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苏联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大学生篇)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一)

看了《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后,我的心情很沉重,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后继者,曾经是社会主义浪潮的领头羊,冷战结束后,苏联以惊人的速度轰然倒地,让人始料未及,苏联亡党亡国的教训值得我们警惕。对此,我有一点自己的体会。

苏联解体有很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最重要的还是苏联执政党生活腐化,思想腐朽,背离了苏联人民,以致最后背叛了苏联人民。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一大法宝,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提醒我们每个共产党人,要为民务实清廉,永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到求真务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的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切实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与人民同呼吸,才能真正做到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共命运,才能自觉地与人民同甘共苦。实际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大学生篇)】。在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要求党员干部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心中有人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 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干事为人民,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共产党员脱离了群众,个人就会腐化堕落,集体就会遭遇重大损失,国家就有灭亡的危险!历史告诉我们,走群众路线,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民族才能欣欣向荣。外国的教训告诉我们,共产党人不走群众路线,不改善干群关系,就必然会走向亡党亡国的邪路。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二)

2014年4月9日至4月11日,党支部组织我们集体观看了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20周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这部纪录片具体讲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解体后苏联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包括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物价飞涨,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急剧下滑等诸多方面,看完之后,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苏联,一个曾经的超级大国,已经于1991年彻底消失在世界版图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光辉也早已不再。有人说是戈尔巴乔夫一手肢解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正如影片中所讲,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手的苏联还是世界上顶尖的大国,可是短短的六年时间,就让这个大国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毁掉这个国家?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是苏联进行的政治改革,苏联的政治改革使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政治上的领导地位,从而导致苏联的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共产主义名存实亡。同时,苏联进行的政治改革也让军队里的思想混乱,正如纪录片中所描述的那样,1991年苏联副总统发动政变,想力挽狂澜,解救苏联社会主义于危难之际的时候,已经只有少数军队服从苏共的领导了,这直接导致了这次政变的失败。我个人认为,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拥有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我们要用笔杆子指挥枪杆子,同时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执政的当然是代表社会主义的共产党,而不能是其他民主党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国家的性质不像苏联一样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其次是苏联所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失败,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苏共所制定的经济改革措施没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需求,比如纪录片中所提到的禁酒令就是明显的例子,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极其酗酒的民族,可是苏联政府偏偏又颁布禁酒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苏联社会的动荡。苏联解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政府领导只顾自己贪图享乐,而不顾人民大众的生活,这也加深了苏联民众对苏联政府的不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大学生篇)】。

中国共产党必须从苏联解体的事件中吸取教训。第一,党在任何时候都要维护自己在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家的根本制度不走偏;第二,党要保证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军队是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力量;第三,党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到人民大众的切实需要,要密切联系群众;第四,国家领导人应该更多的是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而不是只顾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维护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三)

大国崛起苏联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大学生篇)

看了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让我们深深地受到教育和震撼。该片围绕苏共亡党、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从党的建设的八个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每个方面都有我们应该认真汲取的教训。该片充分发挥电视电影艺术的优势,把经过十五年沉淀和思考的成果展现在人们面前,画面系统形象,论述深刻透彻,看后能够引发人的深入思考。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苏共的历史悲剧昭告人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否则就会失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戈尔巴乔夫修改宪法第六条,不再确认共产党是苏联的领导核心,成为苏共亡党和苏联解体的法理性原因。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就更加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要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也就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尤其是十六大以后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强思想保证。只有在理论上保持清醒和坚定,才能在政治上做到清醒和坚定。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党近年在抓经济发展上下了较大气力,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对党的建设自觉不自觉地有所放松,因此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大学生篇)】。可以说,苏共是自己搞垮了自己,干部是自己打倒了自己。我们既要善于从宏观层面总结反思党和国家的经验教训,更要着力在微观层面把握解决所在地区和单位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应该从自身做起和现在做起。实践一再证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在于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近年来对涉足非法利益格局一般干部问题不时有所反映的事实,警示我们不能存有任何懈怠和侥幸。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告诫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居安思危,要充分认识到如今的中华民族,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会象苏联那样,出现国家四分五裂、内乱外患,就没有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局面,更没有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们要倍加珍惜,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万众一心,齐心协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70103/253712.html

更多阅读

《大国崛起》观后感:中国更当崛起!!!

十一期间,除了出去会会朋友之外,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大国崛起》这部记录片分别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日本、前苏联、美国九个曾经在世界历史舞台上拥有辉煌经历的

大国崛起苏联 “新苏商”的崛起

“苏南模式”的突破,离不开传统“苏商”文化的革新与再造 时间:2007年6月16日 地点:江苏省江阴市名豪山庄 承办单位:江阴市工商业联合会、江阴市青年商会、江苏利安达集团 “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脍炙人口的俗语足以反映江苏在传

大国崛起中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需要中国元素

大国崛起,需要中国元素文/《成功营销》记者刘元煌 周颖2006年下半年,央视《大国崛起》的热播,让中国的观众放眼全球,了解近五百年来的列强兴替之道;与此同时,2006年10月末,在昆明中国广告节上的首届“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 大国崛起观后感800字作文

大国崛起观后感近段时间,我看完了一部十二集的电视纪录片,名字叫做《大国崛起》。这部片子不光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历史知识,也告诉我怎样从历史故事中去思考和分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历史,原来是这么充满趣味!这么深奥奇妙!《大国崛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000字

大国崛起英国观后感1000字好像一种自然规律,世界上每一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一条隐藏的线索,包容着它崛起并且最终铸就辉煌的种种偶然与必然。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分析英国的崛起之初始,当分别从科学、技术、管理三个方面着眼。这也是

声明:《大国崛起苏联观后感 《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观后感(大学生篇)》为网友永远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