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阿宝[聊斋人物] 阿宝[聊斋人物]-蒲松龄的原文,阿宝[聊斋人物]-

阿宝是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人物,是个女鬼。

聊斋之阿宝_阿宝[聊斋人物] -蒲松龄的原文

粤西孙子楚,名士也。生有枝指性迂讷,人诳之辄信为真。或 值座有歌妓,则必遥望却走。或知其然,诱之来,使妓狎逼之,则□ 颜彻颈,汗珠珠下滴,因共为笑。遂貌其呆状相邮传,


阿宝

作丑语而名之 “孙痴”。

邑大贾某翁,与王侯埒富,姻戚皆贵胄。有女阿宝,绝色也,日 择良匹,大家儿争委禽妆,皆不当翁意。生时失俪,有戏之者劝其通 媒,生殊不自揣,果从其教,翁素耳其名而贫之。媒媪将出,适遇宝 ,问之,以告。女戏曰:“渠去其枝指,余当归之。”媪告生。生曰 :“不难。”媒去,生以斧自断其指,大痛彻心,血益倾注,滨死。 过数日始能起,往见媒而示之。媪惊,奔告女 女亦奇之,戏请再去 其痴。生闻而哗辨,自谓不痴,然无由见而自剖。转念阿宝未必美如 天人,何遂高自位置如此?由是曩念顿冷。

会值清明,俗于是日妇女出游,轻薄少年亦结队随行,恣其月旦 。有同社数人强邀生去。或嘲之曰:“莫欲一观可人否?”生亦知其 戏己,然以受女揶揄故,亦思一见其人,忻然随众物色之。遥见有女 子憩树下,恶少年环如墙堵。众曰:“此必阿宝也。”趋之,果宝也 。审谛之,娟丽无双。少倾人益稠。女起,遽去。众情颠倒,品头题 足,纷纷若狂 生独默然。及众他适,回视生犹痴立故所,呼之不应 。群曳之曰:“魂随阿宝去耶?”亦不答。众以其素讷,故不为怪, 或推之,或挽之以归。至家直上床卧,终日不起,冥如醉,唤之不醒 。家人疑其失魂,招于旷野,莫能效。强拍问之,则朦胧应云:“我 在阿宝家。”及细诘之,又默不语,家人惶惑莫解。初,生见女去, 意不忍舍,觉身已从之行,渐傍其衿带间,人无呵者。遂从女归,坐 卧依之,夜辄与狎,甚相得。然觉腹中奇馁,思欲一返家门,而迷不 知路。女每梦与人交,问其名,曰:“我孙子楚也。”心异之,而不 可以告人。生卧三日,气休休若将澌灭。家人大恐,托人婉告翁,欲 一招魂其家。翁笑曰:“平昔不相往还,何由遗魂吾家?”家人固哀 之,翁始允。巫执故服、草荐以往。女诘得其故,骇极,不听他往, 直导入室,任招呼而去。巫归至门,生榻上已呻。既醒,女室之香奁什具,何色何名,历言不爽。女闻之,益骇,阴感其情之深。

生既离床寝,坐立凝思,忽忽若忘。每伺察阿宝,希幸一再进之 。浴佛节,闻将降香水月寺,遂早旦往候道左,目眩睛劳。日涉午, 女始至,自车中窥见生,以掺手搴帘,凝睇不转。生益动,尾从之。 女忽命青衣来诘姓字。生殷勤自展,魂益摇。车去始归。归复病,冥 然绝食,梦中辄呼宝名,每自恨魂不复灵。家旧养一鹦鹉,忽毙,小 儿持弄于床。生自念:倘得身为鹦鹉,振翼可达女室。心方注想,身 已翩然鹦鹉,遽飞而去,直达宝所。女喜而扑之,锁其肘,饲以麻子 。大呼曰:“姐姐勿锁!我孙子楚也!”女大骇,解其缚,亦不去。 女祝曰:“深情已篆中心。今已人禽异类,姻好何可复圆?”鸟云: “得近芳泽,于愿已足。”他人饲之不食,女自饲之则食 女坐则集 其膝,卧则依其床。如是三日,女甚怜之。阴使人□生,生则卧气 绝已三日,但心头未冰耳。女又祝曰:“君能复为人,当誓死相从。 ”鸟云:“诳我!”女乃自矢。鸟侧目若有所思。少间,女束双弯, 解履床下,鹦鹉骤下,履飞去。女急呼之,飞已远矣。


阿宝

女使妪往探,则生已寤。家人见鹦鹉绣履来,堕地死,方共异 之。生既苏即索履,众莫知故。适妪至,入视生,问履所自。生曰: “是阿宝信誓物。借口相覆,小生不忘金诺也。”妪反命,女益奇之 ,故使婢泄其情于母。母审之确,乃曰:“此子才名亦不恶,但有相 如之贫。择数年得婿若此,恐将为显者笑。”女以履故,矢不他。翁 媪从之,驰报生。生喜,疾顿瘳。翁议赘诸家。女曰:“婿不可久处 岳家。况郎又贫,久益为人贱。儿既诺之,处蓬茅而甘藜藿,不怨也 。”生乃亲迎成礼,相逢如隔世欢。

自是家得奁妆小阜,狻增物产。而生痴于书,不知理家人生业。 女善居积,亦不以他事累生,居三年家益富。生忽病消渴,卒。女哭 之痛,泪眼不晴,至绝眠食,劝之不纳,乘夜自经。婢觉之,急救而 醒,终亦不食。三日集亲党,将以殓生。闻棺中呻以息,启之,已复 活。自言:“见冥王,以生平朴诚,命作部曹。忽有人白:‘孙部曹 之妻将至。’王稽鬼录,言:‘此未应便死。’又白:“不食三日矣 。’王顾谓:‘感汝妻节义,姑赐再生。’因使驭卒控马送余还。” 由此体渐平。值岁大比,入闱之前,诸少年玩弄之,共拟隐之题七 ,引生处与语,言:“此某家关节,敬秘相授。”生信之,昼夜揣 摩制成七艺,众隐笑之。时典试者虑熟题有蹈袭弊,力反常经,题纸 下,七艺皆符。生以是抡◇。明年举进士,授词林。上闻异,召问之 ,生具启奏,上大嘉悦。后召见阿宝,赏赉有加焉。

异史氏曰:“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且如粉花荡产,卢雉倾家,顾痴人事哉!以是知慧黠而过,乃是真痴,彼孙子何痴乎!”

聊斋之阿宝_阿宝[聊斋人物] -聊斋白话译文


聊斋之阿宝

粤西有个叫孙子楚的人,是个名士。生来六个手指,性格迂讷,口齿迟钝,别人骗他,就信以为真。有时设宴,坐上有歌伎,他就远远看看走开。有的知道他这样,故意引诱他来,让妓女偎狎逼他,他便脸红脖子粗,大汗淋漓,因此共同取笑他。有的描绘他的呆状,互相传播,并说污蔑人的话,起外号“孙痴。”

城里有个大商人,富比王侯,亲戚也都是显贵官僚。有个女儿叫阿宝,美貌绝伦。天天选女婿,大户人家的儿子争相送去求婚礼物,可都不满商人的意。孙子楚这时刚丧了妻,有的戏弄他,劝他去求婚。他想也没想,就听从了别人的话,求媒婆去说亲。商人早就听说了他的名声,嫌他穷。媒婆将出来时,刚好遇到阿宝。阿宝问谁来求婚,媒婆告知是孙子楚。女子戏弄地说:“婆婆回去告诉他,他砍去他的第六个手指,我就嫁给他。”媒婆回去告诉了他,孙子楚说:“不难!”媒婆走了,他用斧子自己砍断了手指,疼痛钻心,雪溢满地,几乎死去,过了数日才能起来。去见媒婆拿出手指来教她看。媒婆大吃一惊,忙去告知阿宝,阿宝也大吃一惊,随后笑着说:“请他再去了痴病。”他听了,急忙粪便,说自己不痴,可没人听他分辨。他转念一想,阿宝也未必是美如天仙,怎么把自己的身价抬高到那样。从此,以前的思念顿时冷下来了。

这年正赶上清明节。旧风俗,这天,妇女出游,轻薄少年,也结对随行,随意品评。孙子楚同文学社的学友,强邀他去。有的嘲笑他说:“不想见见意中人吗?”他知道是别人戏弄他,然而受阿宝的揶揄,也真想见见阿宝其人,便欣然随众人而去。

远远见有一女子在树下休息,恶少年围成了墙。众人说:“这便是阿宝。”他走过去一看,果然是阿宝。仔细一看,果然娟丽无比。一会儿,人更多了,女子起来快步走了。众人兴高采烈,评头品足,欣喜若狂。只有孙子楚默默无语。等众人到别处去了,回头看他,见他还在原地痴痴呆呆的站着,招呼他,也不答应。众人拽他说:“魂随阿宝去了吧?”他也不回答。众人因他素来迂钝,所以也不以为怪,有的拉他,有的挽着他回来了。

到了家,径直上床躺下,终日不起,昏迷如醉。招呼也不醒。家人怀疑他掉了魂,到野外去招魂,也不生效。强招呼他,他却朦朦胧胧的说:“我在阿宝家。”等细问他,又默默无语。家人惊慌迷惑,不知怎么回事。

当初,他见阿宝走了,心里不忍舍去,觉得自己身子随他走了。渐渐的依傍在她的衣襟间,别人没有看到,于是就随女郎回去了。坐着、躺下,都依偎着她。夜里就与阿宝狎昵,心里十分快慰。可觉得肚里饿得慌,想返回家,可迷了路。阿宝每次梦里与人媾和,问他姓名,他就说:“我是孙子楚。”心理奇怪,可又不敢告诉别人。孙子楚躺了三日,呼呼的喘粗气,像要死去,家人尤为害怕。托人婉转告诉商人,想到他家去招魂,商人笑着说:“素无交情,不相往来,为什么来我家招魂。”家人一再哀求,才允许了。

巫婆托着他原来的衣服,急忙收拾就去了。阿宝问他们缘故,听说后极为惊惧,没让他们到别处去,直接引到自己的室内,人它们招魂而去。巫婆回到孙家门口,孙子楚已经在床上呻吟了。等醒了,阿宝室内的香奁什具,什么色,什么名,历说无误。阿宝听到,更加害怕,暗里感他情深。孙生起了床,整天独坐凝思,忽忽像忘了一切。每天去伺查阿宝,望能见上一面。浴佛节,听到阿宝将去水月寺烧香,于是早晨去路旁等候,望的他目眩睛劳。太阳过午了,阿宝才来,从车中见到孙生,用纤手掀开帘子,目不转睛的望着他。孙也动了情,跟着她的车。女子忽然叫仆人来问他的姓名,他殷勤的自答。魂魄更加神驰,车子走了,才回家。


聊斋阿宝

回来以后,又病了,昏昏然不吃不喝。梦中就招呼阿宝的名字。有时狠魂不再丢。加中原来养了一只鹦鹉,忽然死了。小儿子在床上玩弄。孙生自己想,如果自己是鹦鹉,展翅可到阿宝屋里。心正想着,身子已经飘飘然像鹦鹉样遂然飞去,径直飞到阿宝卧室。阿宝高兴的扑到它,拴上它的腿,喂它麻子。他大声说:“姐姐不要拴,我是孙子楚。”女子大为惊骇,解下绳,见它也不飞走。女子祈祷说:“您的深情我已铭记在心,现在已经人禽两异,姻好怎么复原?”鹦鹉说:“得接近玉身,愿望已足。”别人喂它不吃,女自己喂它,就吃。女坐,就偎在她的膝上;躺下,就倚在床边。这样过了三天,女子十分可怜它,暗里叫人偷看孙子楚,孙已经僵死断气三天了。但心头还未凉。女又祈祷说:“君能再复为人,当誓死想从。”鹦鹉说:“骗我!”女就发誓。鹦鹉侧着眼看她,像在想什么。一会儿,女上床,脱鞋在地下,鹦鹉猛然下床,叼着鞋飞去,女急忙招呼,已经飞远了。

女子叫仆人去探听孙生的动静,回来说孙生已经醒了。家人见鹦鹉叼绣鞋来,坠地即死了,正奇怪,孙生马上苏醒了,接着找鞋,众人不知缘故。正好佣婆到了,进来见孙生,问:“在那里拿的鞋?”孙生说:“是阿宝给我的信物,亲口对我说的,小生不敢忘她的金诺。”佣婆回去告诉阿宝,女更加奇怪,因此叫婢女把此情向母亲泄露。母亲细问准确了,才说:“这孩子才名也不错,只是像司马相如那样贫寒,我们选择了这么多年,怕被显贵们笑话。”女子因鞋的缘故,誓不嫁别人。老头老太太只得答应了她。派人飞告孙子楚。孙大喜,病顿时就好了。商人与女儿商议招他为女婿。女子说:“女婿不能久居岳父家,何况郎又贫穷,久呆更被人轻视。女儿既然答应了他,住茅屋甘心,吃糠菜不怨。”孙生于是亲迎亲成礼,相逢欢喜像是隔了一个世界。

从此,家中得了嫁妆,略有财产,增加了不少物产,可孙痴爱书,不知料理小事。女子善于经营,也不用牵累他。过了三年,家里更加富足。孙生忽然得了糖尿病死了。阿宝哭得很伤心,眼泪哭尽,以至不吃不睡,劝她不听,乘夜里自缢,婢女发觉,急忙救下来,苏醒过来,最终也不吃饭。三天,召集亲朋要葬孙生。忽然听到棺材中有呻吟声,打开一看,见孙生已经复活。自己说:“见了阎王,因我生平诚朴,命我任部曹。忽然有人说:“孙部曹妻子到了。”阎王一查鬼名册说:“她不该就死。”有人说:“她三天不吃饭了。”阎王回答说:“感你妻子节义,暂且赐你再生。”因此叫鬼卒用马送我回来。“从此,身体渐安。等到这年大比之日,入场前,好多少年戏弄他,一同拟了古怪的七道题,把他引到僻静处,对他说:“这是某家私下预告的试题,私下送给你。”他相信了,昼夜对题揣摩研究,制成七艺,众人暗里笑他。当时考官想到原来的题有舞弊的,一反常经,另外出题,七艺正好相符,孙生因此中了头名。第二年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皇上听到他的特殊,召见了他。他详细启奏,皇上大为高兴,后召见阿宝,赏赐丰厚。

有的人说:“性格痴,可他意志坚,所以书呆子的文章一定有功夫;艺呆子的技艺一定好――世上落拓的人,都说自己不痴,可为了嫖赌而倾家荡产,难道是傻瓜吗?由此可知,聪明过渡才是真痴,那孙子楚哪里是真痴啊!”

聊斋之阿宝_阿宝[聊斋人物] -电视剧《聊斋》之《阿宝》剧情

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阿宝[聊斋人物] 阿宝[聊斋人物]-蒲松龄的原文,阿宝[聊斋人物]-

电视剧《聊斋》之《阿宝》剧照

第一集

禽兽大夫孙子楚以医治动物为乐,对于姻缘从不刻意求之,牡丹花会上,赵阿宝脱俗的气质令不可一世的柴少安一见倾心,更是百般讨好却被阿宝的宠物一只鹦鹉耍弄,鹦鹉也因此受伤。

小荣(阿宝丫环)便带鹦鹉来孙子楚处疗伤,与阿宝的第一次见面,孙子楚便被深深吸引,以致灵魂出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7547.html

更多阅读

《聊斋志异》蒲松龄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自 序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自鸣天籁,不择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魍魉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篇。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

蒲松龄 聊斋志异

蒲松龄画像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

《辛十四娘》《聊斋志异》蒲松龄 聊斋志异之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辛十四娘》,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描述辛十四娘,红衣佳人,长得如同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虽身为狐妖,但心地善良,与狐狸父亲及十八个姐妹一同寄住禅院之中,因在十九个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名。她着意行善积

声明:《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阿宝[聊斋人物] 阿宝[聊斋人物]-蒲松龄的原文,阿宝[聊斋人物]-》为网友北游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