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杳杳寒山道》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欢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字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找出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并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两句诗中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2分),以抒写诗人的情怀作结。”‘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2分)。这里写出了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漠(孤寂)的心情 (2分),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合为一体。
评分标准:找出诗句,2分;叠字在句中的含义,2分;结合诗歌内容正确写出诗人的情感,2分。
赏析
寒山是贞观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寒山《杳杳寒山道》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迭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迭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迭字最难。《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迭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寒山这首诗使用迭字,就很富于变化。【寒山《杳杳寒山道》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迭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迭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使用迭字的效果,大抵象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寒山这首诗中的迭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迭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迭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补充资料
昨晚,女儿问我“岁暮天寒”是什么意思?
习惯性的开口刚想作答,想起父亲的提醒,孩子每遇问题时别直接告知答案,否则记忆不会深刻。便问她在哪儿见的词,又问她自己是如何理解等等。小家伙说:“天寒就是天气寒冷,至于岁暮,我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待为之作了解释后,又寻些意思有些相关的成语助她加深理解。
而我却因了这一个“岁”、因了这一个“寒”,想起寒山那首《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寒山,贞观时期隐于浙江天台山寒岩的诗僧。【寒山《杳杳寒山道》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他的诗内容较广,深奥之理、风情景致均有涉及,且文字浅白如话一读即明。有人总结其诗内容特点:“似儒非儒,非儒亦儒;似道非道,非道亦道;似僧非僧,非僧亦僧;似俗非俗,非俗亦俗。”
寒山现存诗三百余首。《杳杳寒山道》是自己比较偏爱的一首。
喜爱这首,最大之因是喜爱他通篇使用的迭字,爱极。迭字用不好便成了诗词之败笔、大忌,可他老人家却将之用到炉火纯青之境,应了顾炎武的“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迭字运用之精髓。
你看,“杳杳”的幽深对应着“落落”的寂寥;“啾啾”的细弱映衬出“寂寂”的空落;而“淅淅”的微风感觉更加重了“纷纷”的雪舞;那“朝朝”的短暂让“岁岁”显得更为漫长。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山深林密,致每天见不到阳光;心境淡然,甚至已忽视了四季的轮回。
在这层层叠叠中读至诗尾,宛若陷入诗中这样幽寒寂寥之境,而这幽寒寂寥的诗境亦让人生出宁愿若此般在这山、这道、这境中终其一生的念头。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