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曲:乐曲。高:高雅。和:和谐地跟着唱。寡:少。乐曲的格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很难有人理解或接受。宋玉的《对楚王问》中说到“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意谓曲调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少。
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故 事
曲高和寡
故事宋玉是战国时楚国著名的文学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问他;“先生最近有行为失检的地方吗?为什么有人对你有许多不好的议论呢?”宋玉若无其事地回答说:“喂,是的,有这回事。请大王宽恕我,听我讲个故事:最近,有位客人来到我们郢都唱歌。他开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他唱起了还算通俗的《阳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开始的少多了,但还有好几百人。后来他唱格调比较高难的《阳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几十个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调高雅的商音、羽音,又杂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着唱的人更少,只有几个人了。”说到这里,宋玉对楚王说:“由此可见,唱的曲子格调越是高雅,能跟着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伟的思想和表现,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为呢?”楚王听了,说:“哦!我明白了!”
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成语资料
汉语文字
曲高和寡汉语拼音
qǔgāohèguǎ英文翻译
Highbrowsongsfindfewsingers.词语解释
乐曲格调越难,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觅。现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艺术作品等高雅深奥,以至于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接受。字词解释
曲:乐曲。高:高雅。和:应和、配合,跟着唱。寡:稀少。
成语性质
褒义词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近义词
阳春白雪反义词
下里巴人成语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成语故事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字词翻译
客:外地人。郢:楚国的都城。
《下里》《巴人》:楚国当时流行的民间歌曲。
国:都城。
属而和:跟着(别人)唱。
属:连接。
《阳河》、《薤露》:都是楚国当时的歌曲,不如《下里》《巴人》流行,唱歌难度比较大.《薤露》是指送葬时唱的挽歌。
《阳春白雪》:楚国的高雅歌曲。
引商刻羽:我国古代音乐中,宫商角徵羽,分别代表5个依次升高的音调,称为5音或5声,相当现代CDEFA五调。此句意思是说,使商音升高,羽音依次降低。即以美声唱法变换音调,使歌曲悠扬动听。引:延长。刻:削减。
杂:穿插。
流徵:指变徵之调,是一种难度极高的唱法。
弥:更加。
高:高雅。
楚王问宋玉:“人们经常在后面议论你,对你不满意,是不是你的行为哪里不端正,要好好检讨一下!”宋玉非常聪明,而且能言善辩,回答说:“有一个外地人在市中心唱歌,他先是唱《下里巴人》一类的通俗民谣,人们很熟悉,有几千人都跟着唱起来。后来,他唱起《阳阿》、《薤露》等意境较深一些的曲子,只有几百人能跟着唱。后来,他开始唱《阳春白雪》这类高深的曲子时,只剩下几十人跟着唱。最后他唱起用商调、羽调和徵调谱成的曲子时,人们都走开了,剩下两三个人能听懂,勉强跟着唱。可见,曲子越深,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造句
他总说些文绉绉的话,总是曲高和寡。很多人都认为交响乐和钢琴是曲高和寡的艺术,其实只要用心去聆听,就会有所收获。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成语示例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我在省城只听人称赞靓云,从没有人说起逸云,可知道~呢!”郭沫若《贾长沙痛哭》:“说他把自己比成屈原,把陛,真是‘曲高和寡’呢。”
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歇后语
毛驴嗓门大――曲高和寡。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哲学含义
高深的东西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曲高和寡_曲高和寡 -导读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人,相传是屈原的学生,楚辞作家,作品有《风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等。本文选自《对楚王问》,它像我们阐明了一个道理:高雅的艺术,暂时不被多数人理解和接受,是常有的事,我们不应因此而简单地否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