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 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

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

余世存

①人们给予熊先生的评价,特立独行、牛人、真人、不近人情的怪人,现代中国最具原创力的哲人,这都有意无意拉开了我们众人跟熊先生的距离,这其实是不理解熊先生跟我们没有什么两样。

②他出生在湖北黄冈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时为人牧牛。父母相继病亡后,他读了半年乡塾而游学乡间。后受到维新派影响,读孟子、王船山书,萌发革命之志,欲物色四方豪杰,共图天下事。

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 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

③他人生的一大转折是中年改行学艺,“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欲明了过去群经,认清中国何由停滞不进”。革命家搞起学问来,一般学者儒生自然难以望其项背。熊十力没有像胡适那样的思想革命家一样,为当时的政治革命作补注;他是近似鲁迅那样的思想革命家,为个体的权力和心灵张目。所以他改号十力。“十力”本是佛家术语,专指佛祖如来的十种智力,熊先生取采加诸自身。

④在熊十力那里,没有疆界的言行是他拓展人性自由的关键,是他人性旅行的表现。而这种“没规矩”的言行在儒生或自以为“新”的人类眼里,都显得怪诞、书呆子气、不懂人情世故:好听一点儿的,也就是天性旷达,不喜雕饰。人们难以理解的是,他是在以自己和周围的人之间的交往而建设一种活泼的而非僵化的人情,他要激活人情雨非世故地禁钢人情。初入北大,他即把通行的课堂教学改为旧式师生交流。每讲到精彩处,他常意兴陡发,情不自禁地随手在听者头上或肩上重重一拍,然后哈哈大笑。【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因为拍得太重,久之,学生听熊先生讲课,都要找个远离他的座位。在北犬时,熊十力常与废名探讨佛经,每每意见不舍,争得面红耳赤,声音越辩越高。一日,两人身着单衣,正辩到紧张时刻,忽然陷入寂静,全无声响。众人忙去探看,发现二人扭打在一起,互相卡住脖子,难发一言。熊十力因学问与粱漱溟发生争论,争论结束时,熊十力不甚解气,趁粱漱溟转身,跑上去打他三拳头,口骂“笨蛋”方体,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恰在沐浴,于是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而他的信札、著作,常写在已用过的纸背上,字迹潦草不堪。

⑤他爱吃肉,朋友弟子来看他,一般要给他买鸡买肉才好。徐复观做蒋介石侍从室官员,给他一百万元支票,被他大吼大叫地骂走;郭沫若看望他时,给他带一只老母鸡,一起痛骂蒋介石,让他快活异常。牟宗三首次见到他的恩师是1932年冬,熊十力“胡颈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好像一位走方郎中”。言谈中,他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他说得对,因为他是以生命灌注诸子,而其他人虽然“学问正确”或“政治正确”,却把诸子出做对象,一种学术项目或学术课题的研究对象。

⑥“文革”让熊十力痛惜文化和人性的沦亡。他不断地给中央领导人写信,硬让家人寄出去,还经常写很多小纸条,甚至在裤子上、袜子上都写着对“文革”的抗议。他常常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灰布长衫,扣子全无,腰间胡乱地扎一根麻绳,独自一人到街上去或公园里,跌跌撞撞,双泪长流,口中念念有词:“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

⑦在这样无限寂寥的暮年,熊十力感叹:人生七十,孑然一老,小楼面壁,忽逢十祀,绝无问学之青年,后顾茫茫……即使如此,这位现代中国新儒家最富原创性的奠基人,仍然寄托宏愿于未来:“吾国人今日所急需要者,思想独立,学术独立,精神独立,一切依自不依他,高视阔步,而游乎广天博地之间,自诚自明。【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以此自树,将为世界文化开发新生命,岂唯自救而已哉?”

⑧话语传达出来的神奇,并不能掩盖#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熊十力在生活当中的平凡,当时的他也只是一个寻常的中国人,他不过把普通中国人内心都能感受到的人性“仁守”了一生,井培养了极为优秀的弟子弘扬这种道德自我、个体本位和文化自觉。

(摘自《闲话之书生不自量》,青岛出版社2008年i月版,有删改)

19.熊十力为什么“中年改行学艺”?他“搞起学问来”有何特点?(4分)

20.作者如何评价熊十力“没规矩”的言行?请从第四段中选取一例,简要分析其“没规矩”的言行。(4分)

21.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这篇传记哪些方面显示了其真实性特征。(4分)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22.这篇传记题目为“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你认为他的这种“狂放与疯癫”对他摘学问有何影响。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1)原因“誓研究中国哲学思想,欲明了过去群经,认清中国何由停滞不进”。(2)他搞起学问来,“一般学者儒生自然难以望其项背”(或更深入、透彻、彻底),“为个体的权力和心灵张目”(或触及人性,“拓展人性自由”)。(评分标准:每问2分。第一问引用原文或大体意思对即可给2分;第二问每方面各1分,或引用原文,或概括,大意相同即可。)

20.作者认为“没有疆界的言行是他拓展人性自由的关键,是他人性旅行的表现”,“他是在以自己和周围的人之间的交往而建设一种活泼的而非僵化的人情,他要激活人情而非世故地禁锢人情”。

可从以下几例中任选一例:①讲到兴头拍打学生,②探讨佛经与人扭打,③学术争论骂人“笨蛋”,④赤身沐浴接待访客,⑤信札著作字迹潦草。

(评分标准:每问2分。第一问如答案所示,引用原文其中一处,突出了对“人性”的拓展或激活即可给2分,用自己的话大意对亦可;第二问任答出其中一例,言之有理即可给2分)

21.①多方面选取例子。事例来自传主不同的生活阶段:任教时期、文革时期;来自生活的不同方面:教学、学术探讨、吃饭上的爱好;来源也多角度:如“牟宗三”一例明显来自学生的回忆。

②文中有多处引用。有熊十力说过的话,有其文章中的话,也有他人的评价,这些都体现了言之有据、真实可信的特点。【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

③不夸大,不隐瞒。对熊十力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牛人、真人、不近人情的怪人”,作者并未通过一些文学手法加以渲染、夸大其词,而是通过一些典型事件来表现其特性;而在选取事例时,作者也毫不避讳,不有意隐瞒,甚至连辱骂他人、与人扭打、赤身沐浴这样的例子也会选入。

(评分标准:任答出一个方面得2分,答出两个方面得4分。每个方面要有观点,有例子,大意相同即可。)

2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第四段种种“没规矩”的言行,表明其虽性格怪异,却醉心学问,极富钻研精神,他所追求的“拓展人性”其实正是他真性情的体现,为其学术成就达到一定高度创造了条件,他也因此成为现代中国最具原创力的哲人。

②第五段讲他“爱吃肉”,通过两个事例正反对比,表现了他不慕金钱,只追求学问的高尚品德,这种追求上的无功利性才会使学问跨入更深的境界。

③与牟宗三交谈一事,则表现了他不信古人,不信权威,敢于质疑,大胆狂妄的独立性,这样他才会不落入古人窠臼,有所创建,是其“以生命灌注诸子”的最好体现。

④第六段其“文革”中的怪异行为,实则表现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对国家的深沉情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表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这使他的学说得以弘扬并培养出诸多优秀的弟子。

(评分标准:从任一角度答都可,其中 “影响”3分,“看法”3分,言之成理即可。)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60103/252349.html

更多阅读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与沟通力答案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对于我们这些正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师友之间、个人与集体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一、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

历史上的和绅与纪晓岚三 历史上纪晓岚

历史上的和绅与纪晓岚(三)乾隆四十年,23岁的和绅被任命为三等侍卫,是他有了了发迹的偶然,乾隆四十五年,因查办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有功,被提升户部尚书。这样,御前侍卫,蓝旗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这样,一顶顶炙手可热的

桑葚的神奇功效与作用 桑葚干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的神奇功效与作用桑椹为桑科落叶乔木植物桑树的果穗,又名桑果,有黑、白两种,鲜食以紫黑色为补益上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要在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每年4~6月果穗呈红紫色时采收。早在两千多年前,桑椹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 秋分物候特征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什么是物候?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

声明:《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 熊十力的狂放与疯癫|余世存|阅读答案》为网友既来之则安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