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舍本逐末的故事

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的弟子问他现在要办的事情很多该如何处理,孟子说应该知道要做的事情中哪些是最急需办的就先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父母死子女在服丧期间吃饭狼吞虎咽,喝汤时响声很大,这就是舍本逐末,不知自己当前该干什么。

【典故】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汉书·食货志》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本末倒置

【相近词】舍近求远、贪小失大、舍本从末

【反义词】追本求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10103/239652.html

更多阅读

厉兵秣马的典故 厉兵秣马的故事,成语厉兵秣马的典故

厉兵秣马的故事,成语厉兵秣马的典故【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义】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养。磨好兵器,喂饱战马,指准备战斗。形容紧张的战备,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郑国曾

暗箭伤人的故事 成语暗箭伤人的故事

  暗箭伤人的故事  解释:  比喻暗中进行伤人的行为或诡计。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许国是一个小国,在今河南许昌市。郑国在许国的北边,今河南的新郑就是它当时的都城。)  件事情在《左

成语井底之蛙的故事 成语守株待兔的故事

   【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兔子自己撞死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

不贪为宝的故事 成语不贪为宝的故事

   【不贪为宝的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

食言而肥的故事 成语食言而肥的故事

   【食言而肥的故事】  史书记载: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

声明:《舍本逐末的故事 成语舍本逐末的故事》为网友奮鬦的屌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