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圆明园》观有感

看了历史纪录片《圆明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圆明园的建筑的确是威严,壮观的。如此宏大,优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国的凡尔赛宫以及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东宫。百年前的帝王们的宫殿都是如此的华丽,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叹。

然而凡尔赛,东宫都还在,供各国慕名前来的游人赏玩。而今天的圆明园呢?一片废墟而已。空空的杂草地上将近一米高的野草随着微风晃动的,后面的白玉砖基无力地诉说着一世的辉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们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目的是炫耀他们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法国的波旁王朝对抗英国的大陆政策,重商主义横扫德意志邦国,便造了凡尔赛;俄罗斯彼得一世剪去了老大臣们的胡子,用铜钟铸成的大炮击败了瑞典少年国王的侵犯,便修了彼得堡;大清王朝一统中华,巩固藩属国建立了东亚不可一世的霸权,也起了圆明园。当年起楼玩乐的人们很快地不再了,而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历史到底是在叹息,还是在偷笑王朝统治者们的妄自尊大?

其实凡尔赛,东宫的命运又比圆明园好到那里去呢?巴黎的暴民,高喊着“面包”冲进“闪亮的生物”们居住的华贵的凡尔赛宫,抢掠和破坏之后,在那伟大宫殿和暗然的断头台之间红色的小车开始不停忙碌着。美丽的彼得堡东宫,先目送了那位可怜的“被宠坏了”的沙皇傲然地走出大门,然后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8英寸主炮敲开了它贵重的身躯;投身于革命的军人们狂热而勇敢地冲进镶金的大门,用莫辛纳干步枪惩罚着曾经压迫着他们的人们。

我经常想象,如果我是当年劫掠圆明园的军人,我会怎么想?一个几乎不可理解的国度的最高宫殿......也罢!可能我们不应该苛求那些军人去理解这古老而优美文化的意义--他们只是些英国和法国的普通士兵罢了。英国是国会制的帝国,法国是总统制的共和国,它们的士兵都是工人的子弟啊。这些天天头顶普利茅斯造船厂阴沉的天空,脚踩布列塔尼煤矿的漆黑泥土的穷苦的人们!......他们当然没有吟诗作画的闲情逸致,更没有中国文化对帝王权威的顶礼膜拜。他们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府背信弃义残忍杀害的本国外交官和士兵,只是圆明园中数不尽的可能意味着自己几年工资的无数珍宝。法国的共和国的士兵或许又起了前辈大破凡尔赛的豪情壮志,英帝国的士兵或许希望能拿到些好东西回去卖个好价钱,来弥补生计......

这是多么巨大的误会,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国人的一个心结被外国的“洋鬼子”们一把火烧掉了。

而这个心结,又是多少中国人的信仰,多少中国人真心热爱的国家的象征?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又是在以什么样的心态在爱着这个国家?外国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华宫殿总是可怜兮兮地被街头的穷人抢占的风头,这是为什么?这个国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议的伟大之处,而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却仅是这几千亩好地却连一颗庄稼也没有种的,由破坏性消费所建成的地方?

观后感:《圆明园》观有感

这就是圆明园,万园之园,它的被毁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它的被外国人所毁则是一出可怜的悲剧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00103/236722.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圆明园》纪录片影评分析范文 电影圆明园影评

原文地址:《圆明园》纪录片影评分析范文作者:闻广官方《圆明园》纪录片影评分析范文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

评析纪录片《圆明园》 圆明园纪录片专业评析

摘要 :2006年当进口大片和国产的商业片几乎占领整个电影界的票房时,著名的记录片导演薛继军拍摄的我国第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数字纪录片《圆明园》隆重上映。在影片的审查期间,影片的导演金铁木说,他听到最多的是“震撼”两个字。要什么

电视剧《民工》观后 电视剧我是农民工

电视剧《民工》观后希夷V30文/配图最近一段,我几乎花掉了所有闲暇时间,把电视连续剧《民工》坚持看到了19集。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故事的脚本写得怎么好,也并不感冒张纪中的导演手法,尽管

《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圆明园电影观后感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一部名为《圆明园》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雨果观赏园后的诗意评价作为开头,将我们引入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然后用大半的时间以一个传教士的角度描绘了圆明园以往的辉煌,紧接着便开始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镜头,这一幕幕

声明:《观后感:《圆明园》观有感》为网友篮球少年大暖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