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和平方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反思一: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用到的地方不多,所以学生比较生疏,在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感觉这个东西是教不会的,所以1公顷的认识主要是以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为主,根据一定的推测,来感悟1公顷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主要问题在于:对1公顷的认识不够深刻,主要体现在填空的时候,遇到 故宫的面积大约是40( ) 时,学生会不自觉的填写平方千米,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现在总结如下。

一、 大 和 较大

大、较大这两个词的界定是很含糊的,对于学生而言,熟悉的是教室、篮球场、大操场的面积,这些是学生深刻体会到的,每天都能见到的,以这些为基准,来感悟1公顷,分别大约是208个教室的面积、24个篮球场的面积、5个大操场的面积。

相对于1平方米而言,公顷是较大的单位,它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的,这个时候需要给孩子一个整体的概念,它是有别于 平方米 的,所以有1公顷=10000平方米,因为特殊所以进率是10000,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大是相对的,较大也是相对的,因为是相对来说,所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会出现混乱,自然会体现在搞不清楚到底该填写公顷还是平方千米了,所以想解决这个问题,要给学生建立起一个标准。

在生活中,想要找到这个标准是困难的,尤其是 平方千米 的标准,个人以为应该是建立在行政区划 市 的基础之上,给学生这个标准之后,再让学生去感悟何时用平方千米何时用公顷则有些好转。

一言蔽之,在一般的情况下, 大 用公顷, 较大 用平方千米,这样的策略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

二、 体验 和 习得

动脑去想,用眼去看,动手去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程序,这样的过程本身是无可挑剔的,但是对于生本之间需要一个媒介起到引导作用,这就是教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和有意义的探索活动,获得新的知识,形成技能。

动脑想1公顷是很困难的,学生的描述无非是 大 、 很大 ,这样的描述是建立在浅表层面的,学生此时并未建立起1公顷的直观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只出现了变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但到底是什么并无确切概念。

前文已述,用三种体验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并且给出实实在在地拓展,1平方千米的教学难点是体验,学生无法从1公顷的概念类比出100公顷,而在现实生活中,连大人对平方千米的概念也是比较生疏的。

我想到了数学上的一种思想方法,叫做 不完全归纳法 ,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平方千米的时候,知识形成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习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验、辩论、思辨的过程。

反思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这节课上让学生感知的比较多,从看例题的图片到自己说说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到揭示新知,阅读 你知道吗 ,学生的脸上不时会露出惊讶的表情,很多惊叹句也会不时的冒出来。我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借助一个个的阶梯和平台,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所以我很乐意为他们的数学学习作出这样的努力和搭建。

公顷 和 平方千米 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比较大,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成表象确实有些因难。教材中所出示的场景学生并不熟悉,缺乏感知。 因此,为了让学生亲自感受到公顷这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大小,请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体会到100平方米的大小。再告诉学生1公顷相当于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只能感觉到1公顷的面积很大,在他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平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了,再加上平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在学生充分体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理解了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最后通过让学生举例来说明什么时候用公顷、什么时候用平方千米来计量土地面积比较合适,掌握了这两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实际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另外,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熟悉的场地,如教室的面积一般是50平方米2,200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通过学生的想像,加深学生对 公顷 这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认识。在使学生明确了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之后,我在学生对1公顷形成了表象之后,让学生想象一下100块1公顷的土地,就是1平方千米大。还可以通过其他的素材帮助学生认识和想象,如,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

课上我并没有急于的去完成各种巩固练习。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去想象,再把他们的体验和想象转化成语言,描述出来,带动更多的学生。

当然也有存在的问题,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如果能让学生们沿着操场围墙走一圈,在享受着收获的幸福氛围中,去实际感受一下操场的面积与1公顷的大小,那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反思三: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学习了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的知识,我总觉得学生对于实际意义的认识仍然是很模糊的。1公顷到底有多大?不太明白。1平方千米是个什么概念?就更不理解了。基于学生在学习上的这一困惑,于是我决定利用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去操场亲身体验一下面积的大小。

我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把公顷和平方千米的知识复习了一下,让学生加深以下认识: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就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还指出了活动要求:1、估量操场面积和1公顷进行比较,实际感知1公顷的大小;在此基础上感知1平方千米的大小。2、明确步骤。问:我们的操场大致是什么形状,怎么计算它的面积?引导得出:需要估出长、宽,然后用长乘宽算出操场面积。3、活动纪律要求,不能随便乱跑和大声喧哗。接着我带上卷尺让学生们在操场上排成体操队形,依据不久前我校达标运动会跑步比赛项目,我们较容易地估计出长约为100米,宽大约为30米,测量出操场的长和宽后,我让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算一算操场的面积。100 30=3000(平方米),在学生算出操场的占地面积以后,我让学生比较1公顷与操场面积的大小。学生认识到1公顷大约相当于三个多操场的面积。接下来,我又问:1平方千米相当于多少个操场的占地面积呢?学生已经知道1平方千米=100公顷,那么1平方千米就是大约300多个操场的占地面积。

反思这节课,学生对于土地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等概念、实际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这在教室里、书本上是不可能达到的。通过实际感受学生对公顷和平方千米有了一定的认识。当然暴露的问题也很多,如:(1)像张子淳、潘俊奕等爱动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而像彭芳妮、何宇潇等这样的学困生看热闹的成分多一些,没有参与其中,纪律不太令人满意。事后我想这是因为老师在不知不觉之中又充当了主角,一个人不停的在说,让一些同学探究的兴趣没能得到激发,好奇心没能得到满足,学习就成了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学习形式对学生来说仍是枯燥乏味的。如果还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行商量解决这个问题,最后汇报总结,那样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2)在下课铃声响起之前,如果能让学生们沿着操场围墙走一圈,在享受着收获的幸福氛围中,去实际感受一下操场的面积与1公顷的大小,那将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总之,从这一节课中我体会到数学实践活动在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学生面对某一个知识点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作为教师,就是要找到好办法,让他们学会知识。

反思四: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较大的面积单位,主要是用来测量土地面积,在生活当中不常使用,所以学生比较生疏。但我还是打算试一试,本学期就开这节课,几周前我就开 始琢磨这课该如何上,怎么才能让孩子的脑中建立起正确的概念和表象,

公顷和平方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40103/219147.html

更多阅读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

公顷,公亩,亩,平方米,怎么换算? 公顷和平方米的换算题

[转载]公顷,公亩,亩,平方米,怎么换算?1.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平方公里、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2.地积单位

普京:俄归还中国西伯利亚和远东有利于世界和平

普京归还中国的土地我是不相信的!原文地址:普京:俄归还中国西伯利亚和远东有利于世界和平普京重新登上总统宝座之前,网站上披露普京的一个承诺:如果能再任俄罗斯总统,将归还中国远东。普京还表示归还中国西伯利亚和远东有利于世界和平

声明:《公顷和平方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为网友眼泪也成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