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李煜赏析 李煜《虞美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煜《虞美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谈谈“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意思。

虞美人 李煜赏析 李煜《虞美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有什么言外之意?

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①一年又过去,还要经受生不如死的煎熬②念念不忘故国,更加痛苦不堪。

2、表示的是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自己的处境、容颜全变了。

3、追怀故国,有亡国之痛;思念往昔,表达出阶下囚无尽的哀愁。

分析内容

《虞美人》是一首双调小令词,上下两阙各二十八字,其押韵位置和平仄格式相同。上阙“了、少”与“风、中”分别相押;下阙“在、改”与“愁、流“分别相押。上阙回首故国。起句如天外飞来,非常突兀。它的十分强烈的反问开始往事的回忆。“春花秋月”这是一年之中的良辰美景,令人向往。但诗人却以愤恨的口吻责问它“何时了?”这是十分矛盾的问句。【李煜《虞美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似乎是一种心理变态。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推想,此人在幽禁拘囚中所见的“春花秋月”往往会勾起对已经消失的美好往事的痛苦回忆。从“何时了”的语气中人们还会体会到“春花秋月”的诱发已是循环往复多次了,词人是希望它早日完结,以免被没完没了地撩拨愁绪。这才发出了“何时了”的强烈责问。可是,这一句又完全是词人的心里常态。词人化常态为变态,以突出问话中蕴含的痛苦回忆。此外,“春花秋月”还兼指时序更替,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天气阴晴,月亮圆缺,这都是自然的常景;词人责问何时了似乎又是一种反常、无理的问话。但他希望这令人难耐的日子赶快结束,则又是一个囚徒的真诚意愿,可是这又是一句正常有情的问话。下句“往事知多少”,便以愤激的浩叹申足上句意蕴直提“往事”。“往事”为“春花秋月”所引发,接踵而来袭上心头。这里有“待踏马蹄清夜风”《玉楼春》的月下得意,有“花明花暗笼清雾”(《菩萨蛮》)的美景享乐,也有“花满绪,酒满瓯”(《渔父》)的自由闲适。但这一切都已经消失,成为过去,所以“知多少”三字,就更显出感情的沉重与愤激。

下面三四句比前两句少一些激愤但多一层痛苦。“小楼昨夜又东风”是春天的信息又一次传来,理应充满欣喜,但诗人在这里却反而引起“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慨,这又是一种心理反常。【李煜《虞美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但因为这“东风”所传的春讯对于词人来说,只能引起对过去春游春宴的回忆,而那种“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忘江南》)的生活已#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明月之夜,回想故国那“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气派那都只能在梦中的泪眼相望,自然是不堪回首了,这又是一种正常心态。词人在这里所写的“故国”当然带着帝王气派和享乐色彩,没有多少意义但对于从帝王骤然降为囚徒的李煜来说,这“不堪回首”却又是十分真切伤感,因而依然深挚感人。

词的下阙直接抒情。第一句在承上。“雕栏玉砌”四字紧承上阙“回首”“故国”即“醉拍栏杆情味切”(《玉楼春》)的“雕栏”那“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40103/245485.html

更多阅读

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 李涉题鹤林寺壁

【古典诗词欣赏(一七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赏析窦凤才【原作】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注释】《题鹤林寺僧舍》:一作《登山》。鹤林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始

李约《过华清宫》赏析 过华清宫

李约《过华清宫》赏析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赏析一】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

声明:《虞美人 李煜赏析 李煜《虞美人》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为网友年華果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