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雁丘词 鉴赏 金・元好问《故地重游》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金・元好问《故地重游》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故地重游

金・元好问

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

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

元好问 雁丘词 鉴赏 金・元好问《故地重游》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注]:本指唐代的崔护,崔氏有《题都城南庄》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1)本诗在写景时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妙处?(4分)

(2)诗眼多是诗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且能带起全篇或全句的词语,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拟人。(1分)将黄莺、桃花人格化,它们都好似与诗人相识一般,一个逞弄着美妙娇柔的歌喉,一个在春风中如从前一样灼灼盛开,(1分)它们的娇美如昔和“题诗客”错失美好而且重拾不得相映衬,这样写使得诗歌写景生动,情韵深长。(2分)

(2)诗眼是“记得”。(1分)昔日题诗客,旧地又重游,“记得”二字借桃花勾起往事,又将诗歌推进到一个深沉的人生主题,感叹世上有多少像自己一样的(崔护式的)“题诗客”来寻找自己那遗落的青春梦想,而错失的人生又多么可笑可悲。“记得”二字正是诗歌由景生情的关键处,可称“诗眼”。(3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资料

天津南运河与杨柳青

天津是大运河载来的城市,的确,大运河天津段即南、北运河沿线从地名到饮食,从民俗风情到民间技艺,无一不被深深地打上了运河烙印。金代诗人元好问曾在《故地重游》中描绘了京杭大运河流经杨柳青时的景象:“杨柳青青沟水流,莺儿调舌弄娇柔。桃花记得题诗客,斜倚春风笑不休。”天津的南运河不仅仅是文化之河,更是历史之河。

进入西青区繁华地段,沿南运河而建的石家大院非常醒目,它与“元宝岛”隔河相望,是清末“八大家”之一的“尊美堂”石府宅第。走入院内,青石高台、院墙方正,略显古板严肃,“门墩”处的石雕意外地给大院平添了几许生气。抬眼望去,门窗隔扇、房脊山尖、陡板山墙,所见之处,皆以精美石雕、木雕、砖雕装饰,精细的雕刻手法宛如把年画印在了青砖古木之上。

走出石家大院,微风轻拂,碧绿清澈的运河水漾起层层涟漪,岸边杨柳青青,摇曳生姿。天津杨柳青民间考古者尔洪琪介绍:“长城是一撇,运河是一捺。”万里长城和千古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两大人文奇观,闻名于世界。南运河两岸风景秀美,留下无数文人墨客的足迹,将杨柳青的风景凝固在笔墨案头。

史料记载,京杭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代,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天津段总长174公里,占大运河全长的十分之一,流经静海、西青、红桥、河北、北辰、武清六个区县,西青与静海即以一河、一桥为界。南运河在公元前602年之际曾是黄河故道,亦称清水,曹魏时期,沿此清水河修建白沟水运;隋代成为大运河的一部分,时称永济渠,又名御河,御河之名延续至今已1300多年。

元好问赋诗杨柳青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

著有《元遗山先生全集》,词集为《遗山乐府》。辑有《中州集》,保存了大量金代文学作品。其诗刚健、其文弘肆、其词清隽,缺点是“往往自蹈窠臼”。今存诗1361首,内容丰富。一些诗篇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乱和百姓苦难,如《岐阳》、《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诗,沉郁悲凉,追踪老杜,堪称一代“诗史”。其写景诗,表现山川之美,意境清新,脍炙人口。诗体裁多样,七言是其所长。

元好问之文继承唐宋大家传统,清新雄健,长短随意,众体悉备,为金代文学批评之巨子,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体例所写《论诗绝句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颇大。

今存词377首,艺术上以苏、辛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当为金代词坛第一人。今存散曲仅9首,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具有开创性。《续夷坚志》为其笔记小说集,为金代现存的优秀短篇小说。

元好问赋诗杨柳青留下的课题

王宝铭先生在《南运河杨柳青段的变迁》云:“金泰和5年(1205年),金朝廷发山东、河北、河东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70103/253999.html

更多阅读

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辞》 临江仙元好问

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论苏轼词中的眼泪意象 苏轼词鉴赏

声明:此篇论文是我在长治学院,2009年毕业时候所做学士论文。文中一字一句,一标一点,均为我本人所做,无任何抄袭行为。因为此题,国内无人所做,我的导师贾喜鹏老师给我定题,说我为首创。为了做好这篇论文,我下了很多苦功,概不赘述。苏轼,是我喜欢

元好问《雁邱词》解析 元好问 临江仙 赏析

元好问(1190—1257),金、元时期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祁县)人,兴定进士,曾任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李贺唐诗鉴赏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李贺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间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

周邦彦词鉴赏 周邦彦词

周邦彦词鉴赏目录1.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2.荔枝香近(照水残红零乱)3.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4.琐窗寒·寒食(暗柳啼鸦,单衣伫立)5.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凤老莺雏,雨肥梅子)

声明:《元好问 雁丘词 鉴赏 金・元好问《故地重游》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为网友懵懂的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