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2菱镜草 菱 菱-植物介绍,菱-分布

菱,拉丁文名:Trapa bispinosa Roxb. 菱科、菱属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根二型:着泥根细铁丝状,着生水底水中;同化根,羽状细裂,裂片丝状。茎柔弱分枝。叶二型:浮水叶互生,聚生于主茎或分枝茎的顶端,呈旋叠状镶嵌排列在水面成莲座状的菱盘,叶片菱圆形或三角状菱圆形,表面深亮绿色,无毛,背面灰褐色或绿色,主侧脉在背面稍突起,密被淡灰色或棕褐色短毛,脉间有棕色斑块,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的圆凹齿或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楔形或近圆形;果颈高1毫米,径4-5毫米,内具1白种子。花期5-10月,果期7-11月。

菱_菱 -植物介绍


菱菱角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因为菱角不含使人发胖的脂肪。《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据近代药理实验报导:菱角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用之防治食道癌、胃癌、子宫癌等。方法是用生菱角20个,加适量水用文火熬成浓褐色汤服用,1日3次;或用菱角肉100克,加薏米30克,煮成粥吃亦可。

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尖锐的角,俗称菱角。

生长在湖里,每年8月份左右成熟,菱角藤长绿叶子,叶子形状为菱形,故果实称菱角儿。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秋后成熟,果实变硬,野生菱角如不采摘则渐渐从茎上脱落沉于水底,来年发芽。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

菱角种类繁多,人工栽培的大可有火柴盒大小,野生的较小,小的仅有指甲盖大。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味道可口,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被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

英文名:Waterchestnut,Watercaltrop,Singharanut

拉丁文名:T.natans,T.japonica,T.bicornis,品种不同名称不同。

外形:有些犹如牛头,有无角的,一角的,二角的,三角的,品种和外形各不相同。

花色:白色、淡红色。

花期:6-7月。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成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江门五邑地区,潮汕地区习惯叫做“莲角”。

菱_菱 -分布

菱为菱科(Trapaceae)菱属(Trapa)一年生水生草本。原产中国。《齐民要术》中已有关于种芰(菱的古名)法的记载。中国中南部,尤其是江苏、浙江两省的栽培面积较大,集中分布于太湖流域。菱别名芰实、菱角、龙角和水栗,起源于中国南方及亚洲、非洲的温暖地区,分布很广,但在多数国家和地区为野生状态,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栽培利用。菱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中国栽培面积超过100万亩,是水生蔬菜中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种类。

菱_菱 -形态特征



菱角的形态

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

根二型:着泥根细铁丝状,着生水底水中;同化根,羽状细裂,裂片丝状。茎柔弱分枝。

叶二型:浮水叶互生,聚生于主茎或分枝茎的顶端,呈旋叠状镶嵌排列在水面成莲座状的菱盘,叶片菱圆形或三角状菱圆形,长3.5-4厘米,宽4.2-5厘米,表面深亮绿色,无毛,背面灰褐色或绿色,主侧脉在背面稍突起,密被淡灰色或棕褐色短毛,脉间有棕色斑块,叶边缘中上部具不整齐的圆凹齿或锯齿,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叶柄中上部膨大不明显,长5-17厘米,被棕色或淡灰色短毛;沉水叶小,早落。花小,单生于叶腋两性;萼筒4深裂,外面被淡黄色短毛;花瓣4,白色;雄蕊4;雌蕊,具半下位子房,2心皮,2室,每室具1倒生胚珠,仅1室胚珠发育;花盘鸡冠状。果三角状菱形,高2厘米,宽2.5厘米,表面具淡灰色长毛,2肩角直伸或斜举,肩角长约1.5厘米,刺角基部不明显粗大,腰角位置无刺角,丘状突起不明显,果喙不明显,果颈高1毫米,径4-5毫米,内具1白种子。花期5-10月,果期7-11月。

菱_菱 -生长习性


两角菱

生于湖湾、池塘、河湾。

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不耐霜冻。

从播种至采收约需5个月,结果期长1-2个月,因此要求无霜期在6个月以上地区才能获得丰产。开花结果期要求白天温度20-30℃,夜温15℃。

菱_菱 -地理分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水域;全国各地有栽培。日本、朝鲜、印度、巴基斯坦也有分布。

菱_菱 -栽培技术

种植方法

土壤耕作:菱稍能耐深水,菱塘宜选择水深1.4-1.6米,避风、土质松软肥沃的河湾、湖荡、池塘或活水河道。如湖荡的风浪较大,只要不在风口,并注意固扎蔓垄保护,也可种植。种植前,必须清除野菱、水草、青苔和草食性鱼类等。

播种育苗:

⑴直播 水深在3.3米以内的浅水面多行直播,长江流域在清明菱种萌芽时播种(华南于冬季11-12月),播种方法有撒播和条播两种,大水面以条播为宜,先按菱塘地形,划成纵行行距2.8-3.3米,两头插竿牵绳作标记,然后用船将种菱沿线绳均匀撒入水中,播种量与密度视品种和水面条件而异。大果品种,瘦塘、深水塘和未种过菱的塘宜密;小果品种,肥塘、浅水塘或连作塘宜稀,一般每亩水面用种菱20-25公斤。

⑵育苗移栽 水深在3.3米以上,直播出苗困难,芽细瘦弱而产量低,必须育苗移栽,长江流域春分至清明选避风,水位较浅,土壤肥沃,排灌两便的池塘作苗池。按行距1米见方点播育苗,每亩用种量65-90公斤,可供8-10亩菱塘使用,播种时控制水深85-100厘米,菱苗出水后,逐渐加深水位进行锻炼。播后2-3个月后(芒种至小暑),菱苗主茎达2.3-3米以上,已生有小菱盘(约10多片叶)时栽植,从菱田拔取苗后,堆于船上,两人操作,一人将8-10株菱苗盘成一圈,用小绳扎好,按穴距放入湖中,另一人用长柄菱叉叉住根部小圈插入湖底土中,菱苗结绳的长度以苗充分生长后能浮出水面为度,菱苗绳固定易于成长。栽植密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土壤肥沃,水位较浅,每穴5-8株,穴距1.4-1.6米见方,如水位较深,可增加每穴株数至10-13株,穴距2.3-3.3米见方,以增强抗风能力。华南地区采菱后,从9月至翌年2月即可播种育苗,育苗时把菱种放在浅水塘中(6-10厘米),利用阳光保温催芽,每隔5-7天换水一次,发芽后移至繁殖田,茎叶长满后分苗定植,定值时截取33厘米长菱苗,按行距1-2米或1.3米见方,每穴3-4苗。

塘田管理

菱苗出水后,要在菱塘外围扎菱栏,一般用毛竹每隔5-7米,打一桩高出水面1米左右,两桩中间拉一草绳,每隔33厘米再扎水草,即成为活的防波堤。10亩以上大菱塘,每3-5亩再扎一条横垄,5-6月间菱叶满布水面后,每隔7天翻盘一次,其方法是用菱桶乘人,从每隔1.6-2米之菱叶间划过,使空气透入水中,以免菱的花叶腐烂。菱塘一般不施肥,开花期喷2%过磷酸钙2-3次,使菱皮变薄,增进品质,产量也可提高。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为菱金花虫,初夏发生,以成虫幼苗蚕食叶片,几天繁殖一代,严重年份可造成无收。在发生初期喷90%敌百虫1000倍,蚜虫喷40%乐果300-500倍。

采收留种

一般在开花后25-30天,即可采收嫩(青)菱,65天后菱成熟时,萼片脱落,尖角出现,手触易落,要分次采收,一般每隔7-9天采收一次,共5-7次,采收时要做到三轻,即提盘轻、摘菱轻、放盘轻,尽量少伤植株和防止老菱落水,种菱应于盛果期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果大,形圆整饱满,皮色深,果实背部与果梗分离处有2-3道同心花纹的老菱留种,果实初选后放置水中,除去半浮果,清洗后留下完全下沉的果做种。种菱必须贮藏在湿处,防止干燥,贮藏方法有两种。

⑴水中吊藏 将菱种装筐篓内每篓75-100公斤,系绳沉于河池中贮放,要求上不露水面,下不沾泥。

⑵水中库藏 按3.3-6.6米正方形建成竹木架,架底脚高30厘米左右,四周用竹条编篱,内用木条分层,底层垫芦席,菱种分层置于库中,每库可存7500公斤。置于活水缓流河港中,保持水温0-10℃,若放在死水中,每半个月要翻动淘洗一次,定期检查,防冻、防热、防干,至翌年三四日发芽后,即可拿出播种。

菱_菱 -常见种类


野生四角菱

1、馄饨菱,产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一带。晚熟品种,清明播种,秋分到霜降收获。优质丰产,味甜而糯,亩产1000~1200斤。果皮绿白色,每斤40~50个,肩角上翘,腰角下弯,菱腹凹陷,菱肉厚实,皮薄,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

2、小白菱,产江苏吴江、苏州等地。中晚熟品种,清明播种,白露到霜降收获,亩产600~1200斤。肉质硬,含淀粉多,宜熟食,果形较小,每斤60~70个。皮绿白色,,肩角略向上斜伸,腰角细长下弯,腹稍隆起,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4:1。菱盘小,茎蔓坚韧,生长势强,抗风浪力较强,生长适应范围较广,宜湖荡深水栽培。

3、大青菱,产江苏吴江、吴县、宜兴等地。中熟种,播种与成熟期与小白菱同,亩产1000~1200斤。品质中等,果形大,每斤20~25个。皮绿白色,肩部高隆,肩角平伸而粗大,腰角亦粗。略向下弯。果皮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1。

4、水红菱,产江苏苏州、浙江杭州以及嘉兴一带。早熟种,清明播种,立秋开始收嫩菱,处暑、霜降收老菱,一 般亩产800~1000斤。菱肉含水量多,含淀粉稍少,味甜,宜生食。叶柄、叶脉及果皮均呈水红色。果形较大,每斤25~35个,肩角细长平伸,腰角中长,略向下斜伸,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不耐深水,不抗风浪。

5、邵伯菱,产江苏里下河地区。早、中熟种,处暑到寒露收获,产量中等,亩产500~1000斤,每斤40~50个,皮绿白色,肩角较大,腰角尖锐,皮较薄,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

6、沙角菱,产江苏吴江、吴县等地。中熟种,清明、谷雨播种,立秋、处暑采收。亩产400~600斤。果形小,肩角细锐平伸,腰角向果侧斜伸,皮绿白而厚。菱肉坚硬,富含淀粉,宜熟食。根茎坚韧,叶小密生,抗风浪,耐深水及瘦地。

1、扒菱,又名乌菱、风菱、大弯角菱,产江、浙及南方各地。晚熟品种,清明、谷雨播种,寒露

、立秋采收,亩产600~1000斤。果形长大,每斤约25个。皮暗绿色,两角粗长而下弯。品质好,含淀粉多。成熟时果柄不易脱落,可以减少采收次数;但皮壳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1。寒露

2、蝙蝠菱,产南京附近。早熟品种,清明播种,处暑、寒露采收。生长势较弱,叶表面淡绿,背面赤褐色。果形中等,每斤约40个。皮色有红、绿两种,两角平伸,先端较钝。

3、五月菱,产广州市郊。早熟品种,两角平伸,产量中等,皮薄肉厚,菱肉含水多,为生食品种。

4、七月菱,产广州市郊。晚熟品种,果皮绿色,果形长大,两角粗长下弯,产量较高,含淀粉多,皮壳厚,宜加工制粉和熟食。


南湖菱

5、南湖菱,又名圆菱、和尚菱、元宝菱、无角菱,产浙江嘉兴南湖。早、中熟品种,清明播种,处暑到霜降采收。品质好,肉硬而带粳性,果形中等,每斤约40个。皮绿白色,四角退化,仅剩痕迹,皮较薄,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1。因易于落果,果实成熟必须及时采收。生长时要求水位适中,土壤肥沃。抗风浪力较弱。

菱_菱 -种植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据近几年种植菱角的实践,要获得高产,必须抓住以下几项技术措施供参考

选择品种

选择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也是争季节、早占领市场、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如以生食为主,可选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种(两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场。以高产为主,可种植熟期晚的乌菱品种。同时因菱角种性易退化,必须注意选择菱形饱满、充实度高、果皮充分硬化、无病虫害的菱角留种。

适时密植


菱角

本地放养菱角的适宜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水温稳定在12℃以上时进行,方式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直播适宜于水深2―3m、底土较肥沃的河塘,当菱角胚芽长出1~2cm时,将菱种均匀撒在水中。播前要注意清除河塘中的水草、青苔和野菱,亩用种量一般为10kg,肥力差的河塘可适当增加用种量。对水面大、水较深的河塘,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选择底土肥沃、水较浅的河塘,播前放干水晒硬表土,施足农家肥作基肥;种后放浅水,以后随苗龄的增加逐渐加深水层,亩用种量在60kg左右,可移栽水面5―6亩。苗龄在60天左右,有10片顶叶,菱盘在15cm,具有2~3个分枝时放养,放养时用草绳10株扎成一束,逐步插入水底。菱角长出水面后如密度过高,可采取人工疏密匀苗,防止菱头早封水面而开盘小,影响产量。

菱塘管理

①施足基肥。菱角作为水生蔬菜,需肥规律与旱生作物有所不同,需肥量较集中。种前可亩施猪粪或腐熟泥粪2000kg,当菱角发芽后,可亩施5kg尿素作速效肥,开花后分2~3次结合防病治虫用强力增产素2~3包或用2%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以防早衰。

②病虫防治及除草。菱角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叶蝉等。在危害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敌杀死5―6支兑水50kg进行小机喷雾,每隔10天喷一次,严格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以减少残毒,防止菱角畸形或空壳。菱角的常见病害主要是菱瘟,致使叶片腐烂,可在发病初期用5%井岗霉素400g加200g多菌灵兑水50kg小机喷雾。掌握一生防病治虫3~4次。在放养菱角的池塘内,水生杂草种类较多,有深水鱼莲草、浅水细绿萍、板萍草、蜈蚣草、苔藓草等,必须及时进行人工清除,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菱角投放后,每10天清除一次杂草,直到菱角封满水面。

及时采摘

采收原则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品种成熟期和不同用途分期采摘。菱角在开花后20―30天开始成熟。早熟品种熟期在8月15~20日,晚熟品种在9月底10月初。如作蔬菜或生吃,可在萼片脱落,果皮还未充分硬化时采收最佳。如作熟吃、加工或留种,必须在充分成熟时采摘。早熟品种每5天采摘一次,晚熟品种7天采摘一次,整个采收期分6~7次。采收时注意轻提菱盘,轻摘菱角,采后放平,以免损伤。如要留种的菱角,采后要及时在水中清洗,除去上浮的嫩菱角,以后每隔10―15天更换一次清水,以保证来年菱角的发芽率。

菱_菱 -食用指南

营养价值

菱果肉中所含营养成分及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其中干物质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4.21%、淀粉为68.95%、灰分为3.96%。鲜物质中维生素C的含量为2.24mg/100g、水分为84.90%。菱中含有常见的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营养必需的8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占干物质的13.45%,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6.74%,人体必需微量元素Zn、Fe、Cu、Ca、Mn的含量较高,重金属元素Pb和总As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

营养成分(营养素含量/每100克)


热量(大卡) 94.00

碳水化合物(克) 19.90

脂肪(克) 0.20

蛋白质(克) 4.60

纤维素(克) 1.40

磷(毫克) 157.00

维生素C(毫克) 4.00

维生素E(毫克) 2.16

钠(毫克) 39.10

植物大战僵尸2菱镜草 菱 菱-植物介绍,菱-分布

硫胺素(毫克) 0.14

核黄素(毫克) 0.07

烟酸(毫克) 1.60

硒(微克) 0.92

镁(毫克) 24.00

钙(毫克) 14.00

铁(毫克) 2.20

锌(毫克) 0.99

铜(毫克) 0.22

锰(毫克) 0.39

钾(毫克) 707.00

药用价值


采菱角

其性,甘、涩、平,无毒。果肉富含淀粉,此外为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B、C)等。有清暑解热、益气健胃、止消渴、解酒毒、利尿通乳、抗癌等功效。鲜菱角生食,能消暑热、止烦渴,凡暑热伤津、身热心烦、口渴自汗、食欲不振者,可作食疗果品;菱角熟食性温,能健脾胃、益中气,凡脾虚气弱、体倦神疲、不思饮食、四肢不仁者宜食。适用于胃溃疡、痢疾、食管癌、乳腺癌、子宫癌及其他癌症的防治。日本以菱角为主要成分,制造一种轰动医学界的抗癌药――WTTC(薏苡仁、紫藤、诃子各9克,菱角60克,水煎服)。

菱、菱壳、菱柄、菱叶等皆可入药,菱草茎可用于小儿头部疮毒,鲜菱柄捣烂敷并时时擦之,可使皮肤性疣赘脱落;老菱壳烧灰存性敷可治黄水疮、痔疮。但体虚内寒者不宜生食。

菱实及菱的根、茎、叶具有各种营养成分和显着的药效,因此它是生产滋补健身饮料的适宜原料。

食用建议

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莲藕,也不要用牙齿啃皮。在生吃时一定要充分洗擦,并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在阳光下晒过一天后才吃。如若接触过水生植物或污水时要洗干净手,防止囊蚴污染。

1.鲜果生吃过多易损伤脾胃,宜煮熟吃。

2.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

1.由沼泽地带采收下来的菱(实、根、茎、叶),为了便于发酵,先在日光下晒干,再用水洗干净,除去附着的泥土和夹杂物,但洗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损坏其营养成分。

2.取100千克干菱叶(或菱的实、根、茎)洗干净后,放在蒸锅里于100℃进行蒸煮。蒸煮的目的一是进行杀菌,二是使其组织充分膨胀起来。蒸煮时间一般为5~8小时即可。

3.蒸煮后晾至5~10℃,冷却过程中应防止外界杂菌污染,冷却后置于木板室内,于50℃进行自然发酵,发酵过程中应保持温度平衡,发酵期约20天左右。

4.通过发酵使其纤维质得到分解,变成人体易于吸收的营养成分,发酵结束后,置于日光下晒下,再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状,即为饮料成品。上述100千克菱叶可制得75千克粉状饮料。

5.饮料粉用热水溶浸后即可饮用,亦可加到茶水或牛奶里饮用。

制作方法 2

取菱实3千克,用热水煮浸30分钟后在日光下晒干,再用粉碎机粉碎,使其粒度达到1~10毫米,分成三份,分别烘烤10、15、20分钟,即制成淡褐色到深褐色三种产品,分别装入袋(每袋5克),用水浸泡即可饮用。

食用禁忌

菱角虽然药用价值很大,但食用时要注意不宜过量,注意不宜同猪肉同煮食用,易引起腹痛。

秋季是菱角、荸荠采摘时节,刚摘下来又鲜又嫩,忍不住吃进嘴里。这时就极有可能感染寄生在菱角、荸荠上的姜片虫。姜片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发生贫血、浮肿和发育障碍等。

菱角的相克食物

菱角特别是生菱角性味寒凉,多食令人腹胀。菱角与蜂蜜同食,易导致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症状 。

菱角+猪肉食用可导致肝痛

菱角+蜂蜜食用可导致消化不良

菱角食用可导致姜片虫病

特色食用

鲜菱草茎,俗称“菱秧”。很多人将之看做普通的水草,实则不然。菱秧其本身妙用无穷,主要体现在食用价值上。比如,用新鲜的菱秧洗净切碎剁成泥,辅以肉馅制成包子。蒸熟之后味道鲜美,回味无穷。再加上肉馅本身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另外,菱秧同样的方法剁碎之后,加入生肉、豆腐、青菜以及其他配料,制成的菱秧丸子也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民间美食。菱角作为一种水生植物,真可谓浑身是宝。

每次50~80克。菱为果生吃,以嫩菱为上品,质鲜爽口;熟食则以老菱为上乘,肉质雪白如玉。

药膳
煮菱角一、菱粉糕:菱角、糯米粉各500克,白糖50克。将菱角去壳,晒干研成细末,和糯米粉,加白糖拌匀,入笼屉旺火蒸熟,取出切块即可。菱粉糕是清代一道著名食品,具有健脾胃,益气力的功效,常服有较好的养生保健作用。

二、烧草菇番茄:鲜红菱、草菇各250克,鲜番茄100克,姜末、料酒、湿淀粉各适量。将红菱洗净,以清水入碱烧开,用笊篱不停推擦,待菱衣脱落后,捞出菱肉,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沥去水液;草菇剖开;番茄用开水冲泡后去皮,剔去籽,放入清水内稍浸,捞出切成红菱状,将锅放在火上,加入适量花生油烧热,下菱肉、草菇,放入姜末、味精、料酒、番茄、精盐,待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出锅装盘即成。有健脾开胃,消暑祛湿的功效。

三、菱烧豆腐:鲜菱角500克,嫩豆腐2块,葱花少许。菱角去皮壳,洗净,切成两半;豆腐洗净,切成小块,放入沸水锅内略氽后捞出,沥去水;锅内加入猪油烧熟,下葱花煸炒,倒入清汤,加入菱角、豆腐,放入精盐、味精、酱油,加盖焖3分钟,用湿淀粉勾芡,淋入芝麻油,起锅装盘即成。具有健脾生肌、杀菌的功效,对皮肤疮疡患者有一定食疗作用。

四、红菱汁:新鲜红菱1000克,白糖适量。红菱去壳,捣烂,绞取自然汁,放置一夜,再入白糖少许,隔水炖略温,即可饮用。夏季饮用红菱汁,具有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的功效。为夏暑极佳的清凉饮品。本品还有祛酒毒,醒酒功效。

五、菱角焖排骨:

1、排骨洗净备用。排骨洗净备用。


菱角

2、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小块,鲜磨菇洗净对半切开备用。白萝卜洗净去皮切小块,鲜磨菇洗净对半切开备用。

3、菱角先用水煮熟,用刀对半切开,剥出里面的肉备用。

4、排骨放入电饭锅内,注入适量的水,加姜片一起煮沸。排骨放入电饭锅内,注入适量的水,加姜片一起煮沸。

5、煮沸撇去浮沫,把鲜磨菇放进去,加适量的料酒炖20分钟。煮沸撇去浮沫,把鲜菱角放进去,加适量的料酒炖20分钟。

6、20分钟后,把白萝卜放进去,再炖半个小时。20分钟后,把白萝卜放进去,再炖半个小时。

7、最后放入菱角肉煮五分钟左右,加盐一起在煮五分钟,至菱角入味即可。最后放入菱角肉煮五分钟左右,加盐一起在煮五分钟,至菱角入味即可。

8、出锅前加鸡精即可。

9、原料:鲜菱角20~30个。制法:菱角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煎成浓汤服用。每日1次,分2~3次服完。效用:健脾益胃,防癌抗癌。说明:适用于治疗胃癌、子宫癌、乳腺癌、食道癌等作食疗。

主治安中补五脏,充饥轻身。可解暑热,解丹毒,解伤寒积热,能止消渴,解酒毒。捣烂澄粉食用,补中延年。菱花开时常背着阳光,芡花开时则向着阳光,所以菱性寒而芡性暖。如食菱过多,就会损脾导致腹胀泄泻,暖姜酒服下即消。

六、美味菱角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菱角,黑木耳,胡萝卜,姜,盐,料酒,淀粉,胡椒粉,葱末

大家可以看出,材料的准备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的稀有的调料或原料,这些都是厨房必备的材料,只需要选购瘦肉和菱角。最关键的是,这道菜的时间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既饱口福,又吸收到它的丰富营养。

步骤:

1.猪瘦肉切片,加盐,胡椒粉,料酒,水淀粉拌匀稍腌。

2.黑木耳泡发后洗净撕小块,胡萝卜去皮切菱形片。

3.菱角去皮入开水锅焯水后捞出备用。

4.热锅上油,油热后下姜末炝锅,倒入胡萝卜炒香。

5.加入黑木耳,菱角略炒,加一大碗清水煮开。

6.倒入腌好的肉片煮至变色后加盐,胡椒粉调味,撒上葱末起锅即可。

菱_菱 -日常常识

挑选方法


若想生食菱角,宜以色翠而鲜嫩为好,尤其是刚出水时口味更佳,这样吃起来口感较脆,像荸荠。

若熟食菱角,则以肉质洁白的老菱为佳,其中黄色或红色的菱角就是完全成熟的,煮熟后口感绵软粉糯,和煮熟的栗子相似。

保鲜方法

1.带壳菱角放冰箱可保存一星期,塑胶袋上要留洞通风,以免湿气在袋中易发霉。

2.去壳菱角放进保鲜盒中,再包一层保鲜膜,放冰箱冷藏可保存两天。

菱_菱 -植物文化

芦花飞舞,船摇,水荡。一池碧水就如凝结的翡翠。荷花荡里传来玲珑婉转歌声,那曲声柔美动听。让人的心儿也跟着曲声荡扬。一舟缓缓划过,舟上坐了几个妙龄女子。她们口里吟唱的是采菱曲,江南流行唱这个曲子。她们卷起衣袖,露出白皙丰润的手臂。她们裤腿也挽起,腿上肌肤也如同凝脂般润滑。她们唱着歌儿,同时把手


采菱角

伸进水里,富有节奏的采摘着菱角。斜阳照耀在水面上,把水面也染个通红。相映而下,更显得她们动作的婀娜。

女子唱的《采菱曲》是乐府曲调,其曲柔美动听,写的人很多。在南朝时候特别的盛行,它和《采莲曲》一道构成了当时的流行曲调。直到唐朝仍有不少人写《采菱曲》。

南朝梁江淹写《采菱曲》,曲中言道:“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他说采菱可以缓解忧愁,其实应该是优美的曲调让人淡忘心中忧愁。我心中烦恼的时候,听一些轻柔的曲调心情会舒缓许多,而且百听不厌。就如唐朝张九龄说:“兰棹无劳速,菱歌不厌长”。(张九龄《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刘禹锡也写《采菱曲》,而且他写的很长。他写到:“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菱角如锦缎一样飘荡在水中,采菱女子连心上人都来不及顾及,争着去采菱角,她们争着划向那菱角多地方。兰桨一道道划过掀起一层轻浪。菱角吸引力确实很大啊。他又写采菱曲声:“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美丽曲声连三千里外长安都能听到,可见其魅力巨大。

唐朝的温庭筠在长安看到有人坐船东归(唐朝的大运河可以从长安坐船直下江南)。想起故乡菱角。他写到:“飘然篷艇东归客,尽日相看忆楚乡”。小小菱角勾起人的思乡的愁绪。可见菱角的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南朝的《采菱曲》轻柔婉转,而北朝诗作多豪迈之气,像北朝的《木兰辞》中木兰豪迈之气就很浓。我想木兰不会多温柔的,否则怎么会做一个刚强的军人。

在农村,很多人在中秋节的时候除了会吃月饼,还会吃菱角,以及石榴等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6699.html

更多阅读

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 植物大战僵尸白天无尽

植物大战僵尸是近期十分火爆的游戏,但刷钱比较难,怎么才能刷钱呢,现在就告诉大家在植物大战僵尸中无尽刷钱法的详细步骤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步骤/方法植物大战僵尸怎样无尽刷钱 1、首先条件是把游戏玩到解密模式的破罐者,也

教你植物大战僵尸迷你小游戏:植物僵尸攻略

《植物大战僵尸》这款极富策略性的游戏,玩家通过利用多种植物对付不同的僵尸,快速有效地把僵尸阻挡在入侵的道路上,以达到保护这片草坪的目的,在其惊险刺激的冒险旅途中,也有一些游戏小技巧,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迷你小游戏:植物僵尸

植物大战僵尸智慧树秘籍 植物大战僵尸智慧树刷

植物大战僵尸智慧树秘籍——简介植物大战僵尸智慧树秘籍植物大战僵尸智慧树秘籍——方法/步骤植物大战僵尸智慧树秘籍 1、1、谢谢你给我施肥!继续施肥,我将给你有价值的信息!  2、食人花和墙果能够一起发挥最大的效用——这并不奇怪

声明:《植物大战僵尸2菱镜草 菱 菱-植物介绍,菱-分布》为网友江船夜雨听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