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活动 创意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概述,地球一小时-活动目标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晚8:30,地球一小时开始。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概述


地球一小时宣传图

地球一小时(英语:EarthHour)是一个全球性节能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起的一项可持续性的全球活动。该活动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城市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熄掉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个小时,希望借此活动推动电源管理,减少能源消耗,唤起人们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变暖的意识。

地球一小时活动最初由环保团体世界自然基金会澳大利亚及《悉尼晨锋报》合作发起,并于澳大利亚悉尼当地时间2007年3月31日,晚上7:30至8:30期间举行了第一次活动。

2008年3月29日20:00,地球一小时活动拓展到了全球,全球40多个城市,近380个城镇接力执行该活动,数以百万的人们为应对气候变化,团结起来,开始行动。地球一小时自此被确认为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之一,成为一项全球性并持续发展的活动。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活动目标

地球一小时的根本目标是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日常活动中至少做出一个环保改变。地球一小时的行动目标和本身内涵在不断变化发展。

当天关灯一小时
2010年3月27日晚8:30,鸟巢正在熄灯。

2009至2010年间,地球一小时是一个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活动。当时,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号召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活动当天关灯一小时,象征他们支持环境保护。人人关灯,参与环保行动,以此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世界各地熄灯参与“地球一小时”

1、2009地球一小时目标

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灯光)一个小时。

2、2010地球一小时目标

通过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的参与,政府、企业、社区的积极加入,使地球一小时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保行动。

为环保做出实际改变的活动

WWF原本希望,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大家能够做出环保改变,保护地球。许多人做到了,但很多人仍然没有行动。因此,在2011年WWF正式改变了地球一小时的目标,使其成为一场为环保做出实际改变的活动。

1、2011地球一小时目标

倡导家庭、办公室、政府建筑和标志性景观熄灯一小时的同时,能为地球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行动承诺。

2、2012地球一小时目标

动员每一个人为地球做出一个环保改变,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Logo标识


地球一小时logo

地球一小时的logo有“60”和“60+”两种,另有一种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熊猫标识也在历年的活动中被用于宣传使用。

60+

2011年起,地球一小时启用新的logo标识60+,60代表熄灯一小时,“+”代表加一个“环保改变的承诺”。

使用限制

地球一小时活动标识仅限于授权官方合作伙伴及赞助商宣传使用,其他需要参与宣传者须经所在国、城市的地球一小时项目经理批准,并被禁止用于任何企业和机构的产品和商业服务的宣传材料上(例如网页、广告、宣传手册、产品外观等)。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历次活动

2007年

2007年3月31日19:30,悉尼220多万个家庭和企业关灯一小时,节省了当天悉尼市市电电源的2.2%至10.2%。作为地球一小时的源起,悉尼率先向全球发出了主题为“行动起来,遏制全球变暖”的倡议。

2008年

2008年3月29日20:00,有35个国家参与其中,由于受到悉尼市市长克洛佛・摩尔(CloverMoore)大力的推广,使之成为国际性的活动。

根据世界一小时的官方网站统计,有超过286,000人和20,000间企业加入此活动。其中3月30日当日,有超过11,900家企业和近30万名民众注册,表明支持此活动。

2009年


地球一小时

2009年的地球一小时于2009年3月28日晚上8:30至9:30(UTC8)举行。地球一小时获得来自全球88个国家(中国首次参与)、超过4000个城市或城镇的数亿人响应,参与到地球一小时活动,其中包括73个国家的首都、世界十个人口最多城市中的九个,以及北京的鸟巢、水立方、上海的东方明珠塔、世界金融中心、吉萨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内的全球地标建筑都关灯一小时,表达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2009年活动的目的是向参加12月于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谈判的各国领袖,表达要求达成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及对抗气候变化共同协议的诉求。

2010年

2010年3月27日20:30-21:30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影响的人数超过了13亿。来自各大洲128个国家的4616个城镇参与了熄灯活动。北京的紫禁城,柏林的勃兰登堡门,美国的总统山(拉什莫尔山),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和广岛的和平纪念公园等标志景观的参与其中。在中国,这项活动获得了33座城市的政府官方支持。

全球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这项活动,成为了地球一小时应对全球变暖行动的里程碑。

2011年

2011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时间为3月26日20:30―21:30,主题是:“熄灯一小时+你的环保改变”,全球共有134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活动,中国有86个城市加入到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1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不仅仅局限于熄灯一小时和应对全球变暖的行动,在倡导家庭、办公室、政府建筑和标志性景观熄灯一小时的同时,地球一小时还将致力于推动可持续的环保行动。

2012年

2012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31日晚20:30―21:30举行。活动的主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除熄灯一小时外,还鼓励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日常活动中为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承诺和实施一个环保改变。

本次活动,地球一小时推广大使、荷兰宇航员安德鲁・库珀斯将从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熄灯的照片,并通过欧洲航天局发布相关照片以及现场评论。中国有124个城市参与此次活动。

2013年


地球一小时2013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于3月最后一个周末正值西方复活节,因此,“地球一小时”活动提前到3月23日晚8:30至9:30举行。2013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为:“我做绿V客,每周七选一,环保一起来”。

“绿V客”是地球一小时在关灯之外推出的新传统。自2013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起,选择一周中最喜欢的一天,并开始在每周的这一天行动起来。这样就可以成为“绿V客”。例如:

星期一:多吃菜

星期二:环保袋

星期三:不开车

星期四:自带筷

星期五:不剩饭

星期六:爱动物说出来

星期日:走进户外放弃宅

2013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克里姆林宫熄灯一小时。

2014年

2014地球一小时时间: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1小时,今年的地球一小时为20143月29日20:30-21:30。

2014地球一小时主题:“蓝天自造”,号召更多人关注空气污染,推动解决方案,应对雾霾,找回蓝天。曾经我们通过熄灯让大家知道了地球一小时,现在我们要通过它做更多事――这是你的地球一小时,这是你的“蓝天自造”!

地球一小时活动 创意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概述,地球一小时-活动目标

利用各大网站平台,根据各地实时的空气污染状况,让网站也遭到雾霾的“突袭”。当使用者感受忍无可忍的情绪时,我们鼓励大家动起来,反雾霾,从自己做起。

2015年

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定于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晚8:30举行。
2015年中国区地球一小时主题为“能见蔚蓝”。2015年2月10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揭晓。
2015年3月27日晚8:30至28日晚8:30,地球一小时将以“倒计时”的方式紧锣密鼓地展示24个可再生能源故事和案例。它们或来自个人、团体;或城市、乡村;或民间、政府;或定位于艺术展示,或偏向示范实践。
2015年3月28日(星期六)晚8:30,地球一小时开始。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
“能见蔚蓝,代表了我们的建议和对未来的期待。’能’,意味着可再生能源能够带来改变,‘蔚蓝’代表我们每个人对告别雾霾、寻回蓝天的期待。”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表示,在深化2014地球一小时“蓝天自造”主题的基础上,今年的地球一小时将聚焦于能源议题,致力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主流化应用。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是目前中国局地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原因。中国正消耗着全球约一半的煤炭。2012年,因煤炭消费的一次PM2.5、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中国污染物排放总量的62%、93%和70%。同时,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4年年底发布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综合报告,进一步确认了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其他人类活动是自20世纪中期以来观测到的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浓度已升至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使用化石燃料是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之一。
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2015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将继续聚焦当前最急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发出“能见蔚蓝”的倡议。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明星代言

中国明星李冰冰、羽泉、陈奕迅、李宇春、庾澄庆等都曾经或者还在为地球一小时活动代言宣传。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意义

唤醒环保意识


香港维多利亚港地球一小时

2008年,悉尼全城在地球一小时内能源消耗下降了8.4%,相当于熄灭了160万只灯泡。新西兰唯一一个正式参加熄灯活动的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

在全球的“熄灯秀”接力下,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并且用自己的方式来参加这一活动。地球一小时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简单而直接的活动方式,将世界团结在一起,并提醒人们停下生活的脚步,去思考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问题。

节能减排成效

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如果全球有1亿个家庭关灯一个小时,就将减少55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2007年,地球一小时启动的第一年,澳大利亚悉尼设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标;2008年3月31日仅悉尼节省的电能,就足够20万台电视机使用1个小时,相当于一小时内路上少跑了48613辆汽车,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争议

反对者的观点


世界自然基金会

1、根据化学原理,“关灯点蜡烛”实际上排放更多的碳元素,而且蜡烛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等诸多有毒气体(蜡烛燃烧的臭味和黑烟更污染环境)。地球一小时倡议“关灯点蜡烛”是没有科学常识的体现。

2、每年活动前、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后,全球媒体和个人都千方百计消耗大量资源来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其所排放的碳,经已远远大于关灯1小时所能节约的碳,作秀成分多于实际意义。

3、有部分反对者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一个地区在约定时间统一开关灯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但未有详细数据公布。

4、另有部分反对者认为这不过是形式主义,关灯一小时不会节约多少电,不如减少使用空调、电视等大能耗电器实在。

支持者的观点

支持者认为反对者是误解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初衷。世界自然基金会负责人表示,地球一小时不仅仅是一个关灯的形式,更是节能环保理念的传达,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将节能环保延伸下去。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著名参与景点

国家地区地标巴西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澳大利亚悉尼悉尼歌剧院加拿大多伦多多伦多国家电视塔南非开普敦桌山新加坡
鱼尾狮公园阿布扎比埃迪雅建筑阿联酋迪拜迪拜塔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俄罗斯莫斯科联邦大厦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汗布拉宫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酒店中国台北101大厦英国卡迪夫千禧大球场意大利罗马奎里纳勒宫比利时布鲁塞尔原子模型新西兰奥克兰天空塔芬兰赫尔辛基赫尔辛基大教堂中国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中国北京鸟巢中国北京水立方中国香港维多利亚港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

关灯一小时_地球一小时 -互动百科是合作伙伴之一

地球一小时项目合作伙伴是获得WWF官方认可的赞助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企业,该企业将以各种形式赞助、支持和推广地球一小时活动,并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宣传节能环保理念,履行绿色承诺。

互动百科作为地球一小时战略合作伙伴,也致力推广地球一小时活动。

【2010年专题】http://gongyi.hudong.com/earthhour/earthhour.html

【2011年专题与线上活动】http://www.hudong.com/z/w/diqiu/index.html

【2012年小百科】http://earthhour.baike.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5495.html

更多阅读

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原因 地球一小时宣传标语

地球一小时宣传标语1、关注地球一小时,参与环保低碳行动。2、熄灯一小时,就在你的家里,就在整个地球。3、熄灯一小时,低碳我先行了地球的明天请奉献您的一小时,让万物感受你的爱,让烛光表达你的心。4、树立“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呵

地球一小时活动策划书 201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能源危机渐趋严重,节能环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xx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澳大利亚首次发起“地球一小时”活动倡议。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20:30~21:30,全球将关灯一小时,为节

地球一小时活动意义 地球一小时活动总结

2012年3月31日,为积极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地球一小时”的倡议,我校开展了“地球一小时活动”,呼吁全院以及全校师生在3月28日晚20:30-21:30停掉一些不必要的灯,展示全院师生对达成全球新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的支持,对保护生态

声明:《地球一小时活动 创意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概述,地球一小时-活动目标》为网友风云一把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