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大地震 [图文]中国历史上最强烈的大地震 郯城大地震

地震形成的熊耳山双龙大裂谷

震惊世界,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一次最强烈的地震,

其释放的能量约是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

■■大自然的警告

公元1668年,即康熙七年间。大清国清圣祖玄烨已从需要重臣辅助的8岁幼皇成长为初具韬略的少年国君。此时的满清王朝政治稳定,经济复苏,可谓国泰民安,欣欣向荣。

然而,在这繁荣的背后,在中国东部的大片地区,包括大气圈、地球圈、生物图在内的异常现象正愈演愈烈,一场旷古奇灾一触即发。

“史料记载,在郯城地震前4年即1664年秋冬,在震中区的西部广大地区,包括山东的西部、河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省的部分县出现大面积干旱。”管志光介绍说,“1665年旱情持续发展,遍及整个山东省,漫延到河南、河北、安徽和江苏等省。这年山东省除胶东半岛麦收十分之二外,其他各地夏、秋绝产,千里赤地,草木皆枯,有的县出现了人相食的惨景。而且这场特大旱灾一直持续到1666年底。”

到了郯城大地震的前一年(1667年),持续了3年的大旱一反常态,山东德州“霾雨河溢”,“莱阳大雨自六月起至八月止,稼伤过半”,济南地区“夏大雨雹,秋大水”。到了大震当年,降雨连绵不断,时而暴雨成灾。如山东即墨“六月霾雨连绵,平地波涛泛涨、田禾淹没,死者甚众”。

随着气象的变化,大震之前的各种异常现象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而且范围很广,遍及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如大震前的小震活动、出现热异常。《地震》诗里说热得人连气都喘不过来:“炎热猛东首,便便但喘息。”大震前日月星辰异常,地表水异常,地生白毛,短者一二寸,长者尺余,地声、地光频发等。

面对如此多的震前异常现象,囿于时代和科学普及的局限,人们对此虽觉怪异,却没有谁知道这是大自然对人类发出的预警信息。

■■地面撕裂家园摧毁

1668年7月25日晚8时(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

经过地壳应变能量的高度积累以及由此引发自然界的物理异常变化达到极限,大地震终于在山东省的郯城、临沂、临术三县交界处找到了突破口。

郯城大地震 [图文]中国历史上最强烈的大地震 郯城大地震

随着一道呈黄紫色云状的火光由南迤北,大地发出骇人的雷鸣声,强烈的地震如万马奔腾而来,其巨大能量势如破竹,涤荡了地面上的一切:建筑物像孩子手中的积木一样坍塌,粗壮的桥墩像纸糊一样,脆弱得不堪一击,大地突然间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像被魔杖点中一般,平地喷砂射水,高达数丈。刹那间,一阵阵热浪夹裹着腾空而起的烟尘迅速弥漫了夜空。人们眼睁睁地看着地面被撕裂,家园被摧毁,亲人被吞噬,不禁惊恐万状,蜂拥逃生。一时间大人的喊叫声、妇孺的呼救声和伤者的呻吟声汇成一片凄凉哀绝的声浪,令人撕心裂肺。

“这就是山东郯城8.5级强烈地震时最悲惨的一幕。”管志光介绍说,“这次地震是中国大陆东部板块内一次最强烈的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约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是我国境内发生的3次8.5级(含)以上特大地震之一(另外两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8.5级地震),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20余次)的8.5级(含)以上特大地震之一。地震波及范围很大,南至浙江、江西,北至河北北部、辽宁,西至山西等省,东至隔海的朝鲜半岛,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当时我国东部410个州县至今仍保留有520多条关于这次大地震的记载,其中郯城、临沂、临术、莒南、莒县、沂水、新沂、宿迁、赣榆、邳州等遭受极严重的破坏,山东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150余县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地震、地陷、喷水冒砂、山崩是郯城大地震震害的主要特征,而且数量多、规模大、分布广。山东省大部分地区和安徽省北部,面积在174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面变形,其中山崩达15处之多。变形带延伸南北长达120公里,其中强破裂带大致北起莒南县板泉,南到郯城县归义茅茨,长约70公里。据专家调查,有23个州县记载了这次大地震的地裂、山崩等自然面貌破坏惨状。

另据史料记载,大地震前,震区东边的地壳很久以来一直在上升。原来海里的一个小岛,由于海岸上升,后来竟与陆地连成一片。地震发生时,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而苏北赣榆县海滩猛烈隆起,致使黄海海水退30里。

强烈地震的冲击和大面积的地面变形,使震区的建筑物遭受严重破坏和人员伤亡。郯城,“房屋倒塌一空”,“震塌房屋数十万间”;其中城楼、县治、学宫、寺庙、村落一时俱倒塌如平地。据史料研究表明,郯城、临沂、莒县三地,无论从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种类、数量还是破坏程度等方面都是受灾最为严重的。

这次大地震死亡人口之多,也是历史上较为罕见的。从历史记载的资料来看,郯城、沂州、莒州三地死亡人数最高。

这次地震惊动朝野,康熙命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有奇,并遣官赈济。

■■水灾泛滥余震不断

大地震发生后,最为突出的次生灾害是水灾,致使震后的灾情更为惨重。郯城史料记有“更苦霪雨不停休,满陌季田水涨流”;莒县记有“莒自遭地震,又遭水冲,平地水深三尺,四千淹没”等等。据有关史料研究表明,震后的水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淹没城池。从各种史料记载来看,至少有10座城市在地震中明显地遭到了洪水的袭击。

――地震引起了海啸,使滨海地区人民遇难。如江苏沭阳地震之后,“海水大涨,滨湖之家尽没”。地震时由于江河之内的水体剧烈动荡,也使停泊在岸边的船只失去稳定,造成舟毁人亡的事件。

――淹没农田,毁坏庄稼。这次地震,洪水淹没了大面积的农田,毁坏了大批的庄稼。面对洪水,人们在无居、无食的环境下,使本次地震的灾情进一步扩大。如江苏清河(今清江市)西南“地废人逃,邑治几废;冲没治后田庐数十里;水决三仪坝”。山东即墨“田禾淹没,民地泥涂”。河南汝宁府(今汝宁)“洪水决,田禾淹没”。

――黄河大堤溃决。在这次地震时,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的三仪坝被震坏,运河在高邮、宝应多处溃决,这不仅造成了这些地方的下游水灾,而且影响到了漕运。河北永年,江苏海州等地河流的堤防也有被震坏的记载。此外,浙江海盐地区的海塘工程崩塌,除了海水侵溢之外,还引起农田的盐碱化。(康熙年间,黄河是由开封、归德(今商丘)以东,经虞城、曹、沛等县,于徐州南流,过宿迁,至清河(今清江市)与淮河、运河合流后东流入海。黄、淮、运三河交汇之地称为清口,是漕船出入运河的咽喉。三仪坝就是设在清口的一个重要水利枢纽。)

――水害点多面广。这里把地裂(陷)、喷水冒砂、水翻波斗的小规模的水灾称为水害。在这次地震中,江苏淮安、邳县、连云港、海州、沭阳,山东汶上、郯成、莒县等多处地方都产生了这种水害。如海州“地裂处沙涌水飞,深者数十丈”;郯城也“遍地水流,沟浍皆盈,移时即消化为乌有”。此外,在这次地震中,江西九江市“江沸涌高七八尺”,对沿江地带产生水害,甚至水灾。

“这次大地震发生在我国多震区之一的华北断块之内,震中位于泰沂蒙断块与鲁东断块之间的沂沭断裂带上。”管志光说,“由于该断裂带是一条切穿地壳的深大断裂,主震过后可能造成连续破裂,因此这次地震成为典型的主震――余震型地震。各地史料对余震活动有不同的记载,如位于极震区边缘的莒州,史书记有:莒州自七年大地震后,初时一日动数次,后或一日一动,或数日一动,或一月一动,至今四年,犹屡动不止。而远离震中区的浙江德清、河南泌阳,史料上记有:戌时地震两次或夜地动两次等。据地震专家考证,主震后一天之内连续发生了3次7级左右的强余震和一系列中强余震,6级以上余震集中在主震后的两个月内,有感余震长达6年之久。”

管志光介绍说,这次山东郯成大地震,由地震而引起的灾害链现象十分明显:如,地震-地裂-房倒屋塌,地震-地陷-水灾,地震-山崩-埋没村庄,地震-海啸-水灾,地震-河堤决口-洪水等,构成了错综复杂的一连串灾害链现象。对于灾害本身来说,既构成了“链”的关系,又构成了“群”的关系,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具体的防震减灾措施及对策时,既要考虑到灾害链现象的个性,又要考虑到灾害链现象的共性。每当一种原发性地震灾害发生时,应根据当地的地域特点和社会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灾害现象,有力果断地斩断灾害链,采取相应的对策把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世纪新发现

这次地震还为我们留下了山东仅有,全国罕见的熊耳――郯城地震遗址。2000年3月初的一天,一个农民上山打猎,发现一个有碗口大小的山洞。农民随即撬开洞门,欲掏窝捉獾,没想到里面竟然是一个大溶洞,洞内奇石林立,钟乳倒垂,千姿百态,置身其间,似入神话世界,令他目瞪口呆。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马上组织有关专家开展科学考察,发现并确认了熊耳山溶洞群。其后,于5月间又进一步发现“山东仅有,全国罕见”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及山崩遗迹。

“据地震专家研究认为,熊耳山原先风化成的大大小小的裂隙、溶洞,在地震波到来时的强烈运动中,可能迅速扩大贯通并连成一条大裂谷,且同时发生水平左旋错动。”管志光说,“另一方面,山体崩塌部位,恰巧有一个较大溶洞,在强烈震动中,溶洞开裂,靠山坡的岸体便崩塌下去,造成山崩谷裂、掩埋村庄的灾难,同时形成了熊耳山大裂谷及山崩这一奇特景观。2002年3月28日,熊耳山大裂谷及其东南方向约8000米的抱犊崮被国土资源部正式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4月,该谷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

核心提示

“郯城野老沿乡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听空中若响雷,霎时大地皆翻覆。”这是清朝康熙年间郯城县令冯可参《灾民歌》的前四句,真实地描写了郯城大地震的惨状。据专家研究,这次地震是我国大陆东部板块内一次最强烈的地震,其释放的能量约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的11倍。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20余次)的8.5级(含)以上特大地震之一。同时,这次地震也是一次殃及河南的特大地震……近日,省减灾协会副秘书长、省地震局宣教中心副主任、一直致力于地震研究的学者管志光向记者讲述了此次大地震的前前后后……

时间:1668年7月25日晚8时(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

地点:山东省郯城、临沂、临术三县交界处(东经118.5度,北纬34.8度)

灾情:震级8.5级,震源深度36公里,震中烈度12度;有感范围波及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湖北、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遭到破坏的地区约19万平方公里,死亡5万多人。

[图文]中国历史上最强烈的大地震:郯城大地震_中国历史上的大地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00103/207725.html

更多阅读

1668年山东郯城大地震 1668临沂大地震移民

 公元1668年(清康熙七年)7月25日晚山东省郯城县发生了一次8.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3度、东经118.6度,震中烈度12度。地震波及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等十几个省及朝鲜半岛。极震区郯城、临沂、莒县共死亡人数约5万余人,破坏面积

中国历史上十大偷情皇后妃子 中国历史上的皇后

  一、唐高宗皇后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镜花缘》里她被认为是心月狐下凡,为的是惩罚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所造的杀孽。  二、大辽国萧皇后  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辽道宗长期打

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150位武将大排名一 历史武将武力排名

评选中国历史上最勇猛的150位武将,并给他们评分排出名次,这完全是一种娱乐,如同一场体育比赛,不是通过面对面的对打厮杀决出胜负,而是像诸如举重、体操、跳水、武术比赛一样,由裁判来打分评出名次,虽然这有点像关公战秦琼的味道,但也不失其

声明:《郯城大地震 [图文]中国历史上最强烈的大地震 郯城大地震》为网友气质胜过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