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图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最新发现噬恒星存在证据

关于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斯皮策空间望远(the Spitizer Space Telescope)和已经脱离轨道的康普顿伽马射线天文台(Compton Gamma Ray Observatory)都是美国宇航局大天文台的一部分。钱德拉允许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获得宇宙X射线图像以帮助他们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变。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项目由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科学任务指挥中心(NASA's Marshall Center for the Science Mission Directorate)负责。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天文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主要负责引导每日飞行操作以及来自操作控制中心和钱德拉X射线中心设备的科学活动。钱德拉X射线中心网站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项目的主要信息资源渠道。

钱德拉发现:缓慢旋转的中子星持久释放大量射线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Chandra)、Swift和Rossi X射线天文台、费米尔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和欧洲航天局的XMM-Newton等的观察数据都显示,一个带着普通表面磁场、缓慢旋转的中子星正释放出大量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这个发现有可能表明内部磁场的存在要比表面磁场更为强烈,以及宇宙中最强的磁场是如何演化的。

据悉,这颗中子星SGR 0418+5729,于2009年6月5日被发现,那时费米尔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观测到这颗星体释放出大量的伽马射线。随着后续观察的进行,4天后Rossi X射线时变探测器(Rossi X-Ray Timing Explorer,RXTE)显示,除了不定时释放X射线外,这颗中子星还存在持久稳固地散发X射线和定期脉动(这颗中子星拥有9.1秒的转动周期)的现象。于是RXTE对该星体活动进行了近100天的观察。这颗中子星的行为与一种被称作磁星的中子星相似,磁星拥有极强劲的磁场,比银河无线电脉冲星的平均水平高出20到1000倍。

随着中子星的旋转,低频电磁波辐射或者高能电子风将能量被带出这颗星,又使得这颗中子星的自转速率逐渐下降。对SGR 0418的仔细观察是有现实可能性的,因为即使这颗中子星在最初被发现后其活动微弱了10倍,钱德拉和XMM-Newton还是能够测量其脉动周期。而使SGR 0418与其它磁星有所区别的原因是为期490多天的仔细观察显示其自转速率没有发现可检测的下降。自转速率没有降低这一情况暗示着低频波辐射一定很微弱,与此同时表面磁场也要比正常的弱。但是这又产生了另一问题:这些爆发出来的能量来自于哪里?持久稳固的X射线散发是否来源于这里?普遍能被接受的答案是引起X射线和伽马射线释放的能量来自于其内部磁场,在中子星狂暴的内部,其内部磁场已经被扭动和放大。理论研究指出,如果内部磁场比表面磁场高出约10倍或者以上倍数,那么该磁场的衰退或者松散都可能引发来自于中子星外表热量或粒子加速的X射线持久释放。

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外表和内部磁场之间可维持的不平衡水平有多大。SGR 0418展现了一个重要的测试例子。观测值已经暗示了一个50到100之间的不平衡值。如果钱德拉进一步的观测值能够发现更低的表面磁场限度,那么理论家对这个神秘的中子星的解释会更深一层。

这个发现是CSIC-IEEC、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INAF)、帕多瓦大学(University of Padua)、空间科学实验室(MSSL-UCL)、CEA-Saclay、萨班大学(Sabanci University)和美国宇航局马歇尔飞行中心(NASA’s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开展国际合作的结晶。该发现已经发表在了10月14日的《科学速递》(Science Express)上。

钱德拉望远镜发现不同寻常星系丛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 (Chandra X-ray Observatory)日前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星系丛(galaxy-cluster)。这个星系丛包含了一个明亮的内核,该内核里的气体温度较低,将被称作3C 186的类星体包围起来。业界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星系丛的发现将有助于人类进一步探知类星体的形 成以及星系丛的演变。

据了解,在这组包围着3C 186类星体的星系丛照片中,有一张是由钱德拉X射线天文望远镜所拍摄的。这张照片显示,这些呈点状(point-like)结构的类星体靠近该星系丛的中央,其周围的气体正在不断的发射。钱德拉X射线频谱显示,气体的温度在从表面向 内核靠近的过程中,温度从8000万度降至3000万度。正是由于大量X射线的发射导致了温度的下降。

这个星系丛之所以与众不同在于其年龄。3C 186与地球的距离为80亿光年,成为目前所知的具备较冷内核的离地球最远的星系丛。由于当前宇宙的年龄还不到其年龄的一半,因此能发现如此远距离的星系丛实属罕见。

据悉,早前的照片也拍到过具备较低温度内核的星系丛,但这些星系丛离地球的距离较近,不到60亿光年,很少发现离地球距离在60亿至80亿光年的星系丛。

对于为何很少发现距地球较远但内核温度又较低的星系丛,业界专家指出,其中一个解释可能是这些年轻的星系丛经历了多次与银行系其他星系丛的合并,这些合并将破坏内核的冷却。再加上这些冷却的内核要形成需要极长的时间,因此在处于年轻阶段的 宇宙中发现这些星系丛实属不易。

由于这个星系丛是由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在对一组小的放射信号进行调查时无意发现的,因此专家指出,在银河系中肯定还存在更多与地球距离更远的星系丛。如果能够成功观测到这些星系丛,将对我们现有有关银行系历史中星系丛的演变理论进行修正。

不仅如此,这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包含类星体的星系丛中距地球最远的星系丛。目前仅发现了一颗包含类星体的星系丛,但它与3C 186相比,与地球的距离要近得多。从理论上来讲,靠近3C 186的冷却气体能够向超大黑洞提供充足的能量。

天文学家表示,这个星系丛的发现还有助于对星系丛环境里类星体的效应进行研究。黑洞产生的能量不仅可以通过机械能量释放进星系丛里,还可以凭借类星体的放射完成。这就意味着将会有强风对星系丛表面的气体进行加热,并阻止气体冷却。

专家推测,这个星系丛很有可能是地球附近知名星系丛的始祖,如英仙座星系团(Perseus Cluste)和编号为MS 0735.6+7421的星团。与这两个星系相比,它距地球更远,比它们更年轻,其与3C 186一起放射出来的放射信号与这两个星系相似。

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在今年10月10日的期刊中刊登了上述发现。

钱德拉发现“噬恒星”存在的证据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利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已经发现宇宙中的一颗恒星近期吞噬其一颗伴星(或一颗大型行星),这极有可能成为“噬恒星”存在的有力证据,为科学家就恒星及围绕恒星旋转的行星之间,在逐渐成长过程中如何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这个被怀疑最有可能为“噬恒星”的形体,被命名为BP双鱼恒星。该恒星似乎是我们太阳的进化版恒星,但和太阳所不同的是,该恒星周围带有一个由星尘及气体组成的星盘。科学家同时在光学数据中发现,该恒星所在的星系中存在两条方向完全相反,且绵延数光年长的爆炸喷射气流。尽管星盘及喷射气流为极其年轻的恒星才具有的特性,但是包括由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研究结果在内的数条证据表明,和最初观察到的BP双鱼恒星相比,该恒星现在的状态已经发生较大变化。

另外,科学家认为BP双鱼可能是一颗古老的恒星,并已经进入"红巨星阶段”。而作为其可能是一颗年轻恒星两项证据的“星盘”及“喷射气流”,实际上可能是由于BP双鱼恒星近期和一颗相近的恒星发生相互作用,或BP双鱼恒星吞噬一颗大型行星时留下的残余物形成。

当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开始消耗其内部核燃料时,恒星体会同时膨胀,并致使其外层脱落。举例来说,科学家预计我们太阳系中的太阳也会自身膨胀,以至逐渐接近地球,甚至可能吞噬地球,并最终使太阳自身成为一颗“红巨星”。

钱德拉研究小组的负责人,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乔尔・卡斯特纳宣称:“BP双鱼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恒星吞噬恒星,或恒星吞噬行星的宇宙。无论如何,BP双鱼所提供的证据表明,宇宙中的星体之间并非总是友好相处。”

目前已经获得的数条证据信息,使得天文学家开始重新思考BP双鱼的实际年龄。首先,BP双鱼并非位于任何恒星形成的星云附近,并且在BP双鱼附近也没有其他年轻恒星。其次,和绝大多数古老恒星一样,BP双鱼的大气层仅含有微量的锂元素。最后,BP双鱼的表面引力和一颗年轻的恒星相比过于微弱,但和一个古老红巨星的表面引力相仿。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图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最新发现噬恒星存在证据

钱德拉小组所获得的证据进一步证实BP双鱼可能为一颗古老恒星的论点。年轻,低质量的恒星在X-射线中,会比其他恒星更加明亮,X-射线天文台也可以据此确认年轻恒星的年龄。钱德拉对BP双鱼散发出的X-射线进行测量后发现,BP双鱼的X-射线发射率远比年轻恒星低。此外,BP双鱼X-射线发射率的测量结果还表明,其X-射线发射率和快速自转的大型恒星相一致。

X-射线发射光谱――即恒星所发射的X-射线波长变化范围,由恒星表面发生的耀斑,或恒星和其周围的星盘发生的相互作用决定。恒星自身的地磁活动可能由其自身旋转所致,而这种恒星自身快速旋转现象可能是由星体吞噬过程形成。

该报告的合著者,同为罗切斯特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鲁道夫(鲁迪)蒙特兹(Rodolfo (Rudy) Montez Jr)声称:“就目前的证据来说,BP双鱼似乎通过不断吞噬来为自身提供能量。”

鉴于BP双鱼表面在可视光线波段及近红外波段中无法观测,故钱德拉天文台在报告中同时展示出第一次探测时所发现地所有波长的射线。

该报告的合著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大卫 罗德里格斯(David Rodriguez)宣称:“BP双鱼向我们展现的证据显示,该恒星极可能是一颗和太阳一样,拥有数十亿年的寿命。但在其成长过程中,该恒星可能已经吞噬了其他一颗恒星,或一颗行星,或已经吞噬了一颗恒星及一颗行星。”

尽管在BP双鱼变为一颗大恒星的过程中,任何距离该恒星较近的行星都有可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在BP双鱼吞噬一颗行星周期后的数千万年内,在星盘周围可能会形成另外一颗新的行星。科学家利用斯皮策天文望远镜观察BP双鱼的研究报告声称,在BP双鱼周围星盘中,可能存在一颗大型行星,而这颗行星可能是一颗新行星,或者仅是原始行星系统中的一部分。

卡斯特纳宣称:“准确界定宇宙中的行星如何吞噬其他恒星或行星,是目前天文学界中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我们有需要重要的细节性信息仍需要鉴定,能在宇宙中发现像BP双鱼这样的恒星是一件非常让人振奋的事情。”

钱德拉研究小组关于BP双鱼的研究报告将刊登在《天体物理学日志》中。该报告的其他合著者为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尼古拉斯・格罗索(Nicolas Grosso),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本・祖克曼( Ben Zuckerman),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的马歇尔・佩林( Marshall Perrin ),法国格洛诺布尔天体实验室的蒂里・福韦耶( Thierry Forveille),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詹姆斯・格瑞汉姆(James Graham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00103/207153.html

更多阅读

我所喜爱的作家:雷蒙德·钱德勒

雷蒙德·钱德勒一如果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一位作家和他(她)的作品?对不起,我无法回答,因为喜欢的作家和作品实在太多。但是如果你把这种喜欢限制在侦探小说家及其作品之中的话,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这个人一定是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钱德勒方式 老友记 钱德勒

最近看的一本书是村上春树随笔集《村上朝日堂,嗨嗬》。其中一篇文章《钱德勒方式》,谈及小说写作。简单地说,是钱德勒怎样应对写作瓶颈。1.选择一个好的写作台,2.每天坐在台前度过一定的——例如两个小时——时间。“纵然一行写不出,也

钱德勒 帕森斯 戴尔与钱德勒的异与同

经验学派的戴尔与研究企业史的钱德勒是同时代的人物,两人都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这一时期的欧美社会,正经历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巨大转变。千百年来传统的小生产海洋中,突然崛起了以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的标准

走进新时代扇子舞 走进后钱德勒时代

“钱德勒式的公司”,或者说“管理资本主义”,或许是钱德勒作为著名的工商业史学家留下的最值得珍视的遗产 文 | 秦海 《信息改变了美国》译成中文出版,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它对于读者隐映社会现实可能激发的追溯、对照、远眺之

声明:《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图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最新发现噬恒星存在证据》为网友耳光证人在此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