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由美国圣地亚哥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执行的夏季考察航程中,海洋生物学家们首次确认了一种生活于极深大洋海底的巨型阿米巴虫的存在。
2011年7月,加州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向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释放一台无缆绳自动深海着陆器,它装备了数码摄像机以及光源,对这片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的深邃海底进行了一次探险考察。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11034米,是地球大洋海底的最深处。考察小组首次在此确认了一种名为“xenophyophore”的单细胞生物的最深生存深度纪录。这种生物仅生存于深海环境中。“Xenophyophores”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大小,它的单个细胞直径常常可以超过10厘米,以及它们在海床上分布的数量之多,还有它们在海底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研究人员在马里亚纳海沟内水深10641米的赛琳娜海渊(Sirena Deep)中发现了这种奇特的生物的踪迹。在此之前,这种生物生存最大深度的纪录是在新赫布里底海沟中纪录到的大约7500米,不过之前也已经有过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部分区域发现这一物种的报告。科学家们宣称“xenophyophores”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单细胞生物。近期的研究还显示这种生物能通过从周遭的环境中吸收,从而在体内富集高水平的铅,铀和汞元素。这就暗示它们可能对重金属环境拥有适应力。同时这种生物也很适合在漆黑一片,寒冷,超高压的海沟环境中生活。
参与此次航程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微生物学家道格・巴特莱特(Doug Bartlett)说:“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深海生物学家丽萨・列文(Lisa Levin)教授已经证明这种生物是多种多细胞生物的宿主。”他说:“因此在这片这个星球上最深邃的洋底环境中确认这种生物的存在,将开辟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技术潜力以及极端环境适应研究领域的新天地。”
而说到在这一极端深海环境中存在的环境那个生物多样性,xenophyophores就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了。比方说,日本海洋和科技研究院的科学家们便曾使用海底摄像机在这样的深海环境中拍摄到过生活于创纪录水深环境下的水母。
此次考察行动中所使用的设备名为“下沉相机”(Dropcams),这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远程成像工程师埃里克・巴肯帕斯(Eric Berkenpas)和格拉汗・威尔海姆(Graham Wilhelm)设计和开发的,他们两人此次也参加了本次科学考察航程。
巴肯帕斯介绍说:“这种下沉相机是一种多功能的自动水下摄像系统,它拥有一套高清数码摄录系统,以及自带的照明设备。这是国家地理学会的工程师们专门研发的,目的就是让科学家和纪录片摄影师们可以在任何水深的水下拍摄高质量的画面。这些设备都经过伪装。可以构建相机陷进,守株待兔,自动拍摄下游近的海洋生物。”
下沉相机系统采用一个加厚玻璃圆球作为外壳,它可以抵御每平方英寸8吨的超高水压,以适应在极端深海环境下开展工作。
另一位参与本次航程的,同样来自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工程师凯文・哈定(Kevin Hardy)说:“我们使用诱饵将海底生物吸引过来,这种技术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约翰・伊萨克斯(John Isaacs)教授首先发明的。”而哈定则在近10年前更进一步,开发了这种球形加厚玻璃设计。他说:“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人们都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有机会直接捕捉一条这种深海生物活体样本并带回地面实验室研究,我们可以将它置于加压罐中,模拟深海海沟中的压力环境。”
另外,在本次航程中,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工程师们还成功测试了一种先进的“深海运输器”(DOV)设备,它能使用类似的圆球设计在极深的洋底捕捉微生物,另外研究人员还对其他一些先进的组件设备进行了相关测试工作。
本次有关单细胞生物“Xenophyophore”的发现已经得到了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海洋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列文,以及英国国家海洋学研究中心的安德鲁・古德(Andrew Gooday)教授的确认。
列文教授说:“作为少有的几种只存在于深海环境中的物种之一,xenophyophores是深海环境的标型物种。它们是一种独特的生物,高度适应深海环境,但是我们对它的研究却非常少。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向深海挺进,这些深海中的奇特生物体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