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阅读答案小学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10分)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孟母三迁》阅读答案】。”遂居焉。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小学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2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孟母三迁》阅读答案】。(2分)

(1)其舍近墓 (2)遂迁居市旁

27、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3分)

28、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9、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2分)

参考答案:

26、靠近、于是

27、孟母三迁

28、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29、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环境对人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50103/248233.html

更多阅读

孟母三迁——环境与自觉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

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孟子的成才,离不开他的母亲,孟母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孟子小时候家里面很穷,家里只有几亩薄田,父亲激公宜在孟子三岁时就外出谋生计,以后就音讯皆无了,家里全靠母亲仉氏纺线织布生活。孟子家

孟母三迁与孟母断织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配图

自小的时候,鼎鼎有名的孟子留给我的记忆中最深的反而是“孟母三迁”与“孟母断织”的故事孟母三迁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简介

孟母三迁的故事安武林母爱是伟大的,每个母亲都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牺牲。可怜天下父母心,就是对母爱最高的赞美。不信,我给小读者讲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失去了

文言文阅读1孟母三迁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文言文翻译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字词解释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基本资料,孟母三迁-成语意义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也表示

声明:《孟母三迁阅读答案小学 《孟母三迁》阅读答案》为网友雾色缭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