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梳楼蒋捷 蒋捷《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试题

1.结合诗句简要赏析首句“丝丝”一词的妙处。(5分)

2.本词除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之外,还运用了其他几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思归之情。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相应词句加以分析。(6分)

3.说说“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一句中的“几度”二字表达的深刻含义。(4分)

4.词作描写“愁”时,使用了“衬托”的表达技巧,请举2例说明。(4分)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6)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4分)

虞美人梳楼蒋捷 蒋捷《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7)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4分)

(8)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景象有什么特点?(5分)

(9)这首词运用了以乐景写哀的表达技巧,试简要例析。(5分)

参考答案

1.“丝丝”这一叠词既逼真地再现了柳枝随风婆娑起舞的柔姿,(1分)也生动地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1分)起句重复出现“丝丝”这一叠词,渲染营造了浓浓的凄迷愁苦的氛围,(1分)也暗含主人公愁绪万缕千丝,(1分)使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另外,从音韵上讲,此叠词的运用使词的音律和谐,和畅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音乐艺术美感。(1分)

2.(1)比喻。(1分)作者把抽象的思想情绪“愁”,比喻为可以存放在小楼中的形象的、具体的物质,且言“楼儿忒小不藏愁”,表现了词人愁思的深重。(2分)

(2)比拟。(只要分析清楚,单答拟物或拟人均可,1分)作者让“愁”几度“与云飞”,“觅归舟”,把思归之情表现得更加迫切突出;又赋予“天”人的情感,天怜客子,借花消遣,更加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孤寂愁苦之情。(分析其中一处即可,2分)

(3)对比。(1分)词人羁旅已久,思乡欲归,心境黯然,本欲赏花遣愁,然而出现在眼前的却是竞相吐艳的海棠临栏,红绿相映,景色绚丽,而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对比之中倍添心中伤愁。(2分)(答反衬或是以乐景衬哀情亦可)

(答出两中即可。但答渲染烘托不够恰切,不能给满分;答借景抒情,不给分。【蒋捷《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

3.渲染了词人羁旅他乡的愁闷与无奈,(2分)以及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2分)

4.用“楼”之小,衬托“愁”之大。(2分)以“海棠”之艳,反衬“愁”之深。(2分)

5、羁旅它乡,凭栏伤怀,思归念远之情。(2分)

(6)前两句融情入景,写杨柳如丝,细雨绵绵,一派迷蒙景象 (1分),渲染倚楼人的愁绪如万缕千丝 (1分)。后两句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手法 (答出其中两种即可),将抽象的愁形象化,并以楼小藏不下,愁几度飞上云天寻觅归舟,生动含蓄地突出愁之浓重 (2分)。

(7)运用反衬手法 (1分),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衬托凄凉乡愁 (2分),突出乡愁的浓重 (1分)。(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己久,韶华己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竟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用海棠反衬,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凑凉之意。)

8、写如丝杨柳、绵绵细雨(2分)、小楼、云朵(1分),一派迷蒙景象(2分)。

9、“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运用了以乐写哀的表达技巧。(2分)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1分)衬托诗人久滞他乡的凄凉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1分)写得婉转而含蓄。(1分)

赏析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幅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蒋捷《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国事江河日下。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藏”字,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几度”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

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也只能“借”之而已!一“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竞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棠反衬。【蒋捷《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50103/249161.html

更多阅读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虞美人.梳楼

蒋捷的《虞美人·梳楼》鉴赏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丝丝的杨柳,绵绵的细

宋耀如与共济会资料来源:《宋美龄全记录》

宋耀如与共济会 资料来源:《宋美龄全记录》作者:寿韶峰出版:华文出版社(2009)转帖:wanshi1905年,宋耀如远涉重洋赴美国为孙中山的革命筹措经费。时隔20年后旧地重游,心中不免感慨万千。所不同的是,20年前他去美国是为个人奋斗,20年

详解《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具体说了哪些内容 南京条约

今天是2014年1月19日。早在1960年1月19日,也就是历史上的今天,美国与日本修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后将这个修订的条约称为《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这个《新日美安全保障条约》还称《美日安全同盟条约》,英文名称-----Treatyof

《百美图》今古仕女六 百美图txt

【节目预告《百美图》(今古仕女六)后《百美图》(今古仕女七)已完稿100图】【今天把所有照相效果不好的照片都换成了好的,欢迎观赏】【抛砖引玉,欢迎题诗

声明:《虞美人梳楼蒋捷 蒋捷《虞美人・梳楼》阅读答案及赏析》为网友入骨情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