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板栗 板栗-形态特征,板栗-分布情况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栗子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

粟子_板栗 -形态特征

栗是壳斗科(山毛榉科)栗属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7-9种。我国一般就分为两种,野生板栗和杂交改良板栗。在我国普遍种植的是杂交培养后的改良品种,因个儿大,味儿甜,抗病性强,所以被我国广泛种植,板栗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的板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


图片

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板栗树都结有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椭圆或长椭圆状,10-30厘米长,4-10厘米宽,边缘有刺毛状齿。雌雄同株,雄花为直立柔荑花序,雌花单独或数朵生于总苞内。坚果包藏在密生尖刺地总苞内,总苞直径为5-11厘米,一个总苞内有1-7个坚果。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栗子,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深灰色;小枝有短毛或散生长绒毛;无顶芽。叶互生,排成2列,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8~18cm,宽4~7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锯齿,齿端芒状,下面有灰白色星状短绒毛或长单毛,侧脉10~18对,中脉有毛;叶柄长1~1.5cm,有毛;托叶早落。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直立,长15~20cm,雄花萼6裂,雄蕊10~12;雌花集生于枝条上部的雄花序基部,2~3朵生于一有刺的总苞内,雌花萼6裂,子房下位,6室,每室1~2胚珠,仅1枚发育,柱头顶生,点状。

壳斗球形,直径3~5cm,内藏坚果2~3个,成熟时裂为4瓣;坚果半球形或扁球形,暗褐色,直径2~3cm。花期5月,果期8~10月。

粟子_板栗 -分布情况

全球

本属植物分布于北半球的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其中主要栽培种的是中国 兴隆县,、 迁西板栗、后洋栗,还有 欧洲栗和 日本栗。

中国

在国内分布于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市 顺河镇、黄土岗、龟山、盐田河、木子店、张家畈等乡(镇)镇有大面积板栗种植,已成为麻城当地农民增收方式之一。河南省的 桐柏县、商城县等地也盛产板栗。

美洲

美洲栗原来是美国东部的主要树种,现在欧洲和西亚也存在有栗树种。

粟子_板栗 -生长环境


图片

板栗对气候土壤条件的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其适宜的年平均气温为10.5―21.7℃,如果温度过高,冬眠不足,就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气温过低则易使板栗遭受冻害。板栗既喜欢墒情潮湿的土壤,但又怕雨涝的影响,如果雨量过多,土壤长期积水,极易影响根系尤其是菌根的生长。因此,在低洼易涝地区不宜发展栗园。

板栗对土壤酸碱度较为敏感,适宜在PH值5―6的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这是因为栗树是高锰植物,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活化锰、钙等营养元素,有利于板栗的吸收和利用。徐州地区处于黄滩海南缘,年平均气温为13.7一14.1℃,年降水782―946毫米,比较适宜栗树的生长发育。

板栗花期为5~6月,果熟期为9~10月。

板栗雄花开放过程大致可分为花丝露出、花丝伸直、花丝裂开和花丝枯萎4个阶段。整个开花过程约10~15天左右。在一个雄花序上总是基部的雄花先开,逐渐向上延伸,先后相差约15-20天,带有雌花的花穗比单雄花的花期晚5~7天左右。

雌花没有花瓣,观察雌花开放过程主要以柱头的生长发育情况为标准。开花过程可分雌花出现、柱头出现、柱头分叉、柱头展开、柱头反卷5个阶段。

从柱头分叉到展开,这段时期柱头保持新鲜,柱头上绒毛分泌粘液大约有半个月,这是授粉的主要时期,此时气温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板栗授粉受精,相反影响板栗产量。

粟子_板栗 -中国品种

兔耳灵野板栗


图片

兔耳岭野板栗,

形态特征 板栗 板栗-形态特征,板栗-分布情况

中国有句民谚叫:“七月杨桃八月楂,十月板栗笑哈哈”。板栗,又名栗,素有“千果之王”的美誉,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脾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

邢台板栗

邢台板栗颗粒饱满,色泽油亮,个大皮薄,果肉粉糯甘甜,富含优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经技术部门鉴定,邢台板栗的碳水化合物(淀粉)含量约占56.3―72.3%,蛋白质占5―10%,脂肪2―7%,含糖量18―23%,维生素C的含量也很多,栗实中除富含糖及淀粉、蛋白质、脂肪外,尚有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抗坏血酸等多种维生素。我们邢台的板栗很适合做糖炒板栗(颗粒饱满,炒后易拨皮),板栗粉、板栗仁(含糖量高),大部分板栗总苞大,椭圆形,扁圆形,坚果头,平均果种10.65克(合90-110颗/公斤),营养价值很高。

河北青龙

河北青龙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青龙板栗个大皮薄,色泽鲜艳,果肉细腻,风味芳甘独特,营养成份居全国板栗之首,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是“京东板栗”的龙头产品,倍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青睐,在日本单独注册商标为“青龙甘栗”。青龙“京东板栗”在2006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荣誉称号。青龙板栗种植历史悠久,近几年来发展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青龙板栗质量上乘,价格较高,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宽城板栗

河北宽城板栗栽培可追溯至东汉时期,至今已有3000多年。据传,康熙四十五年,康熙途经宽河城,正值板栗成熟,食后赞曰:“天下美味也”。时至今日,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80万亩,栗树2600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板栗古树达10万余株,现存最老的板栗古树定植于1303年,被誉为“中国板栗之王”。

板栗栽培自古以来就是宽城农业的主导产业。板栗被誉为“铁杆庄稼”“木本粮食”,是当地居民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板栗带来的经济收益占当地农业收入的80%以上。当地人将板栗看作是吉祥的象征,在拜师、庆寿、婚嫁等重要时刻,都以栗子相赠,以示祝福。有关板栗的历史传说、民俗礼仪、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板栗文化。

根据《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宽城板栗2003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05月29日获得农业部第二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认定。

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人们依地形修建撩壕、梯田,栽植板栗,并在林下间作农作物,饲养家禽,用剪下的枝条栽培栗蘑。传统板栗园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草害,形成梯田―板栗―作物―家禽复合生产体系。板栗树与周围其他植被共同构成独特的山地景观,并发挥着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的重要作用。利用传统方法栽培,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铁的自然环境中生长,宽城板栗形成了色泽光亮,口感糯、软、甜、香的独特品质,素有“中国板栗在河北,河北板栗在宽城”的美誉。

宽城县政府按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传统板栗栽培系统保护与发展专项规划和管理办法。通过板栗古树的保护、经营模式的创新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和遗产保护问题。

丹东板栗

丹东板栗产于辽宁省丹东市。丹东板栗栽培始于明末清初。果称栗子,可生食、糖炒、烘食,还可制罐头,磨粉制糕,调羹烹菜。含有糖、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营养和经济价值很高。2006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丹东板栗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丹东板栗是是丹东地区的优势经济林树种, 主要栽培在山上,极少量发展的栽培于平地。板栗总株数达到6500 余万株。其中40年以上的大树主要是上个世纪60年代栽植的, 约有1 000万株; 20~30年生板栗树主要是上个世纪80年代栽植的, 有1 500余万株; 上个世纪90年代后,丹东板栗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到2002年, 十余年共增加板栗株数3 000余万株。主要品种有金华、岳王、丹泽、丽平、有磨、土60、9113、9210等20多个品种。板栗良种面积达到3. 82 ×104 ha

全市板栗栽培遍及每个乡(镇) ,面积超万亩的乡(镇) 有38 个, 最著名的乡镇有: 凤城的红旗镇、蓝旗镇、东汤镇; 东港的长安镇、汤池镇、十字街镇; 宽甸的古楼子镇、大西岔乡、步达远乡。在3万2千多个板栗种植户中, 年收入超5 000元的有1. 5万户, 收入超万元的有1万多户。全市现有18家板栗加工企业, 年加工板栗2万t, 主要加工产品为脱皮板栗米, 加工产品95% 销往日本, 占我国出口日本板栗产品30% 的份额。丹东市已成为全国市级地域范围内, 最大的板栗生产和加工栗出口基地。

2005年, 全市板栗(原产品) 及其加工产品综合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 仅此一项农村人均收入就增加300多元, 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支柱产业。宽甸县、凤城市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经济林示范县(市) , 东港市被省政府命名为板栗基地县(市)。丹东板栗以品质优良闻名,其果实个大,色泽白,口感好,不裂瓣,易加工,综合价值高,其果肉含水量为40%左右,含蛋白质5.7%~10.7%,脂肪%~7.4%,淀粉50%左右,并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磷、钾、镁、铁、锌、硼等多种矿物质。

燕山板栗

1.中国是栗子的故乡,栽培栗子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诗经》有云:“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也有“行栗,表道树也”的记载,说明在当时栗树就已被植入园地或作为行道树。

2.《吕氏春秋》记载“果有三美者,有冀山之栗。”“冀山之栗”所指为今燕山山脉所产的板栗,根据2007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等10个镇现辖行政区域所产的板栗为正宗的燕山板栗。板栗的产地分布甚广,世界许多国家及中国各地都有出产,但唯燕山之栗方属三美者之一,这是由当地优质水资源和土壤中富含多种矿物质以及特定的气候条件所决定的。

3.三国时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称:“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他方悉不及也。”渔阳即今天的密云县西南,范阳即琢县、易县以东地方,可见燕山一带很早就是板栗的着名产地。

4.栗子营养丰富,有“干果之王”的美称。糖炒板栗始于宋代。秋后,刚出锅的栗子香味飘在街上吸引着路人,男女老少都爱这一口小吃,吃到嘴中,余香满口,回味无穷。从很早的时候被京、津一代地区尚传诵着赞咏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30103/188412.html

更多阅读

兰花的形态特征 兰花简笔

2010-02-13 17:16兰花的形态特征兰属植物的根为肉质根、具假鳞茎。除宽叶类型和腐生类型少数种外,大部分具有狭长的叶,从假鳞茎上簇生而出。花单生或为总状花序。花序直立,斜出或俯垂。花的构造基本一致,萼片与花瓣同形。唇瓣无柄,通常三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原产地介绍及盆栽方法 草莓的形态特征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草莓原产地介绍:草莓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

双针探底k线形态的特征及选股 k线双底形态选股公式

下面是一种典型的底部特征——双针探底,当底部真正来临的时候就能大胆介入。请看图示:“双针探底”k线形态特征:如上图所示,“双针探底”由两根K线组成。它的特征是在邻近的两条图线中,均带有较长的下影线,且两条下影线的最低价相同或接近

柔毛钻地风 柔毛钻地风-名称,柔毛钻地风-形态特征

柔毛钻地风,木质攀援藤本或有时呈灌木状;小枝褐红色或暗褐色,花期6-7月,果期9-10月,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江苏、福建等省区,生于路边林中或山谷峭壁上,海拔500-2100米。钻地风_柔毛钻地风 -名称中文名:柔毛钻地风

巴天酸模 巴天酸模-形态特征,巴天酸模-分布情况

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Linn.,蓼科酸模属植物。别名 :洋铁叶、洋铁酸模、牛舌头棵。国内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四川及西藏。国外分布于高加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及欧洲。酸模_巴天酸模 -形态特

声明:《形态特征 板栗 板栗-形态特征,板栗-分布情况》为网友不甘示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