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简介,波旁家族-历史发展

波旁家族(法语: Maison de Bourbon)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地统治纳瓦拉(1555-1848)、法国(1589-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与西西里(1734-1816)、卢森堡(1964年至今)等国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跨国家族。由于其父系祖先为卡佩王室成员,因此亦被某些人称为卡佩王朝波旁分支。

波旁家族_波旁家族 -简介


henry 4

波旁王朝是一个在欧洲历史上曾断断续续地统治纳瓦拉(1555-1848)、法国(1589-1830)、西班牙(1700年至今)、那不勒斯与西西里(1734-1816)、卢森堡(1964年至今)等国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跨国王朝。由于其父系祖先为卡佩王室成员,因此亦被某些人称为卡佩王朝波旁分支。波旁家族的支系在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和帕尔马也曾建立王朝。波旁家族的世系可上溯至公元10世纪,远祖系加洛林家族的近亲,因最初的封地为波旁拉尔尚博和波旁而得名。


波旁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波旁王室的近代成员都以保守着称,因此在美式英语中,波旁一字成为对极端保守主义者的称呼。波旁王朝的君主是历史上最为多灾多难的群体:亨利四世遭暗杀身亡,路易十三42岁便英年早逝,路易十六最终在大革命中被送上

断头台。

起源波旁王室,顾名思义便是起缘于法国中部的波旁地区。而这个采邑最早出现于13世纪初,是法王一位家臣,也即是今天波旁王室成员的母系祖先的私人封地。而其成员的父系祖先可追溯到来自卡佩王室的法王路易九世。路易九世之子克莱蒙伯爵罗贝尔与其子孙通过他和波旁领地的女继承人勃艮第的比阿特丽斯的婚姻,获得了对波旁公国的统治权。他们二人的长子路易在1327年获封为波旁公爵。自此以后,他的子孙以封国波旁为姓,因此这次受封被视为波旁王室的起源。

虽然波旁的主系家族在1523年,因其公爵夏尔三世涉嫌叛国,而被褫夺爵位,失去领地。但其波旁家族分支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亦已获得不少其他爵位。而当中的拉马尔什-旺多姆分支成为了日后波旁王室的主轴。

波旁家族_波旁家族 -历史发展

家族起源

起家于纳瓦拉


波旁家族

自1523年起,由于出现继承人问题的争议,波旁公国的爵位一直空缺,其资产暂时归属法国王室。1527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将波旁公国以及公爵爵位授予旺多姆公爵夏尔。自此,拉马尔什-旺多姆分支获得波

旁公国,而这个公国也是波旁家族日后夺得法国王位的重要资本。

法王亨利四世,即纳瓦拉王恩里克三世

夏尔的儿子,第9代波旁公爵安托艾涅・德・波旁于1548年10月12日与纳瓦拉女王储让娜・达布雷特结婚。他们的长子亨利・德・波旁在1572年母亲去世后继承了纳瓦拉王国,是为纳瓦拉国王恩里克三世,自此波旁家族入主了这个王国。虽然此时的纳瓦拉的疆域只是全盛时期的一小半,但足以成为日后波旁家族争夺法国王位的重要基地。

入主法兰西

亨利・德・波旁在纳瓦拉时,跟随母亲信奉新教的胡格诺派。由于亨利的法国贵族的身分,在他继位为纳瓦拉国王的时候,就成为了法国胡格诺派的领袖。再加上波旁家族的其他分支,和主导法国政坛,以天主教狂热份子为主的吉斯家族出现了纷争。导致亨利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残酷的法国宗教战争。为求自保,亨利数次改信天主教,但私底下依旧保持自己对胡格诺派的忠诚。

宗教战争不但夺取大量法国平民伤亡,也间接导致了瓦卢瓦-昂古莱姆家族的人丁凋零。昂古莱姆王朝的第二代君主亨利二世的三个儿子都成为了法国国王,而当中弗朗索瓦二世和夏尔九世皆在青年早逝。他们的弟弟亨利三世继承了王位,而他们最小的弟弟,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成为王储。1584年,弗朗索瓦王储遇刺身亡,按照萨利克继承法法国王位只可传予雨果・卡佩男性系后裔中的男子,而波旁家族就是第一顺位家族,亨利・德・波旁由此成为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并被软禁在法国宫廷里,接受王家的庇护。

亨利・德・波旁具有的胡格诺派背景,导致很多法国天主教的不满,令他的入主法国之路充满危机。而另一方面在血缘上,波旁家族的另一个分支,布赛特分支与亨利所属的拉马尔什-旺多姆分支相比,更亲近于当权的瓦卢瓦-昂古莱姆家族。。只是布赛特分支的祖先,因婚姻未获法王路易十一的钦准,而被取消王位继承资格。但最终亨利・德・波旁在1589年,亨利三世遇刺身亡后,顺利即位为法国国王。而纳瓦拉王国亦同时并入法国,纳瓦拉国王也成为以后历任法王众多头衔的其中一个。

亨利四世即位后,主动结束了困扰法国多年的宗教战争,令法国的经济得以复苏。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了南特敕令,施行宗教宽容政策,令很多信奉基督新教的手工业者留在法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繁荣。但亨利四世的宗教宽容政策,随着他的驾崩而被终止施行。

染指西班牙

西班牙波旁王朝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最后的男丁,卡洛斯二世的去世,结束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历145的统治。卡洛斯二世的遗诏,是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外甥,来自波旁王室的法王路易十四之次孙安茹公爵菲利普,而非他的奥地利堂亲。路易十四随即将次孙推上西班牙王位,是为西班牙王菲利佩五世。而他捍卫孙儿继承权的强硬立场,导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于1702年爆发。

战事持续到1711年,此时波旁王室已在西班牙站稳了脚,且表示愿意为英荷两国商人提供贸易优惠和保障,导致哈布斯堡联军的瓦解。1714年,西奥两国签署和约,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承认波旁王室入主西班牙,但腓力五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自此,西法两国波旁王室正式分家,也揭开了波旁王室对西班牙断断续续统治三个多世纪的首页。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国的宗教宽容时期随着亨利四世的驾崩而逝去,随后的波旁君主恢复了对基督新教徒的压迫,导致大量信奉胡格诺派的手工业者离开法国,加上王室生活挥霍,国家连年用兵,导致法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而随经济衰退而来的还有社会矛盾,税制不公、政府腐败、罗马天主教会特权和土地兼并严重等因素都增加了法国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而美国独立战争引起民主思潮和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思潮,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催化剂。

1789年,由于法国王室的财政问题,法王路易十六被迫重开三级议会,但增税的要求遭到否决,导致法资产阶级和王室的武装斗争开始。初时资产阶级代表仅是将国家体制有君主专制转为君主立宪制,但亦遭到欧洲列强的反对,继而借机入侵法国。而此时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涉嫌向娘家奥地利通风报信,惹来极大民愤。波旁王朝终于在1792年8月10日被巴黎民众的起义推翻。最终,路易十六在1793年1月21日成为法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送上断头台的君主。

在路易十六被处决后,部分保王党人士宣称其长子,王太子路易?查理为法王路易十七。但那时法国已为共和国,这宣称也无实际效用。而路易十七也没熬过法国大革命,于1795年在狱中死去,得年10岁。此后,路易十六的弟弟,流亡俄罗斯的普罗旺斯伯爵路易成为王位继承人。

王朝复辟

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简介,波旁家族-历史发展

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健全的政府制度,造就了拿破仑这个法兰西人民的皇帝。但法国和拿破仑的霸业并不能维持很久。1814年,拿破仑倒台,在反拿联军和法国国内拿破仑军中的新贵的奉迎下,流亡于英国的普罗旺斯伯爵返国即位为法王路易十八。在军队和资产阶级的压力下,路易十八被迫接受一部倾向自由主义的宪法。

但好景不长,拿破仑于1815年3月杀回巴黎,重建帝国,立百日皇朝,路易十八落荒而逃。在滑铁卢战役过后,路易十八得以复位。而他和他的弟弟夏尔十世一直致力维护保王党在国会的势力。而一些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政策,亦因被认为倾向于自由主义而被两人废除。这些举动令波旁王朝渐失民心,最终导致1830年七月革命的爆发。

奥尔良王朝

夏尔十世保守的政策在1830年终于惹来了革命。在那一年法王夏尔十世试图推行镇压法令,触发一场叛乱,史称“七月革命”。革命过后,法国国会让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三世以法王路易十三的次子菲利普第八代孙的身分继承王位,正式称号为“法兰西人的国王”路易・菲利普。由于他以波旁-奥尔良为姓氏,因此他的七月王朝,亦被成为波旁-奥尔良王朝。

路易・菲利普采取中间路线,但依然无法解决法国经济持续衰退的问题。1846年的工农业萧条,引致发生1848年二月革命,令他被迫退位。自此以后,没有任何一位波旁王室或其分支成员能再次统治法国,而法国波旁王朝而正式落下帷幕。

衰落

17和18世纪之交,波旁封建专制王权逐渐由盛而衰。在国外,波旁王朝进行了几场旷日持久的欧洲战争,1756~1763年,在以英国、普鲁士、汉诺威为一方,法国、奥地利、俄国、萨克森、瑞典、西班牙为另一方的七年战争中败于英国。独霸欧洲和争雄海外的图谋受挫。在国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启蒙思想的传播,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的阶级斗争愈益不可调和,终于导致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792年9月21日国民公会宣布废除君主制,波旁王朝灭亡。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3~6月拿破仑一世建立百日政权,失败后波旁王朝再度复辟,直至末代君主查理十世在1830年七月革命中被推翻。其幼子路易-菲利浦建立的七月王朝亦在1848年革命中倾复。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最终结束。波旁王朝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统治分别于1860、1931年告终。

王室的恢复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共和党人在选举中获胜后,国王退位,这标志着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终结,共和党人为此欢呼雀跃。然而随后的1936年便爆发了内战。陆军参谋长佛朗哥在德、意法西斯

支持下在内战中渔利,建立了独裁统治。与西班牙颇有势力的君主主义者相比,工于心计的佛朗哥更像一个老练的权术家。他一步步向对方妥协,1945年他答应恢复君主制,1947年又颁布一部法律,确定在他死后由一位经他确认的王室成员出任国家元首。佛朗哥在多方寻觅之后,终于确定阿方索十三的孙子、波旁王朝的直系后裔胡安・卡洛斯为其继承人。

胡安・卡洛斯1938年1月5日出生于意大利罗马,是巴塞罗那公爵、西班牙王子胡安・卡洛斯的儿子。他生长在意大利和瑞士,10岁时才第一次踏上西班牙的国土。

胡安・卡洛斯和弟弟阿方索一块儿在圣塞巴斯蒂安上学,1955年入萨拉戈萨军事学院,随后又进马林海军学院、圣哈维尔空军学院就读。在军事学院就读期间发生了一场悲剧,胡安・卡洛斯的弟弟死于非命:当时兄弟俩正擦枪准备一起去打猎。阿方索的枪意外走火,阿方索当即身亡。

胡安・卡洛斯在三个兵种中均被任命为中尉。作为未来的武装力量总司令,他对西班牙的军队知之甚详。此外,他还在马德里大学修读了企业经济学和管理学。在父亲同意下,他接受了佛朗哥的建议,成为这位大独裁者的继承人。1969年7月23日,佛朗哥的继任人选正式公布。

1962年5月,胡安・卡洛斯与一位欧洲王室的公主结婚,她便是希腊公主索菲,西班牙人按自己的习惯称她为索菲亚。这起婚姻符合传统的观念,结婚仪式在教堂举行。所有人都相信,王子将是未来西班牙称职的国王。他由佛朗哥任命避免了国内局势的动荡。

1975年11月,佛朗哥死后仅几天,胡安・卡洛斯宣布成为西班牙国王。

法国米切尔波旁王子也是路易十四国王直系后裔,就住在法国巴黎,97年及2007年曾经来过中国

波旁家族介绍

波旁家族是欧洲最具文化背景和实力的家族之一,自1792年以来波旁家族便没有在法国政治舞台扮演活跃的角色,而是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活动上,作为路易十四国王的后裔,米切尔・波旁王子致力于管理他家族的物业和大量土地,以及在制造香摈干邑上拥有大量的葡萄园。在经济领域,雄心勃勃的米切尔・波旁王子的理想是让法国高层次的酒类制造商闻名于世界,他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充满希望和机会。

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最杰出的皇帝,他执政的时期是欧洲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四个时代中最鼎盛最辉煌的时代,他不仅开天辟地气势如虹,更将宫廷艺术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他所创立的深具艺术风雅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欧洲上层社会达200多年,其牵引着皇室美学的精髓亘古悠远。瑰丽堂皇的凡尔赛宫,华丽壮观的宫廷巴蕾;诗词、文学、音乐无不在他的领导下达到及至。他所倡导的文明礼貌、社交精神更成为后世的典范。

米切尔・波旁王子是路易十四的直系后裔,是现任西班牙国王的表兄弟,是法国皇室和西班牙王室所共同拥有并为两国政府所保护的王子。米切尔・波旁王子不仅是法国拥有3500名会员的最具权威的干邑协会的领导人,而且还是全世界唯一的用皇室封地所种的优质葡萄在皇室酒厂酿出极品酒的王子。

波旁王子商标是品质的保证,波旁王子酒是波旁皇族千年辉煌成就的结晶,凝聚着法国的优秀文化,是献给最具敏锐品味和高雅气质人士的佳酿。

高品位的葡萄酒是法国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米切尔・波旁王子是法国干邑协会的领导人,一直致力于向世界推介法国酒文化。米切尔・波旁王子代表友谊、沟通和分享是身份的象征和品质的保证。

波旁家族_波旁家族 -家族现况

1830年革命后,夏尔十世被迫逊位。但拥护他的保王党人拒绝承认这个决定,继续奉他和他的子孙为法王。而 路易・菲利普在1848年退位后,他的支持者也继续拥护他和他的子孙为法王。因此, 法国的保王党分裂两个支持不同觎位王子的派系,一个是支持夏尔十世和其后代的主系派(Légitimisme)和支持 路易・菲利普一系的 奥尔良支系派。(Orléanisme)。

而夏尔十世的孙子尚博伯爵昂利・夏尔・费迪南德・迪厄多内・德・ 波旁去世,根据 法国基于 萨利克继承法的传位法则,王位继承权应首先给予与尚博伯爵血缘最近的同姓堂亲,讽刺的是这个角色却是当时奥尔良支系派的首领巴黎伯爵菲利普。主系派支持者并不想和奥尔良支系派合流,因此不惜否认当年 西班牙国王 腓力五世放弃对 法国王位继承权决定的合法性,拥立伯爵在西班牙的堂亲,西班牙王位卡洛斯派首领莫提逊伯爵 胡安・卡洛斯・玛利亚・伊斯杜拉・德・ 波旁为他们的首领。

由于莫提逊伯爵对 法国王位的继承合法性备受质疑,不少主系派的保王党人转而支持奥尔良支系,再加上莫提逊伯爵的曾孙圣海梅公爵阿方索・卡洛斯・德・ 波旁在1936年无嗣而亡,不受欢迎的 西班牙国王 阿方索十三世成为主系派领袖,令奥尔良支系派成为波旁保王党的主流。

主系派今日的首领是安茹公爵 路易斯・阿方索・冈萨罗・维克托・艾曼努埃尔・马可・德・ 波旁-马丁内斯,他是 西班牙波旁王朝的 阿方索十三世的次子 塞戈维亚公爵海梅・德・波旁的长孙。而奥尔良支系派的首领巴黎伯爵昂利・菲利普・皮埃尔・玛利亚・德・ 波旁,是法王 路易・菲利普的第六代子孙。

波旁家族_波旁家族 -家族名人

路易十四


波旁家族

1661居住在陈旧的凡赛纳宫和枫丹白露宫的路易十四,应财政大臣富凯的邀请,去他的这位财政大臣新建

的宫邸赴宴。富凯官邸的富丽堂皇触怒了路易十四。三周之后,他以贪污营私之罪,将富凯投入监狱,并判无期徒刑。而路易依次契机开始整肃全国的官僚系统,疏导整个财政体系,把所有的国家财源都控制在自己的手里。 同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发展经济。1685年10月8日,路易十四签署了废除南特赦令的法令,4天后这一法令正式公布。在路易十四的授意下,法国政府和天主教会采取引诱、威逼和武力等手段,对胡格诺教徒实行了全面的“封杀”和“致命的打击”,那些“异教徒”为了避免被灭绝的厄运,“像鬼魂似的四处逃窜,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残酷的“剿灭”和大屠杀之下,一些人被迫改宗“皈依”天主教,一些人则被驱赶仓皇逃到了国外。想来当初波旁还是靠着新教上台,如今却扮演起刽子手,实为讽刺。而真正让路易十四扬名历史的还是他的对外政策。他的对外强硬政策贯穿了其一生。

到1671年,法国建立了一支拥有194艘船的舰队,其中有120艘战舰。法国还建立了一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陆军,1672年,陆军人数达到12万,1690年超过30万人,与欧洲其他国家军队人数总和几乎相当。路易十四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同西班牙、荷兰、英国、奥地利、瑞典等几乎所有的西欧国家进行过战争。通过武力确立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大有君临天下之势,法国霸权被确立了。同时路易十四也是法国历史上最为奢华的君主,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的建造了奢华至极凡尔赛宫。当年由于“光荣的革命”而被赶下台的詹姆士二世,做客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为了欢迎他大摆宴席,豪华的餐宴连续三天三夜,以至于事后,詹姆士二世也为此豪华吃惊不已,大感诧异。无疑这种挥霍造成了国库的沉重负担,这在其在位后期尤为凸现。同时,法军在战场上也开始了颓弱。在西班牙继承战争中,奥地利和英国联军将法军重重地打倒在地,到了战争后期奥英联军甚至深深地侵入了法国本土。交战双方于1713年4月11日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休战。这场战争结束了法国在西欧的霸权地位,耗尽了国库只得到了一个名不副实的所谓“西班牙继承权”,此时波旁王朝实际上已经显露了盛极而衰的预兆。终于在1715年极度的绝望的路易十四在病痛中撒手西去,也带走了波旁王朝的辉煌。

路易十五


波旁家族

然而路易十五却并没有从中吸取,又参与了一系列欧洲和殖民地的战争。比如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然而对其打击最大的还是七年战争。期间,法奥联军在欧洲大陆上屡次败给了“弱小的普

鲁士”,在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同样被英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战争的结果是法国既没有在欧洲大陆取得任何利益,反而丧失了几乎所有的美洲和印度殖民地,法国的衰落的速度更加明显和不可遏制。大的可怕的军费,铺张的宫廷开销把整个国家的经济重重压制着。同时社会上“启蒙主义”的风潮也开始了涌动,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波旁家族的不满也日益公开化。整个国家正处在激荡的边缘。当路易十五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似乎已经预闻到了“大革命气味”,其临终前最后的遗言就是“Après moi le deluge”意为“我死后,将会洪水泛滥”。

路易十六


波旁家族

但能做个好人的人却不一定能做个好人。命运把他安排到了国王位置上只能说是他的悲剧。他的妻子奥国公主玛丽-安托内由于丈夫的老实厚道而开始掌握了权利,虽然她的母亲特里沙一再告诫她不要干政,但

是这个从小活泼好动的公主根本没有理睬。财政大臣卡隆公布的财政报告中显示出的路易十六即位以来的十二年内,欠债达到十亿五千万里弗尔。财政赤字的结果则是人们生活必需品越来越贵、赋税越来越高。

波旁家族

宣扬革命的小册子开始到处现世,波旁王朝的宝座已经是在火山口上了。为了度过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只有求助于老百姓,召开三级会议。三级会议召开时,他的儿子重病。因此当皇后安托内到会场去接见第三等级会议代表时的脸色很难看,没有显示出本应该有的微笑,而这在老百姓看来却是安托瓦对“人民”和“人民代表”的蔑视与无礼。愤怒就这样继续累积,此时的路易十六完全是没有了主意,他的贵族和教士却始终不愿意让步,终于革命爆发了。这名垂青史的一天,两万人冲向巴士底狱,此时的巴士底几乎没有关押任何犯人,仅仅用了两个小时革命者就占领了该地,典狱长被斩首。

这时,反应迟钝的路易十六对此一无所知,10点钟他就安然地上床就寝。当利昂古尔公爵不顾卫士的阻拦,闯进卧室,告诉他巴士底狱被攻占的消息时,他惊慌的问:“啊?你给我带来了一个造反的消息?”公爵马上回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随后就是革命的群众们在一些人的组织策划下组成了一支武装队伍冲向凡尔赛,准备来把王室接回巴黎。但是,当这支革命伍已经包围凡尔赛宫的时候,路易十六又一次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没有下令让他的近卫军士兵们抵抗。近卫军的士兵们因为没有得到开枪的命令,不敢反击,只好任由人们连推带搡的冲开了他们的防线,到宫里把王室成员--这时的王室成员国王、王后安托特、太子和路易十六的妹妹伊丽莎白夫人--押解回了巴黎。奥国皇帝为自己的妹妹决定帮助路易十六策划了逃往计划,但是由于路易十六的犹豫失败了。人们被这一举动激怒了,当普奥联军统帅不伦瑞克发表的声明要法国的革命群众尊重王室的时候,这一情绪更是被火上浇油。国民议会以361票对288票通过了处决路易十六的决议。在1793年的1月21日,路易十六被押上了断头台。

处决后,他血淋淋的头颅被侩子手拎到空中,围观的群众们一阵欢呼:“共和国万岁”。1989年7月14日,法国庆祝大革命两百周年的庆典上,时任总统的密特朗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说:“路易十六是个老实的好人,把他处死是件悲剧“,然而他同时又认为:“处死路易十六虽然是个悲剧,但是处决他的人同时也成功地达成埋葬过去的愿望,因为路易十六的死亡,代表与过去时代一刀两断新时代的来临。以1793年的时代背景而言,无疑是不可避免的。”

路易十七


波旁家族

被抢走时的路易十七由于他太小了,处决的时候以至于当局不得不为他特制了一幅断头台,让他不能乱

动。路易十七这个“阴谋屠杀人民”罪犯就这样在革命的风暴中被处决,死时仅仅十岁。不过另一种说法就是路易十七实际上并没有被处死,共和政府向保留其作为政治筹码。还有一种讲法是实际上先与其父就在动乱中死去之后共和政府找到一个他的替身以作为政治上的筹码。奥国和西班牙当局都提出过要见其本人而遭到拒绝。日后宣布先是宣布其已被处死,之后才又改口说是病死,之后奥西两国要求尸体,也被拒绝所以就有了其被处死的说法,事后又有人继续考证下去过。同时其他稀奇古怪的说法更是满天飞,他的死因一直是成迷,始终有争论。实际上在19世纪常常会听到有人宣称自己就是路易十七的新闻。实际上他的母亲安托内究竟有没有被处死,还是死的只是替身,也是人们常常争论的话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8059.html

更多阅读

波旁王朝的故事001宗教血争一 波旁王朝是哪个国家的

婚礼时间1572年8月18日巴黎正在为一场婚礼忙碌着,婚礼规模之盛大几乎让人忘记了这里是一个刚刚打完三场内战的国家。【此时法国正处在宗教战争之中,三十几年间内战断断续续打了八场,此时刚刚结束第三场。】贵族与平民暂时忘却残杀与

最美的波拉波拉四季酒店 清远佛冈森波拉酒店

度假村提供121个左右波拉波拉泻湖及其周围海滩雏鸟宽敞的藏身之处。在100个水平房鲈鱼上方的绿松石泻湖高跷。上了岸,七雀巢沿着海滨别墅的私人海滩舒展。都忽略了原始的水域和壮观的山Otemanu意见。酒店的客房提供一个宁静,通风的地

苍山洱海旁,你在我身边 苍山洱海旁歌词

时间 2013/07/05天数 5天这篇游记豪迈地提到了:暖暖客栈,橡树园客栈苍山洱海旁,你在我身旁这次的夏天和从前不太一样作为一个小宅女,因为有了这一次的旅行,所以有了不一样的13年夏天~2013.7.5因为是7月5号早上6:35的飞机,所以小桃、波波还

绿茴香酒、杜松子酒、马蒂尼酒和波旁酒 马蒂尼亨利

《十一种孤独》这本集子,有几篇提到了几种酒,网上查了一下,摘抄在书页空白处,蛮有意思。杜松子酒。即金酒,世界著名烈酒之一。17世纪中叶荷兰人发明,可独饮,也可调鸡尾酒。原料中有杜松子,取其香气。马蒂尼酒。马蒂尼鸡尾酒,即意大利苦艾酒

声明:《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简介,波旁家族-历史发展》为网友黑白式格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