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都尉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 阅读答案

①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上②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九月发。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 阅读答案】。”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涉单于庭涉:到,进入。徒斩车辐而持之徒:仅仅。遮其后遮:遮盖。脱归报天子者脱:逃脱。( )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⑥( )
遮,拦住) 10.B 11.C(李陵投降后,四百人逃回)

12.(10分)⑴恰逢李陵军中的军侯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李陵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大意1分,具、被动句式各1分)

⑵李陵虽然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大意1分,摧、暴各1分)

(3)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急难放在先而把个人的仇怨放在后。(“所以”、“先……后”各1分,判断句式1分。)

古文资料: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少时为侍中(皇帝的侍从官)、建章监(督工修,缮柏梁台)。李陵善射骑,礼贤下士,深得士卒之心。武帝以为有祖父风,拜为骑督尉。受命后,选英勇善战的步兵五千人驻酒泉、张掖,加紧训练,以防胡人的侵扰。【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 阅读答案】。

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武帝宠姬李夫人之兄李广利为二师将军,带骑兵三万出酒泉伐匈奴。武帝想派李陵负责后勤工作,李陵主动请求以自己的五千人独当一面,以少击众,武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这次兵分三路,李广利是主力,李陵和另外一军是偏师。李陵根据既定计划,率其部卒出居边塞以北干余里(在今内蒙额济纳旗),行军三十日到达浚稽山南的龙勒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时和单于三万人遭遇,连战十余日,所杀伤敌已超过自己兵力的总数,匈奴连死伤的人也来不及搬走。单于惊恐万状,准备溃逃。李陵也因孤军深入,给养发生很大困难。这时他部下有个军侯叫管敢的,被校尉所辱,一怒投奔匈奴,把这里的虚实一一告诉了单于,并怂恿他们再战必胜。单于就征调集左、右贤王(匈奴最高官位)出动全部人马和能拿弓的百姓来围困李陵于山谷中。战发,单于占据山头,李军仰攻困难很大,士卒死伤如积。但是李陵劳军问伤,振臂一呼,负伤的士卒又爬起来作战。有的血流满面,也张起空弦,冒着百刃,跟匈奴死拼。且战且退到靼汗山,转战一日。

夜半领壮士十余人突围时为单于察觉,率数千骑尾追不舍。李陵矢尽援绝,仰天长叹,终于降了单于。

汉武帝为人喜怒无常,刚愎自用,任人唯亲。前此数日,当李陵进军到龙勒水上时测绘了经过的山川地形,派人上报朝廷,汉武帝大悦,对来人封官许愿,王公大臣都向武帝奉酒祝贺。后听到李陵投降的消息后,则食不甘味,闷闷不乐,群臣忧惧,不知如何是好。本来武帝想借此次出师来提拔李广利的,但李广利并未能立功。太史令司马迁替李陵辩护了几句,武帝反认为替李陵作说客,有意中伤和贬低李广利。这更引起武帝的忌恨,处司马迁以腐刑(阉刑、宫刑),于是满朝文武,噤若寒蝉。时间一长,武帝方察觉到李陵是无援致败,乃遣使慰问逃回来的李陵部下。次年武帝又得到李陵唆使单于备兵防汉的诬告,就不分青红皂白诛杀了李陵的老母、弟和妻子。单于即以女妻之,断绝了李陵返汉的希望。

后来中郎将苏武因事出使匈奴,单于百计胁降,也命李陵多方劝说。苏武正气凛然,不为所动。李陵感叹地说:“啊,我的罪上通于天了!”其后汉朝与匈奴和好,苏武被释放回国,李陵曾置酒款待苏武送行,起舞作歌,真情感人,声泪俱下。

参考译文:

李陵字少卿,被授为骑都尉,带领精兵五千,在酒泉、张掖教习箭术以防卫匈奴,天汉二年,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发,在天山攻击右贤王。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李广利的军队运送粮草。李陵向武帝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人,都是荆楚勇士、奇材、剑客,力可扼虎,射虎必中,希望能自成一军,分散单于兵力。”武帝说:“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我愿意以少击多,用五千步兵进入单于王庭。”武帝传诏李陵在九月发兵。

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从居廷出发,到浚稽山和单于军队相遇,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李陵搏战攻击,千箭齐发,敌兵中箭倒下。匈奴军败退上山,汉军追击,杀敌几千人。单于召集八千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第二天再战,斩杀三千多敌人。单于命他儿子率骑兵向李陵发起攻击,李陵的军队在树林同步行与匈奴骑兵拼杀,又杀敌几千人,趁机连发弩箭射单于,单于下山逃跑。【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 阅读答案】。李陵军队战斗一整天不下几十回合,又杀死二千多敌人,匈奴军队不得取胜,准备撤走,恰逢李陵军中的军侯管敢被校尉凌辱逃出投降了匈奴,详细地说李陵军队没有后援,箭将要用完。单于非常高兴,主军队从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汉军向南行走,士兵还剩三千多,空手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军吏们拿着短刀,到山下,单于军于拦住了他们的退路,凭借险峻地势扔石块,很多士兵被砸死,不能前进,黄昏后,李陵叹息说:“我不战死,不是壮士,再能有几十支箭,就能逃脱,可现在没有武器再战,不如分散开,还会有逃回去报告皇上的人。”夜半时分,李陵与韩延年一同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他们,几千匈奴骑兵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没有脸面去见陛下呀!”于是投降了,他的部下四散逃命,逃回塞内的仅四百多人。

后来听说李陵投降匈奴,武帝大怒,文开百官都归罪李陵。司马迁极力辩解说:“李陵常常奋不顾身来解国家危难。率领不满五千步兵,拼杀几万军队,转战千里,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名此。李陵虽然身陷重围战败,但他打败敌人的战绩也足以显露天下,他不死,应该是想得到恰当的机会来报效朝廷。”武帝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把他下狱施以腐刑。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元平元年病死。

驸马都尉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40103/24529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87 《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三 --古文观止 李陵答苏武书赏析

原文地址:(87)《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三)--古文观止作者:道时11 一死易,不死难李陵投降了。这里面自然有很多原因。  如果将李陵投降的原因尽归于其贪生怕死,似乎不太能让人信服。作为从小熟知“虽忠不烈,视死如归”之道理的名将李广之后,作

李陵与苏武的故事 苏武庙李陵碑

汉将李陵和苏武是同时代的两个人。苏武是民族英雄,誓死不投降匈奴,最后被迫去放羊。李陵因为最后投降了匈奴,中国人觉得特没面子,所以他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李陵也成了千古罪人。《李陵答苏武书》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是李陵投降以后,写给

李陵的结局 霍祁连

做了单于的驸马 ,之后病死匈奴.李陵投降匈奴后,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拓跋氏,按照胡人的习惯,往往要跟随母姓,所以李陵的后裔就姓了拓跋。李陵死后不久,匈奴内部发生了内乱,李陵儿子迁大泽之东。大约在汉宣帝末年,李陵后裔的拓跋部落通过联姻等

转载 85 《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一 --古文观止 李陵答苏武书读后感

原文地址:(85)《李陵答苏武书》李陵(一)--古文观止作者:道时 在政治早熟的中国,权谋之术几乎渗透到人的血液。英雄总是气短,具有人性之美的顶天立地的汉子,往往是权力场上失败人物;而无数不可爱的男人,却能一步步走上去。  陇西李氏,一向在中

李陵之祸=司马迁之祸 司马迁和李陵的关系

李陵之祸=司马迁之祸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声明:《驸马都尉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 阅读答案》为网友嘛咦呀吼吼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