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校概况,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校概况,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坐落在中国首都北京,是一所以工管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截止2013年4月,学校有校舍33.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02亿元;图书馆藏书102.88万册,电子图书15.79TB;设置有12个学院(系),35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173余人,在读博士30余人,普通本科生近11000人。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中央与北京市共建,以北京市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北京大学第二分校始建于1978年。1985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为学校题写了校名。江泽民同志出席了学院更名大会,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校牌揭匾,并对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2008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和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概况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设有苇子坑、清河、酒仙桥三个校区。校本部设在北京亚运村西侧的苇子坑校区,与中华民族博物院相毗邻,北四环路和八达岭高速路分别从学院南侧和西侧通过,交通发达、联系方便。

学院主要培养电子信息学科、经济管理学科等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专门人才。设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信息系统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基础一部、基础二部、社会科学部、体研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部、成人高等教育部、计算中心等教学机构。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坚持以“高质量、有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环节建设,积极推进学分制管理。学院鼓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文化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宽知识面,学院加入了北京学院路地区高校“教学共同体”,学生除选修本校的课程外,还可以选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6所高校的校际公共选修课程,并互相承认选修课成绩。

为鼓励大学生奋发进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设有多项“综合”和“单项”奖学金,定期评定,奖励优秀学生。同时,为激励和支持经济困难的学生自强向上、艰苦奋斗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学院除实施“国家奖学金”制度外,还按规定实行“奖、贷、助、补、减、”等政策和措施。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科研教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院十分重视教学、科研条件的建设,拥有计算机系统开放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TRS开放实验室、Java实验室、语音信号处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现代化实验室。学院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建成了校园信息网络、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网络信息中心。校园网全面覆盖办公室、实验室、教室、图书馆、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等建筑物,提供WWW、FTP、E-mail、视频点播等多种网络服务,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作平台。学院图书馆建立了主次分明、突出特色的藏书体系,并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和电子阅览服务系统。馆藏中外文图书30余万册,期刊上千种。通过校园网和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信息查询、馆藏目录查询、联机光盘阅览和数据库检索等多种网上服务。

学院重视教学设备的更新,投入了大量经费用于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等的建设。鼓励教师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鼓励教师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积极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学院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专业设置和学科专业方向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每年有不少的毕业生考取中国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在历届北京市普通高校数学、物理、英语竞赛及中国电子设计竞赛、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中该院学生取得优秀成绩。例如,在全市非数学专业高校甲组(重点院校组)数学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连续多年,在北京市非物理专业大学生物理竞赛中,成绩卓著,名列榜首,2002年,共有50名学生获奖,其中一等奖18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12名;在中国及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该院曾多次获奖,其中2001年获得中国二等奖、多个北京市一、二等奖,2002年,获得北京市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在2001年和2002年中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赛区的决赛中,该院学生荣获特等奖第一名和多个一等奖、二等奖。在“电商杯”北京高校大学生互联网络辩论大赛中荣获冠军。

学院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和首都经济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设有多个研究、开发机构,担负着国家和北京市的科技攻关、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研究任务。在传感技术、中文信息处理、汉字识别、图像重建和处理、管理信息系统、CAI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相当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形成了局部优势和自己的特色。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统、汉字自动录入系统(OCR)、高分辨率便携式CBS扫描仪和传感技术研究等十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部委科技进步奖、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作为网络化信息检索技术先驱的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技术属国际首创,TRS系列软件曾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新闻出版署、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气体摆式惯性器件系列成果2001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学术交流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院积极开展国内外科技、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部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积极开展引进国内外智力工作,经常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合作科研。学院长年聘请有外籍教师多人在校直接担任外语教学任务;从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出发,聘请国内外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多名,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21世纪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信息化世纪,综合国力的增强、祖国的振兴、民族的繁荣需要大批的信息科技人才大显身手。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将在新的世纪里取得更大的新的成绩!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发展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从它的前身北大二分校成立算起,已经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了。二十五年来,学校从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学校的面貌不断改善。学院由单一的计算机软件专业发展成为以信息学科为主,工、经、管相结合的高等院校。学院多年来一直保持较好的生源,教学质量和总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该院学生在历届北京市普通高校数学物理英语竞赛及中国电子设计竞赛中都取得了好成绩,学院的科研成果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学院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中国信息产业中一支生力军,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所有这些都为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该院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顺应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教学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要拓宽专业面,扩大招生规模,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要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服务首都经济,服务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电子信息产业。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学校建成一所质量较高、特色明显、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等院校。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是应信息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之运而生,是踏着信息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成长。它今后也必将为中国信息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机构分布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调整方案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院系设置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软件教研室
共有教师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该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必修课有C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编译原理,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软件工程概论。本教研室教师承担的选修课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UNIX应用, 数据库应用技术等。

计算机及应用教研室
共有教师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4人。该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必修课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系统设计,计算机网络原理,数字系统 EDA,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的学生开设)。本教研室教师承担的选修课包括数据通信基础,信号与系统,Java程序设计, 专业英语阅读等。

信息与计算科学教研室
共有教师9人,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3人。该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必修课有离散数学(I)(II),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基础,信息论基础,数值分析, 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编码理论。本教研室教师承担的选修课包括人工智能,汉字信息处理,VB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与界面设计,XML及其应用,组合数学,数学物理方程,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教研室
共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人,副教授(高工)2人,讲师1人。该教研室教师承担的必修课有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软件工程基础,软件建模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团队软件开发方法,软件项目管理等。本教研室教师承担的选修课包括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软件体系结构,中间件技术,软件工程标准化等。

系教学实验室
计算机系教学实验室承担了本系以及部分外系的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系统设计、数字系统EDA等课程的硬件实验,并为若干课程设计课程以及毕业设计提供上机环境。本系投入数百万元经费进行实验室改造。实验室的设备和环境均达到国内高校的较好水平。

计算机开放系统实验室
是该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生、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实践环境;为学生毕业设计提供方便。在优先保证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为实验、开发、培训、技术服务等提供便利。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的合作。计算机开放系统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设备先进,拥有高性能电脑60余台。可供40余人同时上机。实验室的管理采取开放的方式,提供给开发者完全自主的开发环境。实验室还通过校园网提供各类软件资源和信息服务。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经济贸易系(简称经贸系)始建于1997年。建系之初,除了经济学本科专业外,还设有一个专科层次的行政管理专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调整后,自2001年起,不再招收专科学生,该系有经济学专业一个专业。该专业已招生9届,为社会输送了5届共计267名毕业生。经贸系有在校学生587名,其中02级159名;03级160名;04级138名;05级130名。

经贸系共有教职工36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教辅人员1人、党政管理人员5人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有博士6人,在读博士4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24人,占教师总数的80%。

经贸系已经招收国民经济学的硕士研究生,并建立了相应的研究生基地。除此而外,正在积极申报产业经济学硕士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企业成长研究所主要依托经贸系的研究力量,该所有三个主要的研究方向:风险投资、企业成长和跨国并购。在这三个研究方向方面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经贸系下设两个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和社科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承担了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社科教研室承担了两课和其它的社科课程。

该系正在积极努力开拓新的专业方向,申报新的专业。年轻的经贸系全体教职工正在为建设好同样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经济贸易系而同心协力、努力工作。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教育。要求学生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及相关办公软件,深入理解数据库原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在05级的专业方向中开设了金融电子化方向和公司理财与计算机应用方向,突出了该校信息技术的特色和优势,也使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强调学生的英语教育。其目标是要培养经贸应用型复合人才。随着中国越来越国际化,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商务语言。所以一贯重视学生的商务应用英语教育。在课程上,除了开设公共英语以外,还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公司理财等,鼓励教师采用国际上的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另外,为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开设了《剑桥商务英语(一)、(二)》,在《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中也要求教师相关内容用英语讲解。通过这些有意识的练习,希望突破学生的哑巴英语现状,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正在积极筹建经贸英语实习与培训基地,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70万左右。

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在自行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同时,该系老师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实务性课程中引入了专业模拟软件配合课堂授课。通过对这些软件的使用,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在仿真的环境下熟悉相关业务流程,并能够对其中的细节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中该系安排了充足的上机时间,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据分析思想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国际先进的计量软件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实际数据分析,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或政策咨询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精品课程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1、国家级精品课程
2、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机械原理》( 2004 年) 课程负责人:郝静如
《工程制图》
《数据库系统基础》
3、校级精品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C )
《精密机械设计》
《现代电子技术及应用》
《初级会计学》
《财务会计》
《毛泽东思想概论》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程序设计基础( C )》
《机械设计》
《操作系统》
《电气信息类专业电路电子系列课程》
《经济学》
《管理学原理》
《高等数学》
《普通物理》
《管理学原理》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新校区建设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 2007 年 4 月 4 日正式批准昌平新城沙河组团西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范围北起六环路中线,南至北沙河中线,东起八达岭高速路中线,西至原京包快速路中线。规划用地面积 793.16 公顷。

批复中要求昌平区政府尽快组织相关部门提出规划实施方式和具体措施,按照土地一级开发的要求先行落实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安排该地区的村庄改造和搬迁。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杰出校友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刘 博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王 杰新浪网中国地区执行副总经理齐 跃IBM(中国)公司大中华区服务事业部经理郭 勇美国微软总部系统测试组组长南 海盛联科技公司总经理李林松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信息一部田开亮北京富士通系统集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素元中国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软件开发部副总经理邹 震《软件世界》杂志社记者张 晖联想电脑公司产品部助理总经理贺 力著名主持人柳伟华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MTI) 培训顾问杨肇斌中国专利商标网专利代理人吴 健中科院软件所开发系统与中文信息处理信息中心副研究员杨 洋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校园点歌台》等节目肖伟澎数据空间创办人张素伟信息产业部华北所总工程师汪 旭首都信息发展公司总裁黄晓光北大方正科技电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 立北京国都信业实业集团副总经理胡 毅北京赛迪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刘 凡金蝶软件北方区总经理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词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对外贸易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_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链接

1、北京信息工程学院:http://www.biti.edu.cn/
2、北京大学:http://www.pku.edu.cn/
3、清华大学:http://www.tsinghua.edu.cn/qhdwzy/index.jsp
4、中国人民大学:http://www.ruc.edu.cn/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6221.html

更多阅读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附属中学 圆通收费标准2016

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方案发布时间:2011-07-12 14:08:28一、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全称: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附属中学机构类别:区完中拨款形式: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朝阳区教委机构规格: 三级副二、岗位设置总量根据区编办核准下达的编制总

声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学校概况,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为网友地平线无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