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枋得 小孤山 赏析 谢枋得《蚕妇吟》张俞《蚕妇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蚕妇吟

(宋)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蚕妇吟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

稠:多而密。玉人:指歌女舞女。

市:做买卖或买卖货物地方。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遍身:全身上下。

(1)这两首诗使用了什么相同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2)这两首诗所反应的思想情感有什么异同点?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对比(1分)。【谢枋得《蚕妇吟》张俞《蚕妇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谢枋得诗将辛勤劳作的蚕妇和未曾归的歌女舞女(明)、笙歌娱乐的贵族(暗)作对比。张俞将贫苦穷困的蚕妇与遍身罗绮的贵族作对比(1分)。

谢枋得 小孤山 赏析 谢枋得《蚕妇吟》张俞《蚕妇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相同点:鲜明地反映出劳动人民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生活悬殊,(1分)深刻揭露和抨击了统治阶级生活奢靡,传达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不同点:谢枋得诗还隐含着对同样命运悲惨的歌女舞女的同情。(1分)

对比赏析

《蚕妇吟》作者是南宋进士谢枋得。全诗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的辛苦。

这首诗描写了“蚕妇”和“玉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借富贵人家的女人歌舞彻夜不归,来反衬蚕妇生活之辛苦。杜鹃啼叫到还只是四更天的时候,蚕妇不得不起来察视养的蚕是否吃的桑叶稀少了,以免影响到蚕茧的产量。蚕妇日以继夜辛苦地劳作,对她来说,那些“玉人”夜深达旦地歌舞供贵人娱乐,直到楼头明月已经西沉,挂在柳梢枝头的时候还没有回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这首诗用以表达蚕妇之辛苦,将玉人和蚕妇置于同一时间内,因身份不同而苦乐不均的情况。但评论亦认为和歌女对比起不到辛辣讽刺之效果,玉人歌舞并非自己纵情享乐,亦为身不由己。

同样写蚕妇,北宋张俞的写法更为一针见血: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谢枋得《蚕妇吟》张俞《蚕妇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3] 此诗矛头堪称“稳、准、狠”,直接对准不劳而获之人,因而也流传更广。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传世名篇。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60103/252068.html

更多阅读

美女校长谢薇做客《马眼观娱》(组图) 谢薇 海事

美女校长谢薇做客《马眼观娱》(组图)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由襄阳广播电视台影视娱乐频道经过半年筹划、专门为我——马善记量身打造的自制娱乐谈话类电视节目(或曰谈话类娱乐节目)《马“眼”观娱》开播快一周年了

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筑书巢阅读答案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不仅雄奇奔放、沉郁悲壮,而且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过小孤山大孤山》是《入蜀记》中的一篇,描绘了烽火矶、小孤山、大孤山的景色,极富代表

韩刚:解读谢赫的《古画品录》

解读谢赫的《古画品录》韩刚(载《中国书画报》2012年第039、040期,第5版)  《古画品录》全文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

《过小孤山大孤山》《庖丁解牛》教案收集 庖丁解牛教案

过小孤山大孤山(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游记写景的方法。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3、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二、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习游记写景的方

声明:《谢枋得 小孤山 赏析 谢枋得《蚕妇吟》张俞《蚕妇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为网友仰望天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