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铁路 大西铁路 大西铁路-项目规划,大西铁路-工程资料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山西大同,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渭南等9市31县(区)至陕西西安,全长859公里。线路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原平~西安段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按照发改委相关文件要求,大西高铁大同南至原平西段先期利用北同蒲三四线160 km。大西高铁建成后,大同至西安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6个多小时缩短至4个多小时。2009年12月3日,大西客运专线原平~西安段正式开工,工期4.5年,2014年7月1日太原到西安段已通车,原平~太原段预计2015年通车。大同至西安铁路原平西至北同蒲联络线工程计划竣工日期为2016年7月31日,届时动车组可实现贯通大西高铁全线。

大西铁路_大西铁路 -项目规划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北起山西省大同市,自北向南贯穿山西省中部,向南经山西省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


大西高铁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在山西永济市跨黄河进入陕西省渭南市,经临潼至西安。本线为京昆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的一部分(京石高速线-石太客专线/忻保城际线(规划中)-大西高速线-西成客专线-成昆城际线)。线路正线全长859km,山西省境内正线长度706公里,陕西省境内正线长度153公里,线路行经晋、陕两省的晋南地区与关中平原东部。全线桥隧比例约占线路全长的78%,共设车站29个,其中新建车站18个、利用在建和既有铁路客站11个。原平~西安段为新建线路,速度等级为250km/h,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原平至太原区间为铁科院高速铁路冲高试验段。原平~西安段工程投资预估算总额为963.3亿元,山西段由铁道部出资60%,山西省出资40%。建设工期四年半。2009年12月3日上午开工动员,太原至西安段于2014年7月1日正式通车。[2-3]原平西至太原南段约100公里,已被铁总定为高速铁路综合试验段,将开展为期2年的综合试验,预计2016年年底开通运营;原平西至北同蒲三四线联络线已于2014年8月开工建设,工期2年。
该线建成后,大同至西安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由普通列车的16小时压缩至4小时左右。通过与京张城际铁路,大(同)张(家口)客运专线、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徐兰客运专线、西(安)成(都)客运专线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展快速客运网覆盖面,形成山西、陕西通往全国各地高效便捷的快速客运网,大大缩短区域内主要城市间以及与全国各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满足日趋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对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
未来几年,山西省将建成以太原为中心,至石家庄一小时客运圈;至大同、北京、西安、郑州等城市附近,将形成两小时客运圈;北至呼和浩特,南至徐州等城市附近,将形成一个三小时客运圈。

大西铁路_大西铁路 -工程资料

主要标准

大西铁路 大西铁路 大西铁路-项目规划,大西铁路-工程资料

大同至原平段: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大同至西安铁路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基础[2009]1395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大同至西安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09]3010号)》的要求,大同南至原平西段先期利用在建北同蒲铁路第三、四线(韩原线)160km。

原平-西安段:

1、铁路等级:国铁I级
2、正线数目:双线;新建正线铺设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太原枢纽内及相关联络线采用有砟轨道。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间设置过渡段。
3、设计行车速度:
原平至西安段:250km/h,基础设施预留进一步发展条件;
4、最小曲线半径:
原平至西安段:7000m,线间距5m;
5、最大坡度:
原平至西安段:一般地段20‰,特殊地段30‰;
6、牵引种类:电力;
7、机车类型:
原平至西安段:动车组
8、到发线有效长度:
原平至西安段:650m;
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
10、调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

工程范围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
太原枢纽、临汾地区、运城地区、西安枢纽配套工程及相关疏解线、联络线。
1)正线:大同至西安(含)(CK0+000~CK473+250)线路长841.876km,山西省境内706.336km,陕西省境内135.54km。大同至太原274.235km;太原至运城356.331km;运城至西安211.31km。
2)太原枢纽配套工程及相关疏解线、联络线
①太原南至大西联络线
L3K0+000--L3K5+610.679长5.611km
L4K0+000--L4K5+603.911长5.604km
②太原南动车走行线
DZ1K0+000--DAZ1K2+346.534长2.347km
DZ2K0+000--DAZ2K1+996.786长1.997km
③既有石太线改建
K234+000--K233+560双线0.44km
④石太客运专线改建
K234+000--K233+560双线0.44km
⑤太原北站、太原东站、太原站相关工程
⑥西南环、石太客专(太原站以南未实施部分)、太中银铁路(太原南至北六堡未实施部分)。
4)临汾动车走行线
DZK0+000--DCK4+543.375长4.543km
DZYK0+000--DZYK4+657.158长2.488km
5)运城地区动车走行线
CDCK0+000--CDCK2+488.32长2.488km
RDCK0+000--RDCK2+527.05长2.527km
6)西安枢纽配套工程及相关疏解线、联络线
新临潼跨线联络线:
左线LzCK0+000-DIK441+950线路长度3.88km;
右线LyCK0+000-DIK441+950线路长度3.8km。
7)西安北站相关工程

站点设置

本线自大同南站引出后,在山西境内经太原、运城等地,进入陕西境内。“县县设站”,使得沿线的老百姓均可在当地乘坐到本线列车。
大同南站:特等站,设5站台12股道
怀仁东站: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应县站: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山阴东站:中间站,设2站台6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朔州东站:中间站,设2站台6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原平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忻州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阳曲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太原东站,货运特等站,石太线车站,中间站,非动车组停车站,接轨站
太原站,特等站,石太线,太中银线,石太客专,太兴线,同蒲线,车站,始发站,设4站台9线,其中包含正线1条,机走线1条车站相衔接的车辆段具有整备动车组列车的能力,可开行始发动车组列车
太原南站,在建始发站,特等站,设有石太和大西两场,华北地区第二大铁路枢纽。汇入大西客专,石太客专,石太线,太中银线,太兴线,南北同蒲线,太原枢纽西南环线。设10站台22股道,设有动车运用所,可开行始发动车组列车。
已建成的太原南站
已建成的太原南站
晋中站,新建中间站,位于太中银铁路北六堡站对面,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太谷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祁县东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平遥古城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介休东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灵石东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霍州东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洪洞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临汾西站,新建始发站,设2站台5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襄汾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侯马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闻喜西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运城北站,新建始发站,设4站台8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设有动车存车场,可开行始发动车组列车[2]
永济北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大荔站,新建中间站,设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既有侯西线已有大荔站,本线建成后将更名
渭南北站,郑西客专车站,中间站,既有规模为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将在其北侧进行扩建,规模为2站台4股道,其中包含正线2条。
新临潼站(暂缓开通),郑西客专车站,越行站,非动车组停车站
西安北站,亚洲最大的火车站之一。是徐兰客运专线、西成客运专线、大西客运专线、西银客运专线及关中城际铁路网的中心枢纽车站。站房总建筑面积为33.8万平方米,其中客运用房面积17.1万平方米,车场为3场,18站台,34股道。

大西铁路_大西铁路 -工程进展

公司成立
大西客专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成立,并召开第一次董事会议。
项目进度
移梁机正在移送同安客专第一根梁(一)
移梁机正在移送同安客专第一根梁(一)[3]
2010年9月11日,大西客专在太原市清徐县架设第一孔900t箱梁。另外,自2010年3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截至2010年8月底,正线路基共166段,已开工97段;23座隧道全部开工;110处桥梁已开工103处,省内征地拆迁完成山西段应征地总量的95%,拆迁已完成49万平方米,占山西段应拆总量的68%。
2011年1月19日,杨家原隧道贯通。
2011年12月1日,铁道部五大风险隧道之一的大西高铁忻州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2011年12月28日,被铁道部列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的马家庄隧道,经过中国铁建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参建员工二十多个月的奋战,提前150天顺利贯通,创造了黄土特殊地质隧道快速施工的新纪录。
该隧道位于陕西省合阳县马家庄乡境内,全长9362m,是大西客专全线最长、断面最大的黄土隧道,也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更是大西客专上的“咽喉”和重点控制工程。该隧道IV级围岩8300米,V级围岩1062米,属湿陷性黄土地层,土质松软、承载力极低、遇水即下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山体偏压、浅埋、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问题,施工极为困难。自2010年4月18日该隧道开工以来,中铁十一局集团参战员工科学组织,通过采用“双侧壁法”“CRD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等先进施工工法,积极强化初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仰拱二衬紧跟,认真预报量测,成功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奋斗目标。马家庄隧道的贯通,为长大隧道湿陷性黄土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大西客专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6月12日,大西客专开始正式铺轨。
俯瞰晋陕黄河特大桥:张先华摄
俯瞰晋陕黄河特大桥:张先华摄[3]
2013年7月3日,全长9.98公里的大同到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铺轨完毕,全桥将全面进入“四电”施工阶段。图为已铺设了钢轨的晋陕黄河特大桥一景。
2013年9月10日2时,中国铁建十二局集团三公司承建的大西铁路客运专线重点控制线工程――干庆隧道以横向误差6mm、高程误差9mm的超高精度贯通。施工人员冲破重重险关,安全打通了制约全线开通运营的最后一道地下屏障。
干庆隧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东镇,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6693米。这座最大开挖断面为187.08平方米的隧道,有330米的段落穿越稳定性很差的富水砂土复合地层,极易出现由涌水涌泥砂引起的塌方或隧道支护大变形,并且如此超大断面、特长段落富水砂土复合地层隧道在相关工程中尚属首例。尤其是1号斜井与2号斜井两作业面之间长达330米的Ⅵ级围岩,施工过程中多次呈现突水涌砂及涌泥险象,日最大涌水量达3777立方米,初期支护沉降收敛控制难度大,施工进度受到严重制约。
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项目部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积极进行现场试验、测试,进一步优化了技术方案。经过中铁十二局参战职工近四十个月的艰苦奋战,夺取了施工全胜。该隧道的贯通为确保2014年7月大西客专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9月22日,晋陕黄河特大桥桥面“四电”(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工程)快速稳步推进。由中铁上海工程局承担的大同到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主体工程的全面完成,桥面“四电”施工单位也加快安装。
2013年9月28日,由中国中铁十局集团承建的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忻州西站封顶。
忻州西站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小奇村,其主体建筑由候车大厅、出站厅、售票厅、公安用房、功能办公用房、通信信号设备房屋等组成,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竣工。
2013年10月8日,一辆满载钢轨的货运列车驶离大西高铁山西运城北站。
大西高铁西安至山西闻喜段铺轨完毕,正向北推进。
2013年11月15日,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太原南到西安铺轨合龙。
2013年12月5日,中国中铁十局集团四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的大(同)西(安)客运专线太谷西站房建工程竣工。它是全线第一座竣工的车站。
太谷西站位于山西省太谷县水秀乡六门村境内,其主体建筑由站房综合楼、给水所、锅炉房、信号工区等组成。其中,站房综合楼主要设置候车大厅、售票厅、售票室、出站厅和车站办公用房等。车站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013年12月6日,大同到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顺利通过静态验收。
晋陕黄河特大桥顺利通过静态验收
晋陕黄河特大桥顺利通过静态验收[3]
2013年12月10日,大西客专铺轨验收工作全面展开。
2013年12月20日,大西客专全面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2013年12月27日,大西客专临汾段顺利完成静态验收。
2014年1月10日,大西客专闻喜西至永济北完成静态验收。
2014年1月17日,太原供电段完成太原南站及相关工程验收工作。
2014年3月10日,一列检测车组行驶在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晋陕黄河特大桥上。当日,大西铁路客运专线西安北至永济北段开始联调联试,为通车做准备。
2014年3月11日,大西客专山西段开始联调联试。
2014年3月14日,大西客运专线太原至西安565公里的静态验收工作基本结束,西安至太原区间开始进行联调联试。[7]
2014年4月4日,大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2014年4月18日,太原铁路组织实施的又一个重点测试项目――太原枢纽C2列控实车试验顺利完成。自4月7日正式启动大西客专的联调联试工作以来,该局已累计开行检测列车18列次,检测线路设备6870公里;累计开行试验动车组23列,检测线路设备7860公里,联调联试工作进展顺利。太原铁路局新建的太原动车组运用所也在联调联试期间首次投入使用,承担起大西客专联调联试动检车的一级检修任务。
2014年5月26日,西安铁路局在大西客运专线陕西段长达75天的联调联试工作顺利完成。从三月中旬以来,在此期间,西安局累计开行检测车98趟次、试验动车组594趟次,完成了逐级提速、弓网受流、通信系统、动力学响应、信号及列控试验等项目,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014年5月31日上午,在忻州市原平县梅家庄大同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现场,随着一列铺轨机车,将两条500米长的钢轨稳稳地拖拉到位,大西客专原平西至太原长轨铺设正式开始,标志着该段进入铺轨阶段。
2014年6月5日,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进行陕西段(西安北至永济北)的最后运行试验,标志着大西客专陕西段试运行工作全面结束。晋陕黄河特大桥横跨黄河,全长9969米,是目前国内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桥梁,堪称“高铁黄河第一桥”。
2014年7月1日,大同―西安客运专线南段(太原―西安)正式通车运营。
盛光祖接受采访:2014年确保建成投产
记者:为加快铁路建设,中国铁路总公司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盛光祖:在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铁路运输需要、铁路建设资金保障能力等条件的基础上,我们调整增加了2014年铁路建设的目标:一是新开工项目由44项增加到48项;二是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由7000亿元增加到7200亿元;三是新线投产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四是33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必保10个项目在年内完成可研批复。
在建设组织上,一方面,加强在建项目管理,2014年确保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大同至西安(太原西安段)、杭州至长沙、南宁至广州、合肥至福州铁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另一方面,加快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法合规地加快项目审批、用地审批、征地拆迁和环保水保等工作,努力实现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拉萨至林芝铁路、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并保持今后几年铁路建设规模的稳定。
重点工程
平遥特大桥
2012年5月30日6时,横亘在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平遥特大桥线路上方的500千伏晋霍Ⅱ回超高压线路正式拉闸改迁,这意味着制约大西客专工程施工的又一瓶颈被打破。
大西客专平遥(跨汾平高速)特大桥,全长13200米,共439跨,由中国铁建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大西项目部负责施工。该桥既是中铁十五局集团承建的大西客专战前施工-5标的控制性工程,又是整个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的重点工程。该桥的建设快慢直接关系到整个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进度。
该桥的建设前期,在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大西项目部的精心组织下进展较快,一个个节点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但几条横亘在线路上方的超高压线路不但影响该桥的箱梁架设,还直接影响到最下部的桩基施工。由于这几条线路属于华北地区比较重要的电网线路,迁改难度很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几条线路逐渐成为该桥乃至整个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瓶颈。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当地群众的理解协助下,这几条线路于5月份陆续得到迁改,晋霍Ⅱ回线是最后一个。这一施工瓶颈的最终破除为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的工程施工创造了条件,建设者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这对于负责施工的建设者和该客运专线建成后的广大受益者来说无疑都是一条喜讯。
晋陕黄河特大桥
2012年10月12日,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桥梁――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顺利合龙。
据了解,晋陕黄河特大桥连接山西省永济市和陕西省合阳县,是大西客运专线“三隧一桥”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大桥全长9969米,自西向东跨越黄河,连接起山西、陕西两省,是目前我国高速铁路跨越黄河最长、建设规模最大的桥梁,堪称“高铁黄河第一桥”。
晋陕黄河特大桥全桥共设175个桥墩,绝大多数为45米以上的薄壁空心高墩,桩基深入地下逾100米,整座大桥造价19.1亿元人民币,平均一公里近两亿元。
中铁上海工程局大西客运专线11标指挥部副指挥长贾东荣介绍说,由于该大桥位于游荡型河槽之上,工程桩深度高、跨度大,同时又上跨国家湿地森林公园,这些因素使得工程技术难度、安全风险度、环保性要求都非常高。
据晋陕黄河特大桥设计总工程师、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康炜介绍,大桥穿越洽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黄河湿地的边缘地带,沿线分布有天鹅、灰鹤、白鹤、鸳鸯等60余种珍稀鸟类和飞禽种群,为此大桥两侧专门设置了长达7.5公里的声屏障,在防止高速列车与飞鸟相撞的同时,有效隔绝了噪音对鸟类栖息地可能带来的惊扰。
晋陕黄河特大桥的合龙,标志着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向全面建成通车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大西客运专线2014年建成后,将与石太客专、太中银铁路、陇海客专、西成客专等骨干线路紧密衔接,成为全国快速客运网的重要一环。
韩信岭隧道
2012年4月16日13:36分,随着两声春雷般的巨响,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大(同)西(安)铁路客运专线韩信岭隧道1#―2#主洞顺利贯通。贯通误差纵向、横向为2mm、高程为1mm。
地处山西省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韩信岭,因汉齐王韩信墓所在地得名,海拔1200米,山势险峻,峭壁深涧,乃秦汉时期古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扼南北交通之咽喉,历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川陕通衢”之美誉。随着大西客专的开工建设,位于该区域的韩信岭隧道因其复杂的地质条件,被铁道部列为大西线“三隧一桥”特重点工程之一,是大西全线的“卡脖子工程”。隧道为岩溶隧道,岩溶较发育,同时存在承压水、断裂破碎带、穿过松散结构的卵石土等不良地质。洞身大部分为Ⅳ和Ⅴ级围岩,为Ⅰ级高风险隧道。设计三座斜井和进、出口三个工区八个作业面进行施工。隧道全长7260米,其中1#―2#斜井之间1225米。
马家庄隧道
2011年12月28日,大西客专有限公司在陕西合阳举行马家庄隧道贯通庆典。
马家庄隧道位于陕西省合阳县境内,全长9359m,是大西客专上的第一长隧道,为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最长的黄土双线浅埋隧道,隧道地质状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是大西线“三隧一桥”四个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2010年4月18日开工,2011年12月24日全部贯通。
华铁咨询、中铁十一局分别承担监理、施工任务。
乔家山隧道
2013年1月31日前,随着一声闷响,中铁十八局五公司大西项目部建设者历时548天艰苦施工的大西客运专线第三大隧道――乔家山隧道顺利贯通。它的贯通标志着全线重难点工程取得了有效突破,为2014年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西项目部承建的乔家山隧道是大西线高风险隧道,隧道长6.5公里,最小埋深为4.7米,具有路线长、跨度大、地质复杂等特点,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乔家山隧道横穿18条大断层,穿越湿陷性黄土1435米,流变型膨胀岩3535米,土质软弱易变形,施工安全隐患多。为确保安全、快速施工,由项目经理周海英带领的隧道劲旅,创造性地采取了长隧短打的施工方式,在全隧共设三个斜井八个工作面展开掘进。[3]
雁门关隧道
2013年4月30日,大秦铁路配套工程、我国铁路“十一五”重点项目,北同蒲线雁门关单洞双线隧道胜利贯通。
雁门关隧道是北同蒲取直线控制性工程,全长14.085公里,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该隧道围岩地质条件复杂,主要表现为: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等。设计全隧日涌水量达29800m3/d,实际涌水量远大于设计涌水量,且具有承压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20103/185541.html

更多阅读

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长约200多公里,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至河北张家口。该线经过长城内外的燕山山脉,这一带到处是崇山峻岭,有7000余尺桥梁,由南口至八达岭,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须垫高一尺。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

西伯利亚大铁路之旅1-6 西伯利亚铁路地图

西伯利亚大铁路之旅0-行程和车票7月25日从北京出发,8月14日从黑河入境,历时20天的西伯利亚铁路大运转胜利完成。纵贯了蒙古国南北,横跨了欧亚大陆东西,进入了北极圈感受极昼,到达了世界最北端办理客运业务的火车站,体验了世界上运行时间最

声明:《大西铁路 大西铁路 大西铁路-项目规划,大西铁路-工程资料》为网友洸年羈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