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翻译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及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及阅读答案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文章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该文被选入初中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及阅读答案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与朋友定好时间一同上路,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那位朋友)没有到,太丘就不再等候而走掉了。等太丘走后(那位朋友)才到。

当时元方七岁,正在门外玩耍。那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家吗?”元方回答说:“他等您好久不见您来,已经走掉了。”那位朋友便愤愤不平地说:“真不是人哪!与别人约定好一同上路,丢下人家(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好在中午,到中午不来,便是不守信用;当着儿子的面骂父亲,便是不懂礼仪。”

那位朋友感到羞愧,从车上下来拉他(表示好感),元方向门里走去,连头也不回。

阅读题: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 2.尊君在不( )3.下车引之( ) 4.元方入门不顾( )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五、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奋不顾身

房舍整齐划一 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七、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八、《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

一、1.放弃 2.同“否” 3.拉 4.不回头

二、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三、那朋友 太丘 那朋友

四、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陈太丘与友期翻译及阅读答案】。

五、⒈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2.对比

六、①舍:放弃;②房屋顾:①照顾;②回头看;③拜访

七、(1)惭愧。 (2)轻视。

八、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解题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方正”门,题目是编者加的。陈太丘指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40103/245857.html

更多阅读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答案

25 《世说新语》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课前预习学案一、走近作者作品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刘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

陈太丘与友期行与昔吴起出对比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阅读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

陈太丘与梁上君子 诚实与梁上君子

初中语文教材上选取了《世说新语》中的《陈太丘与友期》,讲述的是一个孩子维护信用的例子。里面提到的陈太丘,我实在不大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闲着没事,查阅《后汉书》看看。陈实,颍川许人,生于公元103年卒于公元186年。故里在今河南省长

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钟子期死后伯牙写的诗

近来老是感慨伯牙和子期的故事,我好羡慕在山花,绿草,流水汇聚的地方,伯牙等到了一场千古的约定!五月的江南,看窗外的叶子无声飘零,看水池的莲花寂寞开着,我也暗自在期待一个莲荷般淡雅的知已!他(她)的思想闪烁自然的澄澈,荡涤世俗的尘埃,拔亮我

声明:《陈太丘与友期翻译注释 陈太丘与友期翻译及阅读答案》为网友腐烂的奈何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