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2010・福建省三明市,10―13.15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②之阳,其占③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⑤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②:均为姓名,在今陕西省境内。③占:占卜。有年:指丰收。④乙卯:古代用于支纪日。这里的乙卯、甲子、丁卯,分别为四月初二、十一、十四日。⑤忭(biàn):高兴,快乐。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⑵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⑶志喜也( )⑷甲子又雨( )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名之者谁?/则以名物 B.余至扶风之明年/越明年,政通人和

C.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D.以为休息之所/全石以为底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⑵农夫相与忭于野.

13.阅读甲乙两文后,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4分)

⑴用原文句子写出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

醉翁亭: 喜雨亭:

⑵乙文写了一件什么喜事?甲乙两文的作者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⑴情趣 ⑵ 离开 ⑶ 记 ⑷下雨

11.C

12.⑴有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翁亭。

⑵农夫们一起在田野里欢乐。

13.⑴醉翁亭:太守自谓也。喜雨亭:亭以雨名,志喜也。

⑵久旱逢甘霖(天降喜雨)与民同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50103/249041.html

更多阅读

黄州快哉亭记阅读答案 黄州快哉亭记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宋〕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

《沧浪亭记》阅读答案(附翻译)沧浪亭记浮图①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②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③有国时,广陵王④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⑤之西南。其外戚⑥孙

种子旅行记阅读答案 《有趣的种子旅行》阅读答案

《有趣的种子旅行》阅读答案有趣的种子旅行①一株植物少则有几十颗种子,多则有几十万颗种子。如果它们都只停留在原地,挤成一堆,很难想像能怎么生活下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火灾等等,集中在一块儿就更有灭绝的危险。因此,种

喜雨亭记表达了苏轼 苏轼《喜雨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苏轼《喜雨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喜雨亭记① 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②。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③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

声明:《喜雨亭记 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比较阅读答案》为网友起步向前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