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小孩良好的行为习惯

养不教,父之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早期的教育和培养,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应该重视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让孩子有礼貌地对待亲戚朋友

父母应该培养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礼貌地对待他人。让孩子礼貌地称呼他人,学会说谢谢,牢记对不起,不应该让孩子从小就以为自己得到的是应该的,自己做了的永远是对的,让孩子明白对错和是非观念,这对以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让孩子学会去担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成年人都会犯错,何况是小孩,犯错是避免不了的,犯错时不可避免的,但犯了错一定要认识到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这才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应该告诉他错了,并且给孩子一个改错的机会,比如,小孩故意将饭菜倒在桌子上,大人应该告诉他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是不允许的,同时让他自己把倒掉的饭菜处理掉。当然这样做了后,在以后他就不会在做类似的事情了。

莫因恶小而为之

还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去别人家回来时拿了一件小东西,回来后,这个小孩把拿来的东西拿给的母亲看,孩子母亲看了后,非但没有批评他,对他还表示鼓励,认为自己的小孩能干。结果,这个小孩每次去别人家都要拿点东西回来,刚开始是小东西,最后拿大东西,直到有一天,这个小孩因为偷盗而被判刑。在执行死刑的那一天,小孩的母亲也来到了刑场,儿子看到母亲后,叫母亲到他跟前,他有话说给母亲听,当这个母亲将耳朵伸过去听儿子说话时,不料儿子一口咬掉了了母亲的耳朵,还气狠狠给母亲说,要不是当初听了你的话,或者当初在我第一次拿别人家的东西时,你给我一个耳光,我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听到这样的故事,我想为人父母者没有不揪心的。也没有一个不为此扼腕叹息。是啊,如果当初那个母亲给儿子一个耳光,一顿批评,一番说教,也许,事情的结果就真的不一样了。很多时候,我们的定式思维和麻痹心理会害了我们,我们习惯于说,不就是点小事嘛,何必大惊小怪吗。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很多大错都是小事酿成的。所以,为人父母者,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一定马虎不得,只要是错的事情,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也是不能够允许和容忍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如何养成小孩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别人,首先是自己应该做好。只有自己做好了,教育的效果会更加的良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孩子。给孩子阳光般的环境。比如,我们教育孩子说不要乱扔垃圾,但我们当着孩子的面乱扔垃圾,我们教育孩子要爱惜粮食,可我们经常将剩菜剩饭倒掉,我们说要孝敬老人,可我们经常对父母恶言相向,如此这般,我们在孩子的心中是什么样子,怎么能让孩子对我们说的话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做不到,怎么能够指望一个孩子做到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00103/209080.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要掌握英语,除了需学习一定的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还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基本功。换言之,英语学习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从这点出发,可以说,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小学生良好的

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使人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步骤/方法怎样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提高认识。通过学习,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心理惯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要“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意义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到底有什么意义  首先,有益于孩子身体健康: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衣物、身体)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扔垃圾);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不挑食、按时吃饭睡觉等。  其次,有益于孩子自立自信:自己的事情自

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哪些

一、告诉自己,我最棒——养成自信乐观的习惯1、要始终相信自己是最棒的2、将自卑的心理从自己身边赶走3、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4、不要让消极成为习惯5让乐观伴随自己的成长6、自信也要学会谦虚二、别为说谎找借口——养成诚实守信的习

声明:《如何养成小孩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网友低端小档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