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题
1、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侵略中国的图谋制造了( )事变。1937年七月日军发动()事变,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2、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将民族矛盾置于阶级矛盾之上,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同年12月,在()会议上,中共中央正式确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3、九一八事变后,面对着日军的进一步入侵,1932年()月()日,蒋光鼐、蔡廷锴率驻沪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爆发了淞沪抗战。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5年北平爆发()学生抗日爱国运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率部发动逼蒋抗日的()。
4没、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晋东北的 ()大捷,是抗战初期对日军作战的第一个大胜利。
5、1938年5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正式发表,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既不会失败,也不会速胜,而是一场()。后来战争的进程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
6、、中、美、苏、英、日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正式签署日本无条件投降书是()年()月()日。
7、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发起( ),这是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战役。【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8、发生在1941年1月的(),标志着国民党第()次反共高潮达到了顶点。
9、自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先后经历了 ()、()、和()三个阶段。
10、()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选择题
1、在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共杀害了约()中国军民。
A、10万以上B、30万以上C、50万以上
2、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正式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
B、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
C、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3、东北抗日联军民族英雄()壮烈牺牲后,敌人割开他的腹部,发现胃里尽是枯草、树叶、棉絮之类,没有一粒粮食。
A、李兆麟B、周保中C、杨靖宇
4、1937年8月,中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总指挥、副总指挥是()。
A、毛泽东;朱德B、朱德;彭德怀 C、彭德怀;刘少奇
5、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军长是,副军长是()。
A、叶挺,项英B、叶挺,刘少奇C、陈毅,饶漱石
6、1938年中国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战役是()战役。
A、 台儿庄B、桂林 C、上海
7、1938年7月成立的冀中回民教导总队,总队长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A、杨靖宇 B、马本斋 C、李兆麟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是()。
A、 新华日报B、解放日报 C、人民日报
9、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头号汉奸卖国贼是()。
A、陈公博B、周佛海C、汪精卫
10、八路军三五九旅由(C)率领开进南泥湾,开展大生产。
A、 许海东B、谭震林C、王震
11、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共同反对法西斯战争的()。
A、 联合作战宣言B、联合反法西斯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1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精兵简政”提案的开明绅士是()。
A、 刘少白B、杨桐阁C、李鼎铭
13 、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发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沙家浜在江苏省(B)市。
A、张家口B、常熟C、徐州
14、抗日战争时期,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救死扶伤的是()
A、罗生特B、凯瑟琳霍尔C、白求恩
15、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第五军第二ΟΟ师与敌血战,师长(A)光荣殉国。
A、 戴安澜B、孙立人C、佟麟阁
16、日军在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实行惨无人道的(A)三光政策。
A、 烧光、杀光、抢光B、烧光、拿光、杀光 C、烧光、拿光、抢光
17、1945年4月20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原则通过了()。
A、 A、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B、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18、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的声明,号召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实行广泛的进攻。
A、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B、把日本鬼子消灭干净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9、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B)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美元以上,间接经济损失()美元以上。
A、3500万,800亿,5000亿B、3500万,1000亿,5000亿 C、3000万,1000亿,5500亿
20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光辉胜利,()是根本原因。
A、美军对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两颗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C、中国军民长期浴血奋战歼击日军
三、判断题(在题后打“√”或“×”)
1、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上海、太原的失陷,标志着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3、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实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路线。这两条抗战路线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发动民众抗日。()
4、1937年10月,国共谈判达成协议,将赣、闽、粤、湘、鄂、豫、浙、皖8省边界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
5、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侨领是陈嘉庚()
6、、抗日战争时期,以蒋介石名义出版《今日之中国》的一书,为反共内战作舆论准备()
7、中国国民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8、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为中国民主同盟,黄炎培任主席。()
9、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开进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 ()
10、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的四大国是美、苏、法、中。()
附: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九一八;七七事变2、《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3、1月28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4、平型关大捷5、持久战6、1945年9月2日7、百团大战8、皖南事变;二次
9、防御、相持、反攻10、1939;1941;1941;珍珠港
二、 选择题
1、B;2、C;3、C;4、B;5、A;6、A;7、B;8、A;9、C;10、C;11、C;12、C;13、B;14、C;15、A;16、A;17、B;18、A;19、B;20C;
三、 判断题
1、√;2、×;3、√;4、√;5、√;6、×;7、×;8、×;9、√;10×;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1.清政府被迫将南京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C
①台儿庄大捷 ②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③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④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3.南京名胜众多,其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C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4.1937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B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C.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
5.日本帝国主义为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制造的事件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正式爆发,这主要是由于 C
A.中国军队开始奋起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D.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
7."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确定准备抗战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C
A.中共和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B.西安事变中承诺抗日
C.日本扩大侵华损害其利益 D.英,美支持蒋介石抗日
8.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是在 D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0.下面对抗日民族统―战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A."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二天,中共立即发表宣言,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奠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D.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战线正式建立
11.中共在1927年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到1937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主要说明 C
A.国内斗争服从于国际斗争 B.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
C.中共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 D.国共矛盾是兄弟之争
12.下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革命统一战线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都是在中共倡导和推动下建立 B.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C.都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 D.都具有反帝的性质
13.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D
A.政治基础相同 B.合作方式相同
C.主要任务相同 D.倡导者相同
14.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的主要原因是 C
A.英美支持其抗日 B.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C.维护自身统治 D.防止日军扩大侵略
15.下列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的几次大规模对日作战,最先进行的是 A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16.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C
A.台儿庄战役 B.临沂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忻口战役
17.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D
①上海失守 ②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③卢沟桥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8.在日军进行的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中国军民共达 D
A.5万 B.10多万 C.20多万 D.30多万
19.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所在地的迁移顺序是 A
A.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B.广州――南京――武汉――重庆
C.广州――武汉――重庆――南京 D.广州――南京――重庆――武汉
20.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战役是 C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21.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B
A. 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 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22.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B
A.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23.下列关于抗战防御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日本实行速战速决的方针 B.中国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C.抗战的主力在国民党正面战场 D.八路军,新四军严重威胁敌人后方
24.抗战初期,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B
A.采用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B.进行了积极抵抗
C. 积极动员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5.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C
A.瓦窑堡会议 B.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大
26.下列对中共的全面抗战路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 B.以游击战作为主要歼敌手段
C.反对以阵地战阻击敌人 D.突出人民作用而不以军队作战为主
27.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推行全面抗战路线,而国民政府却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这两条抗战
路线的本质区别是 A
A.阶级本质的不同 B.战略战术的不同
C. 作战方针的不同 D.依靠对象的不同
28.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是 B
A.要不要坚持持久抗战 B.要不要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C.要不要开辟敌后战场 D.要不要争取国际援助
29.八地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A
A.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30.八路军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C
A.晋察冀 B.晋绥 C.晋冀豫 D.冀鲁豫
31.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①淞沪会战 ②《论持久战》的发表 ③七七事变 ④台儿庄战役
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3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B
A.徐州会战结束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汪精卫建立伪政权
3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 B
①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 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 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
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下面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C
A.日军迫于战线过长,无力对正面战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B.中国方面在正面战场连续败退,没有力量很快打败侵略者
C.西方国家普遍支持日本帝国主义改变战略方针
D.汪伪政权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35.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C
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正面战场
36.1938年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改变侵华方针,这表明 C
A.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B.中国军队进入局部反攻
C.日军认识到中共是其实现侵华计划的主要障碍
D.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重大变化
3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的方针是 D
A.组织大规模军事进攻,逼迫国民政府投降
B.扶植汪伪政权,拒绝与国民政府议和
C.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
D.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38.下列哪一事件不是日本诱降政策的产物 D
A.蒋介石的两面性变化 B.汪伪国民政府的变化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D.亲日派散布"亡国论"
39.1940年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的伪国民政府的性质是 D
A.代表亲日派集团的反动政府
B.大肆出卖国家利益的反动政府
C.帮助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政府
D.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
40.汪伪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的最大区别在于 C
A.与帝国主义勾结 B.代表阶层不同 C.对日政策不同 D.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41.日本对中国沦陷区野蛮的经济掠夺,实质上是 D
A.为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服务 B.变沦陷区的经济为它的附庸经济
C.转嫁经济危机 D. 取得资源,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
42.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经济掠夺的直接原因是 B
A. 转嫁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解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C. 实行殖民统治 D.积累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
43.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 A
A.实现同化政策 B.灌输奴化思想 C.宣扬封建道德 D.扩大日语范围
44.日本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主要是为了
A.掠夺地产矿产 B.实行粮食统制 C.肃清抗日力量 D.增加苛捐杂税
45.日本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A.维护殖民统治 B.宣传特务统治 C.实行恐怖政策 D.肃清抗日力量
46.日本搞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相同点是 C
A.掠夺地产和矿产,以战养战 B. 培植殖民工具,以华治华
C. 肃清抗日革命力量,巩固占领区 D.进行奴化统治,以日变华
47.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C.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48.武汉失守后,蒋介石集团虽继续抗战,却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这主要是由于 C
A.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 B.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壮大
C.蒋介石反共反人民的立场 D.美英对日推行绥靖政策
49.国民党抗日政策转向反动始于 B
A.武汉,广州失陷后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
C.皖南事变后 D.百团大战后
50.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是 B
①妥协投降 ②放弃抗日 ③进行反共活动 ④同共产党决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1.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C
A.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 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日本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 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52.在抗日战争中,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主要目的是 C
A.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 B.回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战胜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
53.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在对内政策上的基本立场是 D
A.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B.强化保甲制度,控制人民
C.发展特务组织,迫害进步人士 D.坚持一党专政,反共反人民
54.抗日民族统―战线得以维持到抗战胜利的客观因素是 D
A.中共正确的策略方针 B.英美等国的坚决支持
C.广大人民群众强烈要求 D.日本侵华日标不变
55.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 C
A.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 B.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
C.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 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坏抗战
5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B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两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 D.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的程度不同
57.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的题词表明中共 D
A.认定国共合作实际上已经破裂
B.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
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战线
58.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用意是 C
A.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 B.以斗争求团结
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
59.下列有关正面战场形势恶化根本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日军集中主要兵力向正面战场发动进攻
B.国民党的军事装备落后于日军
C.大批国民党军队为保存实力,避免与日军作战
D.国民政府推行错误的内外政策造成的恶果
60.下列战役属于国民党将领指挥的是 B
①平型关战役 ②枣宜会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61.在1940年的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D
A.谢晋元 B.蔡廷锴 C.蒋光鼐 D.张自忠
62.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的直接目的是 D
A.建立太平洋战争后方基地 B.切断中国交通和外援路线
C.配合近卫声明以逼蒋投降 D.援救侵入南洋的日本孤军
63.国民党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C
A.缺乏美军援助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结果 D.日军改变侵华方针
64.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独裁统治,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A.一党专政 B.经济垄断 C.特务统治 D.保甲制度
65.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百团大战,作战地区在 A
A.华北 B.西北 C.东北 D.中原
66. 百团大战区域涉及的主要抗日根据地是 B
A.陕甘宁,晋绥,晋冀豫 B.晋冀豫,晋绥,晋察冀
C. 陕甘宁,山东,晋察冀 D.晋察冀,山东,晋冀豫
67.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其战略目的不包括 C
A.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 B.争取抗战形势好转
C.显示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以安定人心 D.克服投降危险
68.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因为该战役 D
A.给日本华北驻屯军以沉重打击
B.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C.有利于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
D.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转折点
69.日军实行"三光"政策,甚至施放毒气和进行细菌战是妄图消灭 B
A.国民政府 B.敌后抗日根据地 C.国民党军队 D.盟国军队
70.抗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采用的基本战术是 A
A.游击战 B.运动战 C.阵地战 D.闪电战
71.面对日军的大"扫荡",根据地军民执行的作战方针是 B
A.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C.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D.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
72.中共提出"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主要是因为 D
A.国民党不断掀起的反共高潮 B.日军在沦陷区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日军的疯狂扫荡 D.敌强我弱的战争态势
73.1941―1942年抗日根据地困难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D
A.日军的残酷"扫荡" B.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
C.严重的自然灾害 D.中共中央的"左"倾错段
74."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意义有 D
①加强了党对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 ②使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
③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④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75.中国共产党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的推行是在 B
A. 国共两党对峙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
76.下列有关减租减息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 ②减轻了农民的地租负担和所受高
利贷的剥削 ③提高了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牲 ④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7.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地主阶级是 C
A.既打击又依靠 B.既限制又依靠
C.既限制又联合 D.既保护又联合
78.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意义是 D
①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 ②支援了国统区的斗争
③为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④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79.下列措施中,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是 A
A.开展大生产运动 B.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C.开展整风运动 D.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80.中国共产党"七大"提出党的任务是建立 D
A.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新民主主义国家
81.中国共产党"七大"的重要意义在于 C
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③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统一④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中共七大之所以成为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党代会主要是因为 D
A.召开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
B.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准备
83.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B
A打倒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B.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C.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倒蒋介石 D.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84.中国共产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85.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所做的报告是 B
A.《整顿党的作风》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对日寇的景后一战》
86.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是在 D
A.1938年 B.1940年 C.1944年 D.1945年
87.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
A.8月15日 B.8月16日 C.9月2日 D.9月3日
88.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因素是 D
A.中共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 B.中共及时反击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C.美国不赞同破裂 D.民族矛盾尚未解决
89.抗日战争与甲午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D
A.领导集团改变为人民利益的代表 B.中国军队素质提高,军队普遍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决定了最后的战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90.我们所说的"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反侵略斗争屡败的局面",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C
A.以往的反侵略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B.中国人民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C. 以往的反侵略斗争没有取得一点成就 D.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淌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紧密告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材料二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一《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请回答:
(1)上述《通电》和声明书》分别发表于何时
《通电》发表于1937年7月8日,《声明书》发表于1937年8月14日.
(2)《通电》和《声明书》有何相似之处
二者都主张保卫中国领土主权完整,抵抗日寇的侵略.
(3)《通电》和《声明书》在基调上又有什么不同.
中共在抗日通电中呼吁两党紧密合作,全国人民,政府,军队团结起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而国民政府的自卫声明书中并未指出怎样抗日,靠什么力量去抗日等问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8月7日至12日,国民政府在南京召开有中央和地方将领参加的国防会议,一致通过以"持久消耗战略"作为中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方针,即"利用我优势之人力与广大国土,采取持久消耗战,一面消耗敌人,一面培养国力,伺机转移攻势,击破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 摘自《国共两党关系史》
材料二 由于国民党当局并没有真正实行全国军民总动员,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实行兵民一体抗战,而是对若干大城市组织单纯防御即消极防御,再加之其他错误和弱点,因而国民党军队在抗战的第一阶段中的几次较大的防御战役未能取得更大更有效的成果,却大多失利了.
――摘自《中国国民党简史》
材料三 抗战初期,日军一个师团战时兵力约有2.2万人,马5800匹,步骑枪9500枝,轻重机枪600余挺,各式火炮108门,战车24辆.而中国军队一个师的编制为官兵约1.1万人,步骑枪3800余枝,轻重机枪328挺,各式炮46门,……
――摘自《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回答,抗战初期国民党制定了怎样的战略指导方针
持久战.
②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回答,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上敌强我弱;主观上执行片面抗战路线.
③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活动作出综合评价.
抗战初期,国民党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指导方针,广人爱国官兵英勇作战,予敌重大杀伤,粉碎了日寇速战速决的狂妄计划.但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没有发动广大人民而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使正面战场的作战大都失利.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摘自1938年11月第二次近卫声明
材料二 当此之时,政府向国内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
――摘自1938年12月第三次近卫声明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方针.结合史实说明该方针出台的原因.
方针:向国民政府提出诱降政策.原因: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又由于敌后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日本被迫放弃原来的速战速决的方针.
②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增加了什么新内容 联系史实说明它对国民政府产生的影响.
增加了所谓"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提携"三原则,作为诱降的条件.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投敌,以后又成立了伪国民政府.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一一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我国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自然在号称统一政府之下失掉,我们应该要负责任,不过我们站在革命的立场说却没多大关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倒置,先后倒置.
―一蒋介石《剿匪的理论与实际》
材料三 我常觉得要应付困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的国家力量要有忠实的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月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绝望,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1937年7月蒋介石《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材料四 (近卫声明)这是敌人整个吞灭中国,独霸东亚,进而以图征服世界的一切妄想和阴谋的总自白,也是敌人整个亡我国家灭我民族的一切计划内容的总暴露,……(近卫声明)是要以建立东亚新秩序来关闭中国门户,要破坏九国公约,以"东亚协同体"与"经济集团"来排斥欧美在远东的势力.……我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与维系的正义.
――1938年12月蒋介石的声明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什么事件 对此,蒋介石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绝对不低抗.
(2)材料二说明蒋介石对失掉东三省热河持何态度 反映出蒋介石的对日政策是什么 与材料一相比,说明蒋介石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
认为要负责任,但又没有多大关系,不抵抗,由绝对不抵抗到"攘外必先安内".
(3)材料三反映出蒋介石外交政策的实质如何 提出这种外交政策的理由是什么
对外政策要认清弱国地位,保持和平,争取和平,借口自己国是弱国,实质是集中全力剿共.
(4)对比材料三,四,说明材料四中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中蒋许诺"不会背信弃义,以破坏人类相持维系的正义".对日要抵抗的原因是日本的进攻威胁了蒋政权的利益,四大家族的利益及后台英美的利益.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我最高统帅,已严令18集团军(即八路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三十年一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如中共)置军纪国法于不顾,是即有意破坏抗战……中央必能以极周密之处置与严正之方式实行军纪……我各级党部团部各宣传机关……应根据前述事实与下列方针,以纠正中央之态度:以泛指口吻影射中共违反军纪之行为,督促政府严肃军纪.……
――摘自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密令
材料二 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
束抗战局面.……兹奉电示,限期北移.德等再三考虑,认为遵行命令与府顺舆情,仍请
中央兼筹并顾.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
―― 摘自1940年11月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蓄意制造皖南事变的技俩.
准备武力消灭共产党的武装,并事先制造舆论,诬蔑中共"违反军纪".
②材料二说明中共对"北移"存有顾虑,为何还要让部队"遵令北移"
顾全抗战大局,作出让步,维护统一战线的团结.
6.阅读下列材料:
昭和十五年(1940年)重庆敌军之特色为作战非常消极,迄今未进行主力之反攻,只有共产军于去年八月在华北举行比较大规模的出击.
(引自日本陆相东条英机1941年在参,众两院报告战况时的讲话)
请回答:
①引文中"重庆敌军"指谁
国民党军队.(1分)
②"比较大规模的出击"指的是什么 其重大意义是什么
百团大战(1分)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引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
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
革的开明绅士.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请回答:
①材料一阐述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原则是什么 (1分)为什么实行这样的原则 (1分)
"三三制原则".(1分)为了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
②材料二提到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1分)这一政策的实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2分)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1分)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1分)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1分)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生产运动)包括公私农业,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而以农业为主体.
――毛泽东《开展根据地的减租,生产和拥政爱民运动》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
年 份
开垦荒地
(万亩)
耕地面积
(万亩)
谷物产量
(万担)
皮棉产量
(万斤)
1941
39.0
1210.5
147
58
1944
128.0
1467.6
175
30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大生产运动"以农业为主体"在当时有何特殊意义
意义:当时,陕甘宁抗日跟据地处于日伪军和同民党包围,封锁之下,一切都必须自力更生,首先要解决抗日军民的吃,穿问题,才能生存下去和坚持斗争.其他各业也要依靠农业才能发展.
(2)根据材料二,比较1941年和1944年几组统计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开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其中皮棉产量的增长幅度最大,大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
三,问答题
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请回答:
①1935年,中华民族面临什么危机 中国共产党发出什么号召 确定了什么方针 (3分)
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分)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分)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分)
②1936年,国民党爱国将领采取了什么行动 结果如何 具有什么意义 (5分)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1分)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2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2分)
③抗日战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分)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分)
2.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请回答:
①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是在什么会议上确定的
瓦窑堡会议.(1分)
②1936年的西安事变是谁发动的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重要意义
张学良(1分),杨虎城.(1分)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2分)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1分)
③"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进行了怎样的改编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国民军第八路军(1分)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国民军新编陆军第四军.(1分)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分)
意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了.(1分)
3.在一部历史记录中,对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问题总结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曾两度合作,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业绩."请回答:
⑴这两度合作各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
国民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⑵第一次合作创造的最重要业绩是什么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对统治,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打击.
⑶第二次合作创造的业绩是什么
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日本的侵华方针有何变化 原因是什么 对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改变:由大规模进攻正面战场改变为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则是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战略方针.
原因:1938年秋,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迫于战线太长,兵力和财力不足,难以继续组织;大规模的进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日军后方构成严重威胁,也使日军受到牵制.国民政府的连续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要长期的艰苦斗争,以及国民党仍未放弃一党专政和反共反人民的立场.这些情况导致了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影响:国民党内汪精卫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了南京伪政权,成为日本在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的工具.蒋介石集团则发生动摇,通过五届五中全会将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形成了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成为中坚力量,但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日伪和蒋的联合进攻和封锁,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局面.
5.关于中国的抗日战争,请回答:
(1)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分)
(2)国共两党分别实行了什么抗战路线 (2分)
国民党实行了片面抗战路线.(1分)共产党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1分)
(3)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哪两次战役的胜利
平型关战役和台儿庄战役.(2分)
(4)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打躬作揖斗争的完全胜利.(1分)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1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战略配合作用.(1分)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
1.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B
A.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
B.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C. 中国人民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2.抗战胜利以后,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大力支持蒋介石打内战的是 B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意大利
3.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中共中央提出的口号是 A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B.有理,有利,有节,以斗争求团结
C.和平,民主,团结 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4.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 B
A.经济问题和教育问题 B.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
C.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D.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
5.重庆政协会议通过的决议,本质意义在于 D
A. 确立了和平建国纲领 B.确立了改组国民政府的原则
C.人民得到了一些民主权利 D.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内战政策
6.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 B.华东解放区 C.晋冀鲁豫解放区 D.晋绥解放区
7.全面内战爆发后,解放区军民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
A.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B.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C.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 D.争夺重要城市
8.人民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虎"的论断.其主要依据是 B
A.人民解放军有强大的战斗力 B.国民党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C.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 D.解放区将成为巩固的后方
9.下面关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A.反动派表面上强大,实际上不堪一#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击
B.反动派逆历史潮流而动,最终将被人民战胜
C.在战略上藐视敌人
D.增强了人民同反动派斗争的信心
10.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D
①陕北 ②中原 ③山东 ④华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重大战役是 B
A.青化砭战役 B.孟良崮战役 C.蟠龙战役 D.沙家店战役
12. 沙家店战役的胜利,表明人民解放军 A
A.基本上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基本上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D.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3.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B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略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防守战略要地
14.1947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 D
A.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全面扩大解放区
C.解放中原进取华东 D.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15.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主攻方向是 D
A.东北地区 B.华东地区 C.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
16.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最直接的原因是 B
A.群众基础良好 B.国民党军队防守力量薄弱
C.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运动战 D.中原地区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
17.1947年6月,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是C
A.陈毅 粟裕 B.陈赓 谢富治 C.刘伯承 邓小平 D.罗荣桓 贺龙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18.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D
A.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
19.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反攻阶段,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的军事行动是 B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解放石家庄 C.攻克张家口 D.收复延安
20.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车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D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21.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敌人的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正确顺序为 B
A.辽沈,淮海,平津 B.淮海,平津,辽沈
C.辽沈,平津,淮海 D.平津,辽沈,淮海
22.下列关于三大战役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使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C.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D.宣告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
23"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句话的含义包括 C
①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在人民战争路线指
引下取得的 ③三大战役的胜利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人民解放
战争的胜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的重大问题是 C
A.抗战胜利后的方针和政策
B.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
C.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新中国的成立
25.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工作中心是 B
A.由乡村到城市 B.恢复和发展生产
C.没收官僚资本 D.向社会主义过渡
26.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D
A.由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B.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D.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7.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C
A.洛川会议 B.中共七大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28.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的实质是 A
A.缓兵之计 B.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C.保存实力,划江而治 D.屈服求和
29.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迁移的顺序是 A
A.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C.瑞金―上诲―延安―西柏坡 D.瑞金―延安―西柏坡―北京
30.1 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是为了 D
A.把战争责任推给共产党 B.在两党政治斗争中赢得主动
C.需要共商建国问题 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
31.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各方和谈的目的是 B
①蒋介石以和谈作缓兵之计 ②李宗仁企图与共产党划长江而治 ③蒋介石为了退居幕
后指挥 ④共产党为了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2.1949年蒋介石下台,出任国民政府代总统的是 A
A.李宗仁 B.白崇禧 C.张治中 D.蒋经国
33.南京的解放标志 D
A.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的覆灭
34.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迅速取胜的原因不包括 D
A.有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革命军队
C.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35.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A.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D.推翻了"三座大山"
36.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A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开展武装斗争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建立统一战线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的电报
"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
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的密电:
"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年11月1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
"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唯一的敌人."
请回答:
①从材料一看,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的理由是什么
表面上说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大计.
②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蒋介石对中共极端仇视,力图消灭.
材料二 是当时蒋介石的剿共密令,由此看出蒋介石对中共是必欲除之.
材料三 表明蒋的一贯立场就是把中共视为"唯一的敌人."
2.阅读下列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请回答:
(1)"内线"与"外线"指的是什么
内线指处在国民党军队包围形势下的作战线;外线指转入反攻,采取包围国民党军队形势的作战线.
(2)这段话确定了什么方针
方针:由防御作战转向反攻作战.
(3)简述内线作战与外线作战的情况及其作战性质.
外线作战情况: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陈赓,谢富治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一部,南渡黄河,挺进豫陕鄂边区;陈毅,粟裕率华东解放军主力进攻豫皖苏地区.三军形成品字阵势,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中原防御体系,威胁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
内线作战情况:聂荣臻指挥华北解放军解放了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
区连成一片;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广大地区,迫使东北敌军退守长春,
沈阳等几个孤立的城市.彭德怀,贺龙领导西北解放军收复了延安.
性质:内线作战指解放区军民在解放区打击国民党军队的进犯,属战略防御性质的作战;外线作战指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从解放区转向国统区的进攻,属战略进攻性质的作战.
3.阅读下列材料: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
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而前要打败仗.……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请回答:①这段材料出自何处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革命在取得全国的胜利后,共产党员要加强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的侵蚀,保持勤政廉洁的作风.
②我们现在重新学习这段材料有何现实意义
当前,共产党和国家于部队伍中,存在着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腐败现象.应重温毛泽东的谆谆教导,只有寸日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才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亦非我同胞对政府片面的希望所能达成.……只要共党一有和平的诚意,能作确切的表示,政府必开诫相见,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蒋介石新年(1949年)文告》
材料二 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
――1948年10月司徒雷登致马歇尔
材料三 两条路摆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及其军政人员面前:一条是向蒋介石战犯集团及其主人美国帝国主义靠拢,这就是继续与人民为敌……;一条是向人民靠拢,这就是与蒋介石战犯集团和美国帝国主义决裂,而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立功赎罪,以求得人民的宽恕和谅解.第三条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1949年4月4日)
请回答:
(1)蒋介石为什么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 其目的是什么
蒋介石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是由于国民党军队在三大战役中―败涂地以及美国和国
民党内部的压力.其目的是以和谈作缓兵之计,以获得喘息时间,准备卷土重来.
(2)司徒雷登为什么建议蒋介石下台 结果怎样
是因为国民党政治腐败和军事失败,使美国对蒋介石逐渐失去信心,寻求新代理人.结果蒋介石被迫下台,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
(3)毛泽东1949年4月4日文告发表的背景是什么 李宗仁南京政府选择了哪一条道路 标志是什么
毛泽东发表文告的背景是人民解放战争即将胜利;蒋介石下台后以李宗仁为代表的南京政府以八项和谈条件为基础,和中共在北平进行和平谈判,但李宗仁企图划江而治.李宗仁南京政府最终选择了继续与人民为敌的道路.
标志是拒绝在国共双方代表团达成的和平协定上签字.
三,问答题
1.关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请回答.
①全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②会议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它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背景:三大战役胜利.在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
②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报告.他指出:(1)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
移到城市;(2)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3)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
国胜利的方针;(4)规定了革命胜利以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
策;(5)规定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
社会的总任务;(6)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③意义: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
大问题.
2.为什么说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各种救国斗争和方案都失败了.国民党南京政府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被人民所抛弃.部分中间阶层幻想使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水主义的道路,但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情况下,也根本无法实现.民主党派在实践斗争中认识到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只有同共产党并肩战斗,中国才有希望.中国共产党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立场,经过三年解放战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下册第五章~第七章
选择题
1.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A巩固政权 B解放全国
C稳定社会秩序 D取得国际承认
解放后的土改运动在政策上与过去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B
A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
C实行消灭地主经济的政策 D实行农村互助合作的政策
3.解放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A
A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C互助组的土地所有制 D人民公社的土地所有制
初期的土地改革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是因为 B
A它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B它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C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5.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 D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 B.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D.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6.下列事件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C
A抗美援朝战争 B土地改革运动
C没收官僚资本 D镇压反革命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D
A稳定社会秩序 B保障人民安全
C扭转社会风气 D巩固人民政权
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是 B
A1949―1951年 B1950―1953年
C1950―1952年 D1951―1953年
9.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三大运动不包括 B
A.抗美援朝 B.抗美援越 C.土地改革 D.镇压反革命
10.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B
A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B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C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D完成了对农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B
A实行土地改革 B没收官僚资本
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D合理调整工商业
1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斗争实质是 B
A人民政府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
C人民政府为稳定物价而进行的斗争 D人民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的斗争
13.建国初期,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主要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C
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稳定物价,统一财经③三大改造 ④合理调整工商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 C
A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企业得到发展
B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C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开展了技术革新运动
15.我国过渡时期是指 B
A.1949―1953年 B.1949-1956年
C.1953-1956年 D.1953-1966年
16.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
A.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自愿互利,逐步改造 D.循序渐进,反对冒进
17.我国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的实质是 D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私人生产纳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
C.在中国探讨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1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C
A.新中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C.三大改造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
19.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均建成于 A
A."一五"计划期间 B.1958年"大跃进"时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0.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在 A
A.长春 B.上海 C.北京 D.沈阳
21.下列行业,"一五"计划重点发展的是
A.轻工业 B.重工业 C.农业 D.商业
2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 B
A.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B.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 D.选举国家领导人
2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意味着 B
人民政协会议使命的结束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产生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任务已经完善起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完善起来
24.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49年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在内容的根本区别是 C
A.规定的国家政体不同 B.二者具有不同的阶级属性
C.规定的社会形态和体现的原则不同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5.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表现在 C
A.提出了合理调整商业的方针 B.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C.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 D.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原则
26.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 C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人民政权同敌对势力的矛盾
C.先进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中国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27.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C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与稳定
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
28.人民公社化的错误,本质上是 B
A.片面地强调公有制
B.不考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水平
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9.下列各项,与彭德怀有关的是 B
①指挥百团大战②指挥台儿庄战役③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④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⑤在"反右倾"斗争中遭到错误批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30.下列重要工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新建的是 C
宝成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兰新铁路
新藏公路
31.下列油田,不属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发的是 B
A.大庆油田 B.玉门油田
C.胜利油田 D.大港油田
32.十年建设时期,我国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在 A
A.武汉,包头 B.鞍山,包头
C.鞍山,武汉 D.武汉,宝山
33.1958年,造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一失误的思想根源 B
忽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忽视客观规律
违背了经济建设应综合平衡的原则
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34.造成国民经济三年严重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自然灾害严重 B.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工农业生产的下降 D.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35.1959年庐山会议后开展的反右倾斗争,实际反掉的是 C
A.主观主义 B平均主义 C.实事求是 D.个人专断
36.1960年冬,当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方针是 C
A.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B.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调整改革充实提高
37.1962年初召开的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教训的中央工作会议是 B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七千人大会
C.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D.中共九大
38.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 B
A.1960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68年
39."九・一三"事件标志以下列哪个人物为首的反革命集团的覆没 A
林彪
江青
康生
张春桥
40.二月抗争的实质是 D
谭震林等人对中央文革小组的批评
谭震林等人对上海夺权的批评
谭震林等人力图反击资产阶级复辟逆流
谭震林等人力图纠正"左"倾错误
41.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周恩来总理恢复调整国民经济的是 A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批极左思潮
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解放干部
42.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D
A.稳定社会秩序 B.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C.抵制"批林批孔"运动 D.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43.1975年,国民经济迅速回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 A
A.邓小平 B.叶剑英 C.华国锋 D.李先念
44.下列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D
A.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 B.是反修,防修的有效手段
C.是一场文化领域的革命 D.是一场政治领域的革命
45.为粉碎"四人帮"奠定群众基础的是 B
A."九・一三"事件 B."四五运动"
C."批林批孔"运动 D.华国锋主持中央工作
二.材料解析
45.阅读下列关于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的材料
材料一 (会议)着重指出工作中发生的主要缺点和错误:一,生产计划指标过高,基本建设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调;二,在人民公社工作中,曾经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急于过渡,违反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错误;三,不适当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对农业增产的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过急.
产生缺点,错误的原因: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经验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削弱了民主集中制原则,这就妨碍了党及时的尽早的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报告强调: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是正确的.这几年工作成绩是伟大的,这就妨碍了缺点和错误是第二位的.
摘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刘少奇在大会上讲话:关于"三面红旗",我们现在都不取消,都继续保持,继续为"三面红旗"而奋斗.现在,有些问题还看不清楚.但是经过五年,十年以后,我们再来总结经验,那时候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做出结论.
摘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凡是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摘自《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四 林彪在会上的讲话:最近几年的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的警告,毛主席的思想去做.""我深深感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
摘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七千人大会"上中共中央"报告"的基本内容.
承认党在领导经济建设上存在超越客观条件的指导性的错误;从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党的领导作风方面,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基本上肯定了三面红旗.②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刘少奇,毛泽东和林彪在大会上的讲话.
刘少奇:对"三面红旗"的认识,采取等待实践检验,保留研究余地的态度;
毛泽东:带头采取承担领导责任,勇于自我批评的态度;
林彪:采用个人崇拜的做法,否认毛泽东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③根据上述材料,清你对七千人大会的历史作用作出恰当评价.
一方面,比较实事求是的对待已经认识到的缺点,错误,对扭转经济困难起到重要作用,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但另一方面,没有能从指导思想上彻底清除"左"的错误;林彪的发言对纠正错误和发扬党内民主,起了消极作用.
三.问答题
4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主要内容:制定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国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规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
基本经验:①有中国共产的正确领导;
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⑤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4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有哪些正确的指导思想 又有哪些失误 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正确指导思想:①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②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分析,提出的任务和经济建设方针;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整风思想;④1960年冬开始实行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⑤七千人大会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失误:①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②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④"反右倾"斗争.
经验教训: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科学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党的重大决策必须依据中国的客观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48.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十二大"上指出:"1956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据此回答:
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什么论断 提出什么经济建设方针
中共八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提出,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②"八大"确立的正确路线,方针何时被修改 为什么 它造成怎样的后果和影响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原因:中共中央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影响:党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之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成为后来当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
1958年,中国共产党又提出的怎样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在经济领域发动了什么运动 后果如何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果和影响是"左"倾错误严重泛滥,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④你认为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不能丢;
一定从实际出发,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制订要立足国情;
经济建设中,一定要遵循经济规律,不可片面追求速度;
在领导作风上,要谦虚谨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政治生活中,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可搞个人崇拜.
49.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为什么会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为克服这一困难,中国共产党做出哪些努力 收效如何
原因:
①严重的自然灾害;
②联政府背信弃义的撕毁中苏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左"倾严重泛滥.
克服困难的努力:一方面,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另一方面,1962年,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会上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会议前后,党中央还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
收效:党的这些措施,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最终克服了困难.
第八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开展了A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关于十大关系问题的讨论
C,一国两制问题的讨论 D,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讨论
2,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新时期对内对外政策上最鲜明的特点是 B
A,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坚持改革开放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经济体制改革
3,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我国 B
A,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4,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是在 B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重大事件 B
①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②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农村开展经济体制改革④城市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6,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不包括C
A,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C,否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改革"的错误口号
D,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和决策不包括B
A,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作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是 A
A,农村 B,城市 C,沿海地区 D,内地
9,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根本目的是 B
A,变革生产关系 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坚持体制改革制度D,发展市场经济
10,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
A,发展经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
C,让世界认识中国 D,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1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出现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确的是C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12,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D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
13,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强化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C,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4.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三届四中全会 D.十四大 A
15.我国对外开放中首先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①深圳 珠海 ②上海 海口 ③珠海 广州 ④汕头 厦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16.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B.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学习发达国家的经济管理方法 C
17.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B )
A.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B.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C.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 D.学习发达国家经营管理方法
18.下列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计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A.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
C.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D.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9.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三届四中全会 D.十四大
2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提是( )C
A.坚持公有制经济 B.坚持集中管理体制
C.支持社会主义制度 D.坚持计划经济体制
21.中国共产党制定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三届四中全会 D."十四大" B
22.中国共产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会议是( A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三届四中全会 D."十四大"
2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24.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D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5.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D )
A.城市 B.学校 C.军队 D.农村
26.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最主要的形式是( B )
A.土地租赁制 B.联产承包制
C.一大二公制 D.合作经营制
27.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始于( D )
A.1980年 B.1981年 C.1984年 D.1985年
28.我国最早开放的两个省是( D )
A.江苏,浙江 B.广东,福建 C.山东,江苏 D.广西,广东
二,材料解析题
1980年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
1981年
粮食产量6.70亿公斤
1982年
粮食产量7.15亿公斤
据上表回答:
①凤阳的三大步与农村改革有什么制度有直接关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按此趋势,农村改革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③从凤阳的变化可见到农村改革的作用如何
推动农业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五,问答题
1,人们普遍认为,没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没有中国现在的发展.请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你所了解的历史和社会现实,论证这一观点.(要求围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作答,不必面面俱到)
(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并联系实际作答,具体答案略)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6分)
决定有: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分)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1分)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全会还决定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的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1分)
3,邓小平同志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请回答:
①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后,在文家市作出了怎样的决策 (2分)
决定放弃夺取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2分)
②毛泽东创建井风山革命根据地时,主要开展了哪些活动 (3分)
领导井冈山军民,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革命政权.(3分)
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关于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2分)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3分)
见书P127(3分)
第九章统一战线的发展和各族人民的团结
一,单项选择题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明确公开提出 A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一国两制"的设想
D.设立特别行政区
2,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在A
A,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B,《论十大关系》
C,26届联合国大会 D,中美上海公报
3,中国政府开始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是在A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人大《政府报告》中
C,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谈话 D,《关于台湾问题决议》
4,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中,不包括D
A,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香港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
C,社会制度50年不变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下列事件标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付诸实践的有A
A,澳门回归
B,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C,政协会议召开
D,落实统一战线政策
6.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 D )
A.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的
B.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中提出的
C.在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中提出的
D.由邓小平提出的
7.中英《联合声明》规定,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和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B )
A.1996年 B.1997年 C.1999年 D.2000年
8.下列不属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规定的有 D
A.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B.香港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
C.社会制度50年不变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二,填空题
1.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的构想.香港, 先后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 澳门
2.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_________"的构想.根据中国与 _________政府签署的《联合申明》,今年澳门将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葡萄牙
3.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的构想. 年,澳门将回归祖国.(一国两制 1999)
4.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第 次公开提出中国政府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1979 告台湾同胞书 和平
5.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 》规定;香港,澳门分别于 年, 年回归祖国;中国恢复对这两个地区 .联合声明 1997 1999 行使主权
三,问答题
1.沦为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的香港,现已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回答:
(1)简述英国侵占香港地区的过程:(6分)
①1842年,通过中英《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2分)
②1860年,通过中英《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2分)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强租"新界".(2分)
(2)本世纪20年代,香港工人为反对英帝国主义的压迫,进行了哪两次重大斗争 (2分)
香港海员罢工和省港大罢工.(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英国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文件是什么 何时签署的 (2分)
中英签署的文件是《联合声明》.(1分)签署的世纪是本世纪80年代.(1分)
第十章外交战线的胜利和人民国防的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B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的主张 D,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 C
A,党与党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民族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C,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国际组织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B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5年
4,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B
A,1953年朝鲜停战谈判 B,1954年日内瓦会议
C,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 D,1972年中美高级会谈
5,下列事件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是B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亚非万隆会议 D,中美正式建交
6,1955年,在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它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是在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1年 D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它是由( A )
A.中国首先提出的 B.中国与苏联共同提出的
C.联合国指定的 D.中国与印度共同提出的
9.本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突破,不包括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美签订上海公报,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C.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
D.中国同韩国建立外交关系
10.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C
A.1955年万隆会议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11.以下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由中国首先提出的
B.由中国和印度两国共同提出的
C.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的基本准则
12.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正确的叙述是 ( D )
A.1953年我国首次提出
B.是我国一贯主张的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C.它适用于不同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
D.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13.1972年,中国在外交事务中取得的重大进展不包括 ( A )
A.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C.中美发表联合公报 D.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14.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 D )
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在上海签订《联合公报》
C.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填空题
1.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1955年中国代表团团长在万隆会议上提出"_________"方针,促进了_________会议圆满成功. 周恩来 求同存异
3._________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_________的地位参加,而且在会上起了_________作用.1954 五大国 积极
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