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2日在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 郝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也是“三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成为贯穿全年的突出矛盾,我省内外部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面对超出预期的困难和压力,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省各族人民,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奋力打造“三个升级版”,较好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和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调整后的目标任务。实现生产总值2301亿元,增长9.2%,增速位居全国第10位;地方财政收入252亿元,增长12.3%,总财力达到150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83 元、增长12.7%,分别居全国第4位和第2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8%,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调控引导,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取得新成效。针对经济运行的苗头性问题,我们快速反应,果断出台支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流通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鼓励民间投资等政策措施,把握了工作主动权。财税与金融合力支撑力度加大。争取中央专项资金520亿元,盘活财政存量资金358亿元,发行地方债107亿元,减免企业各类税费70.3亿元,财政支出达到1366亿元。出台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政策举措,新增贷款784亿元,贷款余额突破 4300亿元,增长22.4%,社会融资规模突破1400亿元。投资与消费双轮驱动作用增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909亿元,增长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7.5%,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70%,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占51%。完善促消费的政策举措,信息消费超过15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14.6亿元,增长13%,人均突破万元大关。农牧业增量提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整治、良种良法推广、新型经营组织培育等力度加大。我省被确定为全国首个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全国重要的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正在形成。粮食产量连续七年超过百万吨。在全国率先建立全覆盖的露地蔬菜补贴机制,黄河谷地菜篮子建设取得新成效。水产养殖增长50%,林产业加快发展,枸杞出口跃居农产品首位。农牧业增加值增长5.2%,为经济社会稳中求进做出了贡献。工业经济加快转型。实施50个重大技术创新和100个技术改造项目,电解铝省内加工转化能力达到70%,盐湖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提升,合金材料、锂电池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达到410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三大工业园区优势互补、竞相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轻工业、装备工业均增长30%,资源类行业占比下降4.7个百分点,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7%,均为近年来最好成效。服务业结构升级。完善金融市场,普惠金融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新三板”挂牌实现零突破。健康养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等快速发展,本土电子商务平台首次上线运营。邮政服务填补乡镇空白点270个。旅游业品牌发力,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40O万人次,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O亿元。

二是突出项目带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继续下大气力改善发展条件,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历时五年的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和西宁新站建成投运,我省跨进高铁时代。西格铁路关角隧道铺轨开通,实现了青藏线大提速。以通玉树高速化公路基本建成为标志,全省高速化公路突破2000公里。德令哈机场通航,花土沟机场校飞,民航发展进入快车道。引大济湟北干渠一期全线贯通、石头峡水库蓄水,调水总干渠可望近期全线贯通,全省各族人民期盼已久的水利“一号工程”取得重大突破。祁连机场和果洛、玉树主网网外6县联网工程全面开工,格敦铁路、果洛机场、牙同和花久高速建设等加快推进。探明深层卤水钾盐、有色金属等一批重要资源,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这些重大成果,增强了区域发展的竞争力。生态保护建设全面加强。认真落实生态保护第一的新要求,启动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实施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行动方案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以更大力度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建设、治理和制度创新。三江源二期工程全面启动,探索完善易地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管护机制,祁连山生态保护、青海湖流域综合治理、湟水流域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南北两山绿化等工程顺利实施,治理区域增绿增水增收效果明显。湟水河水质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黄标车淘汰、煤改气等走在全国前列,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2.8%。开展拉网式生态环保大检查,统筹开展木里矿区、生态敏感区、旅游景区、交通沿线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经过努力,我省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三是加大统筹力度,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关键举措,出台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强化支持各地特色发展的差异化政策。东部城市群强力推进。西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居省会城市前列,对全省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海东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在兰西经济区地位稳步提升。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扎实推进,环湖地区旅游文化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青南地区交通、能源和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我省与甘川交界地区面貌呈现可喜变化,玉树灾后重建后续工作全面完成。有序推进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率达到49.8%。改善城乡风貌,推动一体化建设,16个“美丽城镇”品质显著提升,300个“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全省已有上千个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根本性改变。

四是全力保障投入,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达到新水平。面对财政收入增幅减缓的困难,通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民生投入超千亿元,占到全省财政总支出的 75.6%,有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就业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就业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9.4%。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万人,转移农牧民就业117万人次。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养老、医疗、低保等11项提标政策,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残疾人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推行城乡低保有进有退、动态管理,取得扎实成效。保障房建设走在前列。新建城镇保障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11.05万套,完成农村住房建设6.5万户。历时5年的游牧民定居工程全面完成,11.3万户牧民入住新居。教育公平得到更好体现。投入155.9亿元,增长28.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居全国中上水平,基本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农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补助标准持续提高,新组建的3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实现招生,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条件继续改善。投入8O.1亿元,增长16.9%。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大病医保等走在西部前列,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8%以上。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49‰。文化惠民成效显著。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大工程”,27个文化产业园区全面开工,收缴和置换非法地面卫星接收设备全部完成,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和 97.5%。扶贫攻坚取得实效。强化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建立精准识别和帮扶机制,在全国率先将财政扶贫资金及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减少贫困人口2O.9 万人,解决了27.7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公共安全不断加强。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2.1%和14.6%,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经过一年的扎实工作,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兑现。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不断提升科技和人才竞争力。推进“人才强企”工程,累计引进9名诺贝尔奖得主、11名外籍院士与民营企业共建研究院,成立“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无锡基地。预计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7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8.3件,同比增长23 %,国家专利奖获奖数列全国地级市首位。兴澄特钢获得“全国质量奖”,红豆集团获评“全国质量标杆企业”。无锡高新区(含宜兴环科园)、江阴高新区入列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无锡获评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四名。

(三)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开展“项目建设深化年”活动,持续实施项目攻坚,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全年投资计划,重点实施180个事关后劲培育、民生改善和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当年完成投资超1000亿元。充分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全市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63.1%;完成工业投资1746亿元,增长12.5%,实施“千企技改”项目1593个。强化与央企、沪企等战略合作,加快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努力化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重大项目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中芯国际集成芯片、华泰汽车自动变速器等一批超50亿元的项目开工建设;海力士五期、万达文旅城、世茂旅游等一批超百亿元的重特大项目进展较好;高德印刷电路板、隆基硅材料超薄单晶硅、红牛饮料二期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地铁1、2号线开通试运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二期航站楼竣工试运行,北中路互通、广南路、环山西路、江阴大道、海港大道等一批道路建成通车,锡澄运河江阴段航道工程基本完成。积极推进“一城一岛一带”建设,海岸城、万象城建成开业,巡塘古镇、灵山小镇一期、古运河绿地景观和亮化工程基本完工,重点区域功能配套不断完善。着力转变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突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共引进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外资项目64个,英飞凌半导体、博世汽车动力总成等一批投资超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成功签约,预计完成到位注册外资31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达55%以上。

(四)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实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着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城市宜居品质不断提升。开展新一轮太湖治理,扎实推进控源截污、生态清淤、蓝藻打捞、调水引流等工作,太湖无锡水域水质稳定好转,连续七年实现安全度夏。【201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深入实施“蓝天工程”,突出抓好燃煤锅炉整治和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秸秆焚烧等污染防治,大力实施热网整合工程,PM2.5年均浓度下降幅度超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启动锡钢地块土壤修复工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环境违法案件878件,否决、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79个。全面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年度任务,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预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削减量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计划,划定生态红线保护区域,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建立盘活存量和使用增量挂钩制度,预计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继续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设立全国首个地级市环保公益发展基金。

制定实施城市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重点功能板块建设,促进特色发展与产城融合。加快中心城区更新,增加旧住宅区改造实施计划,整治改造城中村、旧住宅区、危旧住房分别达16.6万、205万和10.3万平方米。强化环境综合整治,市区拆除违法建筑 26.9万平方米,完成17条主要道路包装出新和56个背街小巷综合治理,推进147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试点。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完成造林绿化 2万亩,林木覆盖率预计达26.5%。新增8个城乡发展一体化先导示范镇,宜兴白塔村、惠山阳山村、滨湖古竹社区被评为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江阴新桥镇新型社区建设获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宜兴周铁镇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荡口古镇获中国最美村镇人文环境奖。无锡获评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中国宜居城市。

(五)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加大财政投入,精心组织实施,12件79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鼓励支持就业创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 14.9万人,其中新增大学生就业4.1万人,扶持自主创业1.2万人。扎实推进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和新老制度衔接,城乡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超过98%,市区居民基础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低保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40元、2230元和792元,市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60元,全市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每月1630元。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4.5万人次获大病补偿9100万元,职工、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稳定在80%和70%以上。拓宽“慈福”保险领域,在市区和江阴实施户籍居民住房财产保险制度,安康关爱保险受益老年人 48.38万人。支持社会化养老机构建设,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9张,居家养老服务站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农村社区覆盖率达90%。改善低收入居民居住条件,全市新开工、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186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2397户。加强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有效衔接,市区新辟公交线路12条、优化调整61条。完善城市生活配套设施,改造老旧自来水管网64.7千米,新增天然气用户8.3万户,改造老新村天然气7900户,一流配电网建成区面积836 平方千米,新增免费无线接入点2.7万个。新建、改造农贸市场20家,培育建成放心粮油单位85家,214家平价商店累计惠民1.7亿元。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全市教育现代化水平位列全省第二。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质量水平,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现代化办学标准。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36所、社会化早教机构23所,建成15个市学前教育现代化镇(街道)。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实施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45个。深化与江南大学共建合作,支持民办院校创新发展。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档升级,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推进家庭医生制度,6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全覆盖。积极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中期督查,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不断扩大,“书香无锡”全民阅读活动全面开展。大运河无锡段参与申遗成功,惠山祠堂群列入省2016年推荐申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遗正式启动,“泰伯庙会”“均陶制作技艺”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紫砂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创建成功。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通过省级测评。成功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世界斯诺克无锡精英赛、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赛事,圆满完成第18届省运会参赛任务。建成西蠡湖慢游系统全民健身带,“10分钟体育健身圈” 基本建成。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市五院、市少年宫、太湖新城国际教育园等一批社会事业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社区“减负增效”,全面清理面向社区的创建评比、机构挂牌、台账目录,理清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履职事项和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份清单,全市65个镇(街道)试点“政社互动”。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全市社会组织达11576个。继续开展公益创投等活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服务和社区治理。扎实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密防范打击暴恐犯罪,圆满完成青奥安保各项任务,社会治安保持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合格率分别达97.4%和98.6%。完善应急体系网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及时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专项行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创新信访工作体制机制,深入排查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军民融合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史志、档案、侨务、台港澳、外事、民族宗教、人武、人防、气象、防汛防台、防震减灾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红十字、老龄、残疾人等事业有了新发展。

(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强化宗旨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深化年”活动,集中整改“四风”突出问题,政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和下发的文件分别减少26%和 18%。健全政府工作规则,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决策程序,重大事项按规定程序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提交地方性法规议案5件,出台市政府规章 6件、规范性文件22件。认真贯彻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扎实做好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做好“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政务公开,政府预决算及“三公”经费决算向社会公开,无锡政府门户网站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地市级第一,“无锡发布”被评为十佳城市政务新媒体。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政府性债务压规模、降成本、控风险取得明显成效。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纪案件。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无锡市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不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体市民,向辛勤工作在村组、社区、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广大干部员工,向给予政府工作积极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知识分子联谊会、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在锡单位,向驻锡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无锡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政府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有待进一步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尚未充分激发;部分行业和企业运行困难,少数经济指标未能完成预期目标;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产业链条的中低端,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不够有力,经济提质增效的基础不够牢固;政府性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领域仍然存在风险隐患;大气、水污染和垃圾处理等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有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不高,反腐倡廉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将对此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二、2015年工作任务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改革创新、作风建设“三个突破年”活动,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无锡”鲜明地写在无锡发展的旗帜上,把转方式调结构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把新型城镇化和民生保障的事情办好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奋力开创“四个无锡”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省定范围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完成省下达指标。上述主要预期目标,既考虑到新常态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留出了空间。

做好今年工作,必须充分认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无锡和全国一样处于“三期叠加”阶段,正在经历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的深刻变化,承受资源环境脆弱、经济风险积累的压力,面临生产组织方式、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应当清醒认识到,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不是自然而然可以实现的,必须作出不懈努力,稳增长仍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无锡来说,遇到的困难、风险和挑战要更大一些、更早一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需要加倍努力、付出更多。我们对当前经济运行和改革发展中的困难挑战不能无所作为,对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工作压力不能有畏难情绪,必须保持昂扬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担当意识、进取意识,紧紧围绕发展目标,谋划好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利经济增长又利环境保护、既利有效投入增加又利风险防范化解的思路举措,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要保持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必须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强化消费的基础作用,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工业投资增#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长12%;大力发挥出口的支撑作用,实现进出口总额增长3%、出口增长5%;有效发挥金融的保障作用,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实现社会融资规模1600亿元,其中新增本外币贷款800亿元左右。

今年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无锡”鲜明地写在无锡发展的旗帜上

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江苏为全国发展探路和“两个率先”的光荣使命,描绘了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美好蓝图,提出了“五个迈上新台阶”的工作要求,发出了“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动员令,是指导江苏工作的总要求、总命题、总纲领。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把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最重要任务。要把“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无锡”鲜明地写在无锡发展的旗帜上,使之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自觉追求,成为无锡发展的主旋律、最强音。全力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关键举措是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任务是有效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强化“政银企”有效合作,着力化解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链风险,努力实现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多措并举加速存量商品房消化,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有效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调整优化债务结构,严格控制新增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虽然无锡农业占比较低,但基础性地位没有改变。必须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着力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精心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现代职业农民。深入推进无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积极发展精品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全市农业园区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达45%以上。全力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学习身边好人,传承无锡优秀文化,增强文化凝聚力。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发展先进文化,抵制有害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扎实做好惠山祠堂群申遗工作。积极培育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大力推进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产业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提质转型,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全力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着力抓好民生保障,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之中,以“要求严、措施严、对上严、对下严、对事严、对人严”的“六个严”标准,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决反对“为官不为”,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不断得以巩固和发展。

(二)把转方式调结构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抓好经济发展是摆在无锡面前的一场硬仗。打好这场硬仗,关键是转方式调结构,同时把生态环境的倒逼压力转化为转型升级的自觉行动,努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的新路子。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开展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01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政策对接,学习借鉴中关村科技园政策经验,积极开展股权激励、税收优惠、科技金融等鼓励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加快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技术,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50项,物联网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25家,打造无锡创新驱动的特色标志。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实施一批重点应用工程,积极建设城市大数据中心。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认真组织实施超级计算机、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成套工艺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加快推进云计算、微电子、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软件与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发展,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30%左右。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力度。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进一步引进和用好高层次人才,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技能人才培养,鼓励本土人才脱颖而出。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做优做强,扩大规模产出效应。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依法打击侵权行为,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立足百年工商城产业基础,弘扬“锡商精神”,着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面向长三角乃至更广区域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扎实开展“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把重大项目作为带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18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围绕推动产业集聚,充分发挥现有500万平方米科研载体作用,着力推进重大项目招引,进一步加强与央企、沪企战略合作,实现产业链招商新突破,争取新增超10亿元或3000万美元产业项目70个。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顺应新工业革命趋势,鼓励企业采用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模式,支持传统企业通过嫁接和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提质增效,推动实施“机器换人”,进一步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新增省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0家。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做好产能过剩企业的关停并转工作。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支持企业参与标准制订,加强质量攻关,争创“名品、名企、名牌”,进一步扩大宣传和影响,让“无锡品牌”“无锡质量”成为推动经济大市向经济强市迈进的有力支撑。着力打造新商贸业态中心。整合放大无锡区位、交通、信息技术和资源禀赋等优势,鼓励企业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经营模式创新,提升各类电商服务平台功能,规范发展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加快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引进知名物流和仓储企业,推动电商、快递和智能仓储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华东航空快件集散中心,提升苏南快递产业园建设水平。培育发展现代都市服务业。在巩固和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和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壮大教育培训、健康养老、人力资源服务、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商务会展、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规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提升拓展文化旅游产业。统筹锡澄宜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联合开发,精耕细作传统旅游业,积极发展主题旅游、文化旅游、体验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业,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实现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增长10%。

大力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开放战略。加强与上海自贸区的对接互动,鼓励企业到自贸区设立公司,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形成一批可以全面推广的制度化成果。积极呼应“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努力在互联互通、产业合作、商贸流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一着不让抓好外资外贸工作。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加大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地区总部等引资力度,确保利用外资有所增长。奋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自主品牌和服务贸易出口比例,拓展外贸增长空间。加强口岸和功能载体建设。扩大口岸开放,新增一批指定口岸,积极推进设立无锡邮政口岸。完善综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和特色园区功能,增强对高端产业综合承载力。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营销网络、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并购,推进境外经贸合作,提高全球范围资源配置和市场拓展能力。加大城市对外交流,提升无锡城市国际影响力。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计划,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升燃煤锅炉高效清洁发展水平。推进工业废气治理,强化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污染防治,落实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和禁烧措施,加强区域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确保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加强太湖水污染治理。加快国家水利现代化示范市和水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实施太湖周边片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新沟河拓浚、九里河及伯渎港整治等重点工程,强化“河长制”管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安全供水高速通道管理维护,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加强生活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置试点,完善收运体系建设,增加终端处置能力,有效化解垃圾增长与处理能力的突出矛盾。提高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开展重金属污染物等专项整治和土壤修复试点。深入推进绿色无锡建设,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万亩,林木覆盖率26.7%以上。加强环保执法监管。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坚持铁腕治污、依法治污,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机制,大力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推进环境保护从污染治理向全过程监管转变。

(三)把新型城镇化和民生保障的事情办好办实

突出以人为本理念,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找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发力点,促进经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民生改善良性互动,切实办好12件80项民生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普遍得益受惠。

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强化“一体两翼”互联互通。统筹规划建设锡澄、锡宜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宜兴通用机场,推动沿江城际铁路开工建设,做好泰锡宜铁路及过江通道、新长铁路扩能改造、苏锡常南部高速无锡段等前期工作,加快新锡澄路等地方干线公路建设。开工建设锡澄运河航道整治工程市区段,启动锡溧漕河二期整治工程。推进无锡(江阴)港功能完善和服务能力提升。着力提高中心城区能级。理顺体制机制,整合资源配置,优化商贸商务服务,增添都市产业功能,巩固提升商业中心地位。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加强背街小巷整治和保洁,抓好重点片区、重要路段的市容环境美化,塑造具有城市个性的建筑文化和空间特色。加快“一城一岛一带”等重点区域开发。完善太湖新城产业布局和配套功能设施,加快马山岛休闲旅游项目建设,加强古运河及其周边片区开发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提升锡东新城、惠山新城、江阴临港开发区、宜兴东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40103/246306.html

更多阅读

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 竹叶春小酒广东市场分析报告

自2013年国内高端白酒市场陨落以来,小酒成功取代了大酒的高涨声势,变成了行业热的发烫的热门产品。辗转2014年,小酒开发更是前仆后继,几乎是“无企不小酒”。环顾持续低迷的白酒市场,小酒的逆袭给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更成为了很多酒企的

西安政府采购煤炭 “低碳经济”首现煤炭大省政府工作报告

  一场关于河南煤炭资源整合的大戏,正在鸣锣开鼓。  “可以肯定的是河南的煤炭资源整合已是箭在弦上。”1月27日,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一位官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不过,目前尚在讨论和筹备阶段,不方便透露太多。  “煤海”山

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辽宁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1月27日在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省长李希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辽宁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辽宁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

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晋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2月12日在晋城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 刘润民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过去的一年,是山西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复杂严

九江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九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5年九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5年1月19日在九江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长 钟志生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14年工作回顾

声明:《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为网友执笔画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