,善财历尽千辛万苦,参访五十一位证得果位的圣者而得道,而龙女则福慧具足,速证佛身、佛智。说来十分神奇,龙女的成佛竟是用无价宝珠广修供养,供给佛与诸位菩萨而得到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简介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简介  1885年中法战争后,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辟龙州为商埠,清政府准许法国政府在龙州设立领事馆。1889年,法国政府派安迪到龙州,在平而河和水口河交界处的篓园角建领事馆。  1896年,法国政

广西龙州县的风土人情 广西龙州县属于哪个市

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00公里,东邻崇左市江州区,南接宁明县、凭祥市,东北面与大新县相连,西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2317.8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辖12个乡镇,123个村(居)委会,有壮、汉、瑶、苗、回、侗等民族,壮族人口占总人口95%。

声明:《龙州红八军纪念馆 红八军 红八军-龙州起义红八军,红八军-红三军团红八军》为网友约定的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