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一:樊城区旅游景区创A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014年7月8日至10日,我参加了为期3天的由市旅游局组织的全市景区创A培训班。实地考察了十堰市郧西县五龙河、上津古镇、天河景区(樱花谷)和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听取郧西县旅游局、五龙河景区、天河景区介绍了创A工作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旅游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有了更深的感悟与理解。之后,召开了总结会,参培人员分别发言,谈体会,讲创建打算等方式进行了行业交流。市旅游局规划与产业发展科科长许也进行了专题讲课,给大家讲解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创建意义、创建程序、创建细节及创建迎检等知识。使景区创建过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这让看标准、对表格枯燥的工作形象化、美景化,更是一次享受的课程。
徐士彪副局长在培训班总结讲话指出,我市的景区创A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增强信心;二是要明确目标,强化落实,力争突破;三是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力争创建取得实际效果。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收获很大,既学到了郧西县创A级景区工作的先进经验,又进一步提高了对景区标准的理解和认识,坚定了对A级景区创建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收获丰硕,受益匪浅。
现结合学习考察感受,对樊城区景区创A工作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和感受:
一、支持现有景区的复扩建,加快景区创建升A工作力度。米芾作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其书法不仅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学者众多。襄阳作为米芾的成名之地,有“米襄阳”之称,后人专门修建了米公祠纪念他。2012年,市文物局已制定关于米公祠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方案,文物部门负责扩建米公祠,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将其打造成我市的品牌文化旅游景区。我们将积极支持现有3A景区米公祠的复扩建工程,做好周边土地征收,并以米公祠为核心兴建米芾文化创意产业园,早日将米公祠打造成为4A级景区。
二、以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樊城旅游风景区建设力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助推“四个襄阳”建设,把樊城建设成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完善旅游产业要素,繁荣旅游市场,推进樊城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以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我区旅游项目建设力度。
1、打造米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米芾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化襄阳概念性规划》中,把米公祠周边400亩地,规划为米芾书法园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建设米芾艺术酒店、主题影院、艺术家工作室、创意孵化园等文化产业项目,把此地打造成集书画文化展示、交易、文化创意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意产业示范园区。项目进度,今年5月项目已签约。
米芾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项目,是由襄阳金鹿源实业有限公司拟联合深圳中联广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8.5亿元,在离米公祠很近的原米公饭店地块,建设米芾文化创意产业园起步区――孵化园项目。目前,项目征迁已完成60%。
2、普陀堰生态旅游区项目。该项目位于牛首镇普陀堰水库及周边区域内,南承武康铁路,东接襄荆高速,控制面积7500亩,其中水面面积1700亩,土地面积5800亩。项目拟建高端体育训练场、商务度假区、风情小镇、商务休闲区、水上运动区等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娱乐、时尚生活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国际化生态公园。项目由北京世纪金源集团开发,总投资180亿元,目前,已投资2亿多元。
3、中豪襄阳国际商贸城项目。该项目作为未来襄阳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国际商贸城,是湖北省重点项目,襄阳市委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将按照全球领先的“第7代市场模式”构建,打造一座集“商贸交易、生产加工、物流仓储、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商贸新城。该项目也是襄阳市“两改两迁政策”和“44家批发市场外迁行动”的主要承接平台,被列为我市“七省通衢”的独特门户优势为依托,将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餐饮配套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形成商业集中效应和旅游产业的高效凝聚模式,项目的运作采用了一种全新的“产业文化”理念,以产业文化为切入点,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变老的商业业态形式,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对于提升我区现代服务业档次,拓展我区商业、旅游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市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把建设精品景区作为旅游发展的第一要务,真抓实干,突出樊城的特点,打造一到两个精品景区。下大力做好樊城老城区“两改”工作,推进襄阳新天地、九街十八巷和新襄棉片区开发等一大批“两改”项目建设进度,打造樊城商贸休闲旅游特色,实现“复兴老樊城,打造新商都”的宏伟蓝图!助推襄阳旅游产业突破性发展!
心得二:襄城区景区创A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7月8日至10日,由市旅游局组织各县市区旅游局及各旅游景区、旅游项目负责人一行到十堰市郧西县学习考察。通过此次学习,感触颇深。之前一直在区里工作,鲜有出去学习的机会,都是坐井观天,看到我区旅游发展的如火如荼,就以为我们的旅游做的已经很好,到了郧西这个旅游发展迅猛的地区一比较,才看到了差距,发现了不足。
一、郧西旅游发展情况
郧西位于鄂西北边陲,北依秦岭,南临汉江,东接郧阳,西邻西安,守湖北之“门户”,扼西安之“咽喉”。全县版图面积3509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场、区),51万人口。郧西集老、少、边、贫、库于一体,是湖北解放最早的县、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保护区和国家主体功能限制开发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区位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景观、景点达100多处,其中自然景观60多处、红色景点20多处、历史文化古迹20多处。尤其是七夕文化在郧西“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在民间成风俗”。古老的汉江、独有的天河在郧西天河口交汇,形成“银汉迢迢暗渡”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郧西突破性发展旅游业,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截止2013年底,全县创建A级景区7家,其中4A级4家,3A级2家,2A级1家;建设星级酒店7家,商务宾馆100多家,农家乐300多家;发展旅行社3家、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20多家,开发特色旅游商品80余种;完成“湖北旅游强县”、汉江瀑布群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品牌创建工作。2013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04%和69%。各级领导对郧西旅游产业发展给予充分肯定,2010年至2013年连续4年荣获“全市旅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0和2012年两度荣获省政府授予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称号。省领导李鸿忠、王国生、李春明、田承忠、张通、王生铁等先后莅临郧西指导工作。
二、郧西的先进做法
郧西发展工业没有优势,发展农业没有效益,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全省末位。为此,该县县委、县政府立足旅游资源富集、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抢抓福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的机遇,2009年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在多方面下功夫,致力将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1、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激励,创优体制机制。成立了由5名县级领导为正副组长(其中两人是县委常委),29个县直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统筹旅游业发展。创新旅游经营机制,建立景区经营权、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的新机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参与旅游业开发建设。
坚持做到“路围景点转、路为景区建”,景区在哪里,路修到哪里。先后筹资8亿元,新修了天河路、情侣路、七夕大道等旅游道路,提档升级了通往各景点旅游道路,破解了旅游的可进入性难题。
设立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占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5%),出台了《郧西县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加大对规划编制、宣传推介、引导性建设和旅游商品研发的奖励力度;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旅游立县战略的决定》,内容涵盖重点项目、配套建设、市场开拓、政策激励、组织保障等22个方面,进一步激发了全县上下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信心。
积极探索差异发展,坚持把工厂当景区建,大力引进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企业,将现代旅游理念融入企业建设的每个环节。坚持把农村当景区建,新建特色鲜明的旅游新镇、新村8个,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2、做好城市旅游建设,构建发展格局。坚持“城区即景区”理念,将七夕民俗文化渗透到路、桥、园、场、山、水之中。天河广场、七夕广场、七夕故事园等项目相继竣工;世界第一牛、天下第一月、最美织女雕塑集体落户;水体景观、银河星月景观、七夕时空隧道、音乐喷泉和彩虹桥投入使用。以创建“湖北旅游强县”为契机,投资500多万元,在十漫高速,郧漫省道等旅游道路制作28块大型、15块中型旅游户外广告牌,35块旅游景区指示牌,在县城街区大道制作100多块旅游导引牌,完成旅游标示系统的无缝对接。
坚持打造县城―五龙河―大秦岭国际狩猎场―商南金丝峡“绿色游”,县城―土门―上津―湖北关“红色游”,县城―天河口―龙潭河―夹河关―六郎金钱湖“蓝色游”三大旅游线路。依托西安、武当山,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把郧西县城打造成“婚旅之城”、“约会之乡”,把郧西打造成西安―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和中国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3、重视宣传推广,做好对外营销。坚持每年举办一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通过一流创意,一流明星,一流节目,提升郧西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加“西洽会”、“中博会”、“文博会”、“世界传统武术节和武当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大力开发西安、武汉、襄阳和武当山等地市场。利用各级各类报纸、网站、电视台和广告牌,宣传郧西旅游产业建设成果。
4、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旅游要素。鼓励建设星级酒店、农家乐和高端休闲会所,扶持旅游企业研发旅游商品,创新经营模式。以四星级天河国际大酒店为龙头的大型餐饮、住宿企业相继投入使用;七夕印象、月光足浴等娱乐场馆应运而生;织女蚕丝被、汉江奇石、武当山斟葡萄酒等旅游商品成功推出,健全的旅游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
三、对比后发现不足
(一)我区现有A级景区5家,其中4A级2家,3A级1家,2A级1家,A级1家。与郧西县相比,我们的高等级景区还很少。
(二)旅游品牌不够响亮。郧西主打牛郎织女传说的爱情专题文化,并在城市建设、景区布局中很好的融会贯通,在游客能时刻体验到这一文化氛围。加之不断的宣传推广,郧西爱情之城的品牌已深入人心。反观我区,倡导的“一城两文化”尚未融入到城市建设当中,三国文化和汉水文化没有真正培养品牌。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现有景区建设,重景点,轻配套。游客中心、停车场、标识系统等旅游配套设施远远落后景点建设。
四、意见建议
(一)要明确核心吸引力。襄城区应大力发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城两文化”核心理念,在城市建设、项目布局上注意融入、点缀文化元素。积极培育帝乡文化、三国文化、汉水文化品牌。
(二)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城区的道路建设已经很完善,建议开通连接各景点的直达公交车,方便游客在各景区间换乘。
(三)扎实做好项目建设。现在唐城、中华紫薇园、九天玄女项目有望打造4A景区,要加快这些项目建设,尽早对外营业,增加襄城旅游的可游性。
(四)增加现有景区的观赏性。古城、岘山都应该增加适量的小景点,让游客有看头,有玩头,提高旅游吸引力。
心得三:盘山风景区生态考察心得体会
接受过红色教育的精神洗礼后,我们驱车赶往了位于天津蓟县城区西北的盘山自然保护区。据资料介绍盘山古名徐无山,该景区始于汉,盛建于唐,极于清,是自然山水与名胜古迹并著,佛家寺院与皇家园林共称的旅游胜地,历史上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竞游于此,清乾隆皇帝,先后巡幸盘山32次,留下了歌咏盘山的诗作1366首,并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在盘山脚下山庄入住一晚后,我们第二天清晨踏上了盘山生态之旅。盘山属燕山山脉南部分支出系,中低山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主峰挂月峰,海拔高度864.4米,坡度一般大于35°。盘山由于岩石组级垂直节理发育,具有典型“球状风化”特点,故形成奇峰林立,怪石巍峨的独特景观。土壤类型主要为粗骨性褐土,大于750米的山地局部为山地棕壤。植被类型为油松针叶林群落,油松、栓皮栎混交林群落。我们从西侧的路线上山,沿着山谷中的小径缓缓徒步,一路上清泉飞瀑、怪石奇松美不胜收。行至中段,戏台、楼阁、寺庙、宝塔等古建筑逐渐增多,山势也逐渐陡峭,大家虽略显疲惫却仍兴致极高,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待行至万松寺之上,经欢喜岭终到舞剑台处登顶,一览众山小的愉悦让大家马上忘记了攀登的劳累。
孔子曰:“仁者乐山。”意思是仁者平和、稳重、安静,和山一样平静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像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长寿永恒。做人不也是这样吗?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来到环保部门国家机关工作的我们更应该不为外在事物的诱惑所动摇,以爱待人待物,想群山一样对人民群众张开双臂,宽容仁厚、不忧不惧,才能让环保事业得到永恒发展。具体到工作中来就应该是本着“三个说清”为原则,做好环境监测工作,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便是我盘山之行所感悟到的一些心得了。
心得四:赴神龙架保护区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为了培养职工爱岗敬业精神,学习先进保护区经验,拓宽干部职工视野,激发工作热情,根据管理局安排部署,6月2日至9日,陈少林副局长带领第一批出外考察学习人员15人,途经重庆、三峡抵达神龙架,圆满完成赴神龙架考察学习任务。
这次考察学习组织严密,内容丰富,职工受益匪浅,收到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考察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是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次出外考察学习,考察组每位同志均感到了“走出去”的好处,通过“走”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维,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听到了以前没有听到的,想到了以前没有想到的,取得了宝贵经验。
通过“走”,我们到达了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在感受着革命事业取得胜利是多么艰难的同时,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深深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和先烈们相比,我们吃一点苦、受一点累,简直微不足道。主动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将事业推向新的起点,是我们对革命先烈们最好的回报。
通过“走”,我们感受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学到了先进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经验,看到了化龙山的优势和差距,坚定了为保护事业继续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点体会是神龙架自然保护区机构和机制健全,对保护管理相当有利。神龙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行政、群团机构和职能科室齐全,下属单位有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派出所等职能部门。神龙架的制度体系较全面,涵盖了保护区工作的方方面面。机构和制度的健全,为资源保护、科研宣教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第三点体会是神龙架制度创新值得借鉴。神龙架林区党委政府将旅游资源全部交由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进行管理,由此神龙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了神龙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神旅集团)。神旅集团组建后,对保护区内旅游景区的运行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对区外景区景点采取注资控股、参股等形式进行统一管理,并以行政划拨方式对区外景区神龙坛景区、神龙国际滑雪场、国际旅行社等直接接管,由此将神龙架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并设立宣传中心,对旅游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策划、统一规划、统一营销。至目前为止,神龙架旅游基础投入已经超亿元,而且还在进一步投资。通过组建神旅集团,由被动到主动,有分散到集约,由公司到集团,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市场得到有效开拓,人才得到充分利用,产业发生了裂变效应,社区生态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第四点体会是神龙架科研宣教力度大,许多做法值得借鉴。科学研究是保护区的灵魂,是反映保护区水平的标志,是资源保护、利用的支撑,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神龙架搭建了植物学、动物学、野外监测、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并广泛与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合作。中科院、武汉大学等30所科研院校研究人员定期到保护区开展课题研究、生物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神龙架博士工作站、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成立了神龙架研究所,开展重点课题研究十多项,神龙架保护区与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展科学研究。
神龙架自然保护区宣教方面除办有神龙架网站、《神龙架保护》内刊、《神龙架报》外,还拍摄出版有景区风光片、金丝猴等野生动物专题片,以及《神龙架旅游文化》丛书、《神龙架印象》邮册、主题挂历和台历、《魅力神龙架》画册、神龙架宣传折页、《神秘神龙架》光盘等,同时出版了各种神龙架民歌光碟。定期不定期地主办各种节庆、生态保护论坛等。这些好的做法使神龙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知名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得到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研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为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心得五:红色景点井冈山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6月17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红色景点井冈山参观学习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在思想上经受了一番洗礼,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高了思想认识。
到达井冈山后,我们首先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和学习了烈士陵园的基本情况。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在1987年为纪念为中国革命而牺牲的革命英雄而修建,里面有彭真同志书写的“井冈山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在这里我们举行重温入党宣誓仪式,在举起握紧拳头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的刹那,我更加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他们的滚烫鲜血和年轻的生命换来的。来到井冈山的第二天,我们到达了黄洋界,参观黄洋界哨口和哨口指挥所及黄洋界炮台等遗址。1928年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红军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人四个团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参观完黄洋界,我们到了著名的红军造币厂。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工”字银元的发行流通,帮助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我们还来到了小井红军医院,在这里了解了红四军当年的医院旧址和张子清等同志的革命事迹。
最后,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井冈山革命的斗争历史,每每一听到革命烈士的宁愿壮烈牺牲而不曾退后或者屈服投降时,心中总会肃然起敬,对革命前辈充满了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