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夺红榜之花容月貌榜总榜
状元(第一名) “比画儿上还好”薛宝琴
榜眼(第二名) “擅风情,秉月貌”可卿
探花(第三名) “风流袅娜”林黛玉
第四名 “鲜艳妩媚”薛宝钗
第五名 “眠芍”史湘云
第六名“好个模样儿” 香菱
第七名 “风流灵巧”晴雯
第八名 “古今有一无二”尤三姐
第九名 “花为肠肚雪作肌肤”尤二姐
第十名 “又红又香”贾探春
第十一名 “心眼里爱还爱不过来”王熙凤
第十二名 “气质美如兰”妙玉
状元(第一名) “比画儿上还好”薛宝琴
《红楼梦》美女图,盖以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眠芍三出为最,而后来宝琴以踏雪一节,欲与众芳争艳。
宝琴出场是在四十九回,仆一出场,就风光无限,压倒群芳。一起来的四位姑娘:李纹、李绮、薛宝琴、邢岫烟。晴雯说四人“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宝玉赞道“一个赛似一个”“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
各位看官要说了,宝玉是个“呆子”,是个大红色,说话不着边际。如何信得?我们来看看探春怎么说?
“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注意了,这是刚一见面,第一印象,只有容貌二字。何况论文采,宝琴还越不过宝、黛,论世故,宝钗算是极致了,如何有人一见面就能越过去的?所以,这“总不及他”四字,是探春眼中,评出宝琴容貌的的在宝钗及纹、绮、岫烟之上。
我们回头再看黛玉、宝钗进贾府:黛玉进贾府,惹出了宝玉砸玉;宝钗进贾府,没什么动静,87版《红楼梦》中搞出一个众星捧月式的宝钗进贾府,着实没有什么根据。钗、黛二人,引来的动静,都没有宝琴来得大。
这还不算,作者又进一层:“老太太(贾母)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王夫人)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透出贾母眼中的喜欢。
过不了两日,下雪天,贾母又给了一件连宝玉都舍不得给的凫靥裘,借了湘云之口:“这一件衣裳也只配他穿,别人穿了,实在不配。”湘云是心快口直的主,虽说衣服有配不配的,但湘云分明赞宝琴的容貌无双。
大雪后,众人看到“宝琴披着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都说:“象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画的《双艳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命惜春“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回到房中,又和薛姨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他的年庚八字并家内景况。”这是为宝玉求配的意思,半部《红楼梦》八十回,老太太也只这一次微露了求亲的意思。
看官记清,贾母在清虚观打醮时,和张道士说“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贾母为宝玉的寻亲法则,是模样第一,性格第二,何况此时贾母是因宝琴“比画儿上还好”才发了这个念头,所以我们很有把握的说,宝琴在容貌上,必在钗、黛之上,而且,是远远超出,以至于无须考察性格,无须比较家世,就可以订下来的。
幸而宝琴早已许了梅翰林之子,不然,这《红楼梦》“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戏,如何演将下去?钗、黛又将何以自处?正如《围城》中的唐晓芙,借了方鸿渐的眼,着实跨了一番,可惜就是看得到,娶不到,最是逗人情怀。古今天下才子作文,其理是一。
因此上,评定薛宝琴容貌为《红楼梦》榜首。
榜眼(第二名) “擅风情,秉月貌”可卿
之所以不写“秦可卿”而写“可卿”,是因为红楼中明有两可卿:一是蓉哥媳妇秦氏,一是警幻仙子的妹子,出于宝玉梦中。明为两人,实则一人,我们这里说的,就是梦里梦外,秦氏可卿和神仙妹妹可卿的合体。
而可卿列在十二钗之末,这位置,看似最末,实则不然,俞平伯先生所云“故首以钗黛,而终之以可卿。”作者尚恐众人不晓,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十二花暗点十二钗,回前诗云“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名何氏?家住江南姓本秦。”点出可卿实居十二钗之首,而副钗之首,又是“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象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的香菱,钗副袭人、黛影晴雯反居又副钗,在香菱之后。
《红楼梦》写可卿,一回之内,用三渲之法:
一渲是贾母心中定评“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二渲是用《红楼梦曲》赞“擅风情,秉月貌”;
三渲是宝玉眼中看出“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又与之“数日来,柔情缱绻,软语温存,与可卿难解难分。”为钗黛作一合影。
最后,又借警幻仙子说出可卿“乳名兼美”,兼美者,兼薛、林之美。既兼薛、林之美,当在薛、林之上,然宝琴终是超越薛、林,所以,还是以宝琴为先,可卿屈居榜眼。而宝琴终不得在十二钗之内,盖因宝琴若在其中,必要盖过薛、林,实无处安置。【红楼梦十二大美女排行榜 】。
探花(第三名) “风流袅娜”林黛玉
有资格争这三甲最后一个名额的,只有两人:宝钗和黛玉。
黛玉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得赤瑕宫神瑛侍者“甘露灌溉”,后来又“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自然不是寻常颜色:
黛玉初进荣府,也用三渲之法。先是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如何“风流态度”?读者心中,存一个疑问。
再是凤姐儿进来,“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以凤姐阅人如此,黛玉风姿可知。
末来就是宝玉“细看形容”:“两弯似蹙非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