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500字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500字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500字

有时候觉得自己实在太笨了,读了一本书,只是差不多懂了,但对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就完全不知道,马克思一定会认为这是脱离实际的吧,对我来说活学活用真是很难很难…

很佩服能把知识尤其是哲学贯彻于人生的人,毕竟大多人只是靠着工具理性和直觉在生活。贯彻知识与哲学于生存,一定需要很大的勇气,还有对精神的深知和信任。年轻少不更事的人来说,还有可能吧…可能只是简单却自以为是的哲学,等步入现实后(或…个性原则崩溃…)呢?等哲学真正显露出它的复杂和玄妙呢?我们就像20世纪那群迷惘的人那样,选择“我信,因为荒谬”了吗?

17世纪的人生如梦,18世纪的理性光辉,19世纪的浪漫主义,20世纪就步入荒诞了吗?21世纪呢?哲学越来越不愿意让我们轻盈地快乐起来了。

回来写读书笔记,前两章还是相当地浅显易懂。

第一章.介绍了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精神,就是梦神和酒神精神,两者由希腊意志(“意志”估计是从叔本华那儿借用的),结合成为阿提刻悲剧艺术。

梦境在造型艺术(包括史诗)上起作用,它直接呈现现象的乐趣。梦境由“生存的底层”转化而来,其固存于人的性质就由于此,也因此,其愉悦必然性在于画景的反映。但是即使在幻景达到极致,也可以感受其若明若灭,正如最明澈之人会觉得生活若明若灭(估计因为醉境在召唤吧)。

梦境于阿波罗的掌管下,是完满的,但是它存在界限,即个性原则(叔本华所谓“幻maja”):苦海中人所寄身的一叶慈舟,在苦难中赖此独处的静观而活。个性原则与静观是梦境的最高境界,是至美至乐的,也是梦不可逾越的边界。

个性原则崩溃时(毕竟它不是真相,是幻),人在惶恐之外却产生心灵深处的狂喜,这就是酒神性的显露,随个性原则的摧毁和狂喜醉态产生,“万物与我为一”。嗯,醉境状态的描写十分宏大淋漓,实在缩写不出来了。

第二章.梦境与醉境是原始的无人力斧凿的创造力,悲剧艺术家被视为在醉境中受到梦境感召,则“为一”的过程呈现为象征性的梦景图画。

尼采(以后就简称尼了)相信从希腊人自然主义的艺术倾向可以看出他们比任何一个民族更受梦神的影响,阿波罗的约束使希腊的酒神祭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淫欲节会,性灵的放浪形骸在梦神艺术下赋予了艺术性。酒神祭音乐这种醉境艺术使象征艺术达到极致,于是“幻”开始破裂,个性原则融入普遍存在,个体必须为感受到的新的存在——无垠的本质寻求新的象征(例如音乐),于是人进入忘我境界,才能达到如此的象征能力。

三.就是这一章让我后悔西美考试第一题答成那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140103/191423.html

更多阅读

读后感——《娇娇公主靠边站》梁艳 广州娇娇公主

读后感——《娇娇公主靠边站》《娇娇公主靠边站》主要讲了“娇娇公主”郑莱莱因父母有事,所以住到了“假小子”沈茜茜家里。她们因军训而相识,因住在沈茜茜家遇到过很多事情成为了一对密不可分的小闺蜜。当“娇娇公主”郑莱莱的父母

读后感《曹操煮酒论英雄》郑一鸣 曹操煮酒论英雄原文

读后感《曹操煮酒论英雄》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这篇文章写了刘备为了不让曹操看出自己有争雄天下的心思,故意装出一副与世无争的姿态,在后花园种菜。一天,曹操等人来到刘备的后花园赴宴。曹操说:“龙能大能

《偶像诞生》 《偶像诞生》-简介,《偶像诞生》-播出时间

《偶像诞生》是一档全实景拍摄的节目,让那些受人关注的少男少女亲身体验农活,通过他们的成长,感染到观众,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了解到农业的重要性,知道我们的生存之本。同时呼唤真、善、美,带领广大的80、90后收视群寻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声明:《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1500字》为网友放幵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