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简介 《G弦之歌》 《G弦之歌》-作者简介,《G弦之歌》-巴赫的音乐生涯

巴赫简介 《G弦之歌》 《G弦之歌》-作者简介,《G弦之歌》-巴赫的音乐生涯

G弦上的咏叹调《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The G String)》,是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Orchestral Suites No's 1 and 3 #09] Ouverture No. 3 BWV 1068 in D major - Air)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据说当年在宫廷舞会上,巴哈的大提琴被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哈出糗的时候,巴哈,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即兴演奏了一首《咏汉调》,该曲子就是今天所说的《G弦之歌》。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片段1)。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g弦之歌_《G弦之歌》 -作者简介


巴赫

巴哈(1685-1750)

德国作曲家。巴哈家族是有名的音乐世家,几代人均以音乐为职业。但现在提到的巴哈,通常都指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哈受家庭影响,自幼就热爱音乐。巴哈4岁时,父母相继过世,他由哥哥抚养长大。15岁时,任唱诗班领唱。为了学琴和研究他人作品,小巴哈经常彻夜不眠。19岁时,巴哈得到了教堂管风琴手的职位。1708年为魏玛公爵演奏,获得公爵赏识,聘为侍从管风琴师,后又任宫廷乐队队长。巴哈一生写下了许多作品,范围除歌剧外包罗万象。代表作品有《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马太受难曲》、《勃兰登协奏曲》6 首,四首管弦乐组曲以及大量宗教康塔塔和世俗歌曲。巴哈创作宗教音乐较多,但由于受到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影响,在他的音乐中,流动着大胆的革命精神。他的许多作品当时不为人所赏识,直到他去世80年后,在门德尔松的努力下,才使世人认识到巴哈作品的伟大之处,巴哈被人称为“音乐之父”、“不可超越的大师”。据说喜爱音乐的巴哈常在半夜时,等到大家都熄灯睡觉后,偷爬起来,然后把大哥精心保存的乐谱丛书橱里取下来,在昏暗的烛光下,一首一首地抄录下名曲;后来被哥哥发现了,便很生气的将他视如命根的抄谱簿给没收了。从这里足以可见他对音乐的喜爱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对音乐的求知欲,他努力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的行为。

巴哈二十三岁的时候跟他的表妹结了婚,两个人的生活相当美满,因此巴哈一共有二十个孩子,虽然其中有几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幸夭折了。家庭的和谐也是让巴哈能专心创作音乐的主因,为了感谢他的太太,他还曾经写过《致安那?玛格丽娜古钢琴小品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8080.html

更多阅读

巴赫G弦之歌 下一站幸福钢琴曲

巴赫(1685~1750),最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之一,以创作《勃兰登堡协奏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率钢琴曲集》、以及大量的教堂音乐和器乐曲而著称。他把前人发展起来的主要风格、形式和传统概括地加以研究并汇集在一起,使之更加丰富多彩。

巴赫十二平均律 巴赫十二平均律第四首

1.前言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他生长的时代正是欧洲自黑暗时期转变至科学进步,人文跃升的阶段,他的音乐承袭了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形式,使复音音乐达到最崇高,最精致的境界,开启了後世对复音音乐,平均律,赋格曲等音乐技巧的基础

哥德巴赫猜想不成立之理由 哥德巴赫猜想的意义

前言:朋友您知道2的十万亿零一次方减1以及2的一百万亿零一次方减1是素数还是合数吗?这不是故意用大数字来吓唬你,其实,不仅你不知,我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这个数也确实太大了,大的让人无法想象,大型计算机也算不出来,即使某天算出来了,

声明:《巴赫简介 《G弦之歌》 《G弦之歌》-作者简介,《G弦之歌》-巴赫的音乐生涯》为网友放如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