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晁错传 《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晁错者,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峭直刻深。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 智囊”。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汉时君称臣,父称子,平辈互称,皆为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晁错曰:“ 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而死,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 何哉?”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选自《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赞曰: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

13.对下列句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袁盎晁错传 《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A.孝文帝时,天下无治《尚书》者 治:研究

B.莫敢难,独窦婴争之 难:非难

C.公言善,吾亦恨之 恨:怨恨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恐:担心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乃赏成,献诸抚军

B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

C以其辩得幸太子 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

D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晁错在文帝时就进言主张削弱诸侯,还就更定法令等数十次上书,文帝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他的意见,但很赏识他的才干。

B.晁错极力主张借诸侯的罪过来削弱它们的土地,收取他们四边的郡城,只有这样才能尊崇天子的地位,国家才会安定。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C.晁错得到景帝信任,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不料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维护了朝廷的利益却使自己遭到杀身之祸。

D.晁错死后,邓公作为抗击吴楚叛军的将领,向景帝谈及他对诛杀晁错的看法,他认为处死晁错其实是替诸侯报了仇。

16.联系全文看,下列对司马迁和班固评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认为吴楚发动叛乱之后,晁错并不急于匡救国家之难,却想着公报私仇。

B.班固认为晁错进行改革是为国家长远计,而没有看到改革给自身带来的危害。

C.司马迁认为晁错当权后变更国家原有的制度,不计个人#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得失,是难能可贵的。

D.班固认为晁错虽然没能终其天年,但其忠心可鉴,为后代人所同情。

1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1)数上书孝文帝,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

(2)及窦婴、袁盎进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答案解析

13.C (恨,悔恨。)

14.A (B①地方,②所字结构;C①介词,凭借,②介词,拿,用;D①况且,而且,②暂且;A于是。)

15.C (“终于达到削弱诸侯的目的”这个说法不符合文意)

16.C (由太史公曰中“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可知司马迁对晁错变法持贬斥的态度。)

17.(1)晁错好几次上书说到削弱诸侯的事,以及可加以更定的法令。(2)等到窦婴、袁盎进谏陈说,景帝于是命令晁错穿着朝服,而在东市把他斩杀了。

参考译文

晁错,颍川郡人。晁错为人严峻刚直,酷烈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先后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在孝文帝时多次上书,论述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法令可以改定的地方,上了几十次书,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称赞他的才能,提升他做中大夫,当时,太子称许晁错的计策,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景帝登位,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个别听取他的进言,皇帝总是听取,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改定。丞相申屠嘉心里不满,却无力加以伤害。内史府处于太上庙内墙外的隙地上,门在东边,出入不大方便,晁错就在太上庙南面的外墙上开了两个门,由南面出入。丞相申屠嘉知道后,非常愤怒,想以这个过错写成奏疏,请求诛杀晁错。晁错听到风声,当夜请求皇帝单独召见,详细地说明情况。丞相奏上这事,陈述晁错擅自凿开庙垣为门,请求交给廷尉杀掉。皇帝说:“这不是庙垣,而是外墙,不算犯法。”丞相谢罪。退朝后愤怒地对长史说:“我本当先斩后奏,却先奏请,被这小于出卖,实在错误。”丞相很快发病而死。晁错因此更加显贵。

晁错升任为御史大夫,请求根据诸侯王的罪过,削弱他们的封地,收回他们的枝郡。奏上之后,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谁也不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改定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喧哗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到了消息,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帝刚刚即位,你当政办事,侵削诸侯势力,疏远人家骨肉,人们纷纷议论而多埋怨你,为什么呢?”晁错说:“本当这样。不这样,皇帝不被尊贵,国家不得安宁。【《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晁错的父亲说:“这个样子,刘家的天下安定了,而晁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回去了!”随即饮药自杀,临死时说:“我不忍看着大祸临头。”死了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以诛晁错为名举兵反叛,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皇帝就命令将晁错穿着朝服斩于东市。

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做了校尉,讨伐吴楚军时任将军。回朝来,上书报告军事情况,进见皇帝。皇帝问:“你从军事前线回来,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罢兵了没有?”邓公说:“吴王谋反已几十年了,因被削封地而恼怒,以诛晁错为名,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况且我担心天下的人都将闭口不言,不敢再进言了。”皇帝问:“为什么呢?”邓公答:“晁错担忧诸侯强大不能控制,所以建议削弱诸侯的封地,以尊崇京师,这是万世的利益。计划刚刚实行,竟然遭受斩杀,对内杜塞了忠臣之口,对外替诸侯报了仇,我以为陛下不该这样。”景帝默然了好久,说:“你说的对,我也为这事悔恨。”就任命邓公做城阳中尉。

太史公说:晁错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

高考:中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60103/251817.html

更多阅读

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原因 网络不稳定原因

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原因——简介经常上网的朋友可能会遇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网络不稳定主要表现在有时网速正常,有时网速又很慢,打不开网页甚至断网,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学习,娱乐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网络不稳定呢?造成网络不稳定的原

提高睡眠质量的小窍门 怎样提高睡眠质量

   晚上不打扫卫生  清扫房间使用的喷雾剂和化学清洁剂都可能刺激呼吸道,从而影响睡眠,海因建议:只在早晨打扫卧室。爱华阅读配图  不开窗  引起人们过敏的物质和影响睡觉的噪音通过开着的窗户进入卧室。海因建议:关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关于店铺安全环境的营造

  商家有责任为顾客提供安全、整洁的购物环境,员工也有义务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商场环境。好的环境不仅仅体现顾客服务的宗旨,也可为员工自己创立一个舒畅、安全的工作条件。  1.溢出物  (1)溢出物是地面上的液体物质。如污水

声明:《袁盎晁错传 《汉书?袁盎晁错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为网友抠脚萌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