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诗的材料教学反思

反思一:诗的材料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诗的材料》一课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美景,以及 我 沉浸其中的遐想。文章中运用了许多好词佳句,表现了荷花清新脱俗、美丽婀娜的姿态美。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在第二课时的的教学中,我主要以体会理解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为主,提出在文章中那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一池荷花?引出文章重点段落 第二段。在这段的教学中,先向学生提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问题:文中描写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划出这一节中你最喜欢的荷花的形态的描写的句子。接着,我让学生带着这些学习要求,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第2节,同时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和学生一起作画,感受荷花的姿态美和作者用词的精当,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而后运用小解说员的身份进行教学反馈。从反馈情况来看,对于几种不同荷花的概括和好词的寻找,学生分析理解的都挺不错,都能概括出三种不同形式的荷花姿态,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的兴趣也很浓厚。但在仿写这一环节中,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优美的语言表述能力,语言文字读来干巴枯燥,没有好的形容词来修饰,说明平时的积累不够;有一部分学生流于纯课文的模仿,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形式结构太过雷同课文;而大部分学生的素材范围狭小,仅限于几种花卉,说明学生课外知识欠丰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所知较少。

反思二:诗的材料教学反思

《诗的材料》一文,是冀教版小语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对荷花的清香、形状、姿态等做了细致的描写,又用侧笔通过作者美丽的遐想,进一步表现荷花随风摇曳的动态美。现就这一课的教学简单总结如下:

(一)品词析句,感悟美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让学生体会: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为什么用 冒 字,孩子们很快体会出 冒 就是 长 ,那么,怎样地长叫 冒 ?让学生做动作感受感受,使学生知道了 冒 就是 迅速地长 突然间长出来了,不是慢慢长 从缝隙里长出来 。教师紧接着问: 如果让你写,你打算用什么字? 冲、顶、钻 虽然三年级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把这些字和 冒 进行比较的能力,但是自己创作的快乐是无比的。老师也对孩子们的创造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充分想象,领悟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在本文中有三处想象的训练点:(一)、想象白荷花冒出来干什么?(二)、看图想象白荷花有哪些动人的姿态?(三)、第4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在教学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想象 这么多这么美的荷花从荷叶之间冒出来,冲出来,顶出来,当她们眨着眼睛,竖起鼻子的时候,她们又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在教学荷花姿态一部分时,我让学生大胆想象白荷花的不同姿态,感受白荷花旺盛的生命力。问 一池的荷花恐怕不仅仅只这三种姿态,想一想,还会有哪几种呢? 孩子们的想象起飞了,说: 有的还是小花苞,非常小 有的快脱落了,只剩两三片花瓣 有的全展开了,随风飘动 在教学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这一部分时,我抓住 省略号 ,引导学生想象,从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样通过想象,学生们感悟了荷花的美。

(三)反复朗读,体会美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作者在荷花池边欣赏美丽的荷花,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有男女生赛读,个人读,小组读,范读,齐读等。还重点引导学生 品读 了 挨挨挤挤 、 冒 、 饱胀 、 翩翩起舞 等关键词语及第四自然段中的优美语句。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读文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到文章的含义。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诗的材料教学反思

总之,这一课让学生充分想象、朗读,领悟了课文内容,但有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进入不到课文中去。还需老师继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反思三:诗的材料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述了作者到公园里看荷花的情景,写出了荷花的美,以及由看荷花发出来的想象和联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本文重点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感情朗读以及对语言文字的体悟,激发学生喜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清了课文记叙的顺序,然后我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课文中写荷花的句子,或是你认为很美的句子,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积极性很高。但是在学生进行朗读时放的时间不充足,使学生在读的时候不是很投入,感情不够到位。若能把自己的讲解较多地让位给学生的自学,用自己的教把学生的学有机结合,师生积极互动的教学模式就可形成。

现在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自主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综合实践的课堂、自由感悟的课堂、开放活动的课堂 ,可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又能扎扎实实做到多少呢?

因此,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值得我们去深思、去研究!我相信,只要我们去努力,只要我们去探索,我们的语文课堂会越来越精彩,会让的孩子们越来越喜欢!

反思四:诗的材料教学反思

在知识的海洋里,孩子们如迷路的羔羊,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扬帆远航,我一直在努力探索,做他们的向导,在求索的过程中,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向新的教改迈进,我将一直走下去 今天,我就拿《诗的材料》的教学,真实的展现我求索的足迹。

诗的材料是一节公开课,课堂的气氛在一种清新、和谐的氛围中拉开序幕, 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 孩子们相继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荷花的各种品种,他们的见识很广,有的还拿来了照片,一番交流后,我十分神秘的对孩子们说,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我们的作者眼中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吗? 想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随即,我用亲切的话语鼓励他们去读书。自学环节的过后,小组交流开始了,我微笑地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共同讨论,全班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孩子们的回答非常棒,我心中时时回荡一个信念,我这节课肯定成功。为了深入感悟课文中的那种情趣,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去体味作者投入其中的感觉,孩子们配合的都很好,连听课的教师也感觉到了一种美感: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在荷花池跳舞

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孩子们依然兴奋,我依旧笑容可掬,倾听着孩子们的发言,这时有个孩子站起来了,怯懦地说: 老师,我想见见真的荷花,你能帮我吗? 这一句声音虽小,但惊动了整个课堂,备课时我从未想过这个突发事件的出现,但我面带笑容地说, 以后有机会我带你们去看。 我班的周莹站起来说: 老师,大队有荷花池,现在开的正鲜艳,你带我们去吧。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我痛快地答应了,说 放学老师带你们去。

放学后,我们有秩序地来到大队荷花池,说明来意后,孩子们四散跑开了。有的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欣赏一朵荷花;有的独自一人,闭上眼睛畅想,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荷花;还有的指着一朵朵荷花评论着,欢笑着。我被眼前这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脚步不同程度地轻快了许多。有些同学欢快地跑到我跟前,告诉我,他体会到了《诗的材料》的作者那份心情了。看到他们那兴奋地样子,我要求他们每人写一篇日记,后来我发现他们写的非常生动。

通过这次教学,使我感慨颇多,我们作老师的,总想多教给孩子们知识,从来没有想过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孩子们像一棵棵幼苗,需要体验大自然的万千变化,需要体验书上告诉的或成人告诉的各种事情,体验也是学习,这节课成功的最大之处在于,我认为不是课上的表现,而是亲自去看荷花的体验,孩子们在成长,在感受,在受益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20103/212628.html

更多阅读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的课后反思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孩子的口味。在写作特色上,描写细致生动,抓住了时间的变化,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读起来很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用一“读”字为教学手段。通过本人的教学设想,学生学习效果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灰雀的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2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

声明:《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诗的材料教学反思》为网友这一处叫心碎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