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liao'fa 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

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如下:


一、《回乡偶书》全诗及注解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
(1)偶书:随便写的。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少小离家liao'fa 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


二、《回乡偶书》全诗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杨衡《对床夜语》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


三、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250103/221034.html

更多阅读

东台方言 王业频《东台方言词典》序:在乡音里感受乡情

王业频:在乡音里感受乡情 《东台方言词典》序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一个地方文明进步的成果,在历史长河中以一方丰润的文化水土养育、启蒙一方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个人哪怕走到异国他乡,偶尔听到一句乡音

关于思乡的古诗 有关思乡的古诗词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刘长卿:《新年作》)3、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

古时描写儿童的诗词 描写儿童的古诗词

《与小女》 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所见》 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

声明:《少小离家liao'fa 少小离家老大回全诗及赏析》为网友莪説只娶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