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原文及译文 徐晃传|三国志・魏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徐晃传|三国志・魏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徐晃传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太祖讨奉于梁,晃遂归太祖。太祖授晃兵,使击卷、原武贼,破之,拜裨将军。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范悔,晃辄降之。

太祖还邺,留晃与夏侯渊拒刘备于阳平。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难与羽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贼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徐晃传|三国志・魏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

文帝即王位,以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及践阼,进封杨侯。与夏侯尚讨刘备于上庸,破之。以晃镇阳平,徙封阳平侯。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常叹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终不广交援。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徐晃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 陈:陈述

B.太祖闻,甚喜,假晃节 假:授,给予

C.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 前:以前

D.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 效:效力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 则或咎其欲出者

D.病笃,遗令敛以时服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4分)

(2)性俭约畏慎,将军常远斥候,先为不可胜,然后战,追奔争利,士不暇食。(5分)

11.徐晃作战有勇有谋,备受曹操称赞。文中哪些事能够体现出徐晃有勇有谋?请简要概括。(4分)

答案

三国志魏书原文及译文 徐晃传|三国志・魏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8.C (.前:上前)

9.B(都是转折连词,却。A副词,才;副词,竟然。C代词,他们的,指蜀军;指示代词,那个。 D.介词,用、按照;介词,在)

10.(1)刘备想断绝我军内外联系,以便夺取汉中,将军这一举动成功地让刘备的奸计失去作用,真是好极了。

(夺,让……丧失,打乱,使动用法1分;“善之善者也”,判断句1分;大意2分)

(2)(徐晃)生性节俭谨慎,统率军队常长时间进行侦察(或远远地派出侦察人员),先研究不利的情况(做好不能取胜的预案),然后再和敌#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人交战,追击逃敌,争夺战利(战果),士兵常常没时间吃饭。【徐晃传|三国志・魏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畏慎:谨慎。1分;将军:带领或统率军队。1分;斥候:侦察,派出侦察人员。1分;大意2分)

11.①巧计夺偃城。②四冢破蜀军。(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地人。早年在郡里作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镇压黄巾起义有功,被拜为骑都尉。

太祖在梁地讨伐杨奉,徐晃就归顺了太祖。 易阳令韩范诈称拿城来降却又拒守城池,太祖派徐晃前去攻打,徐晃兵临城下,给韩范写了封信,用箭射入城中,为他陈明利害,劝韩范投降。

太祖返回邺,留下徐晃和夏侯渊在阳平抵御刘备口刘备派遣陈式等十多个营垒截断了马鸣阁道,徐晃单独带兵征讨打败了他们,贼人自己跳入山谷,摔死了很多。太祖听说后,非常高兴,授给徐晃符节,下令说:“这个阁道,是汉中的险要通道。刘备想从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70103/255574.html

更多阅读

《秦晋崤之战》背景、原文及译文 秦晋崤之战原文

《秦晋崤之战》背景、原文及译文  一.背景:  1.何谓“崤之战”   春秋中期,秦在穆公即位后,国势日盛,已有图霸中原之意。但东出道路被晋所阻。  2.具体原因经过   周襄王二十四

《晋书王猛传》原文及译文 晋书译文

《晋书王猛传》原文及译文原文: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人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成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苻坚闻猛名,召之,一见使若平生,语及废兴大事,异符同契,若玄德之遇

《三国志·魏书》原文及译文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原文】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1〕,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注解】〔1〕嗣(sì):接续,继承。【译文】太祖武皇帝为沛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原文及译文108 世说新语原文及译文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原文及译文(108)言语第二108.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孔隐士谓曰:“卿欲希心高远,何不能遗曲盖之貌?”谢答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注释】谢灵运:南朝宋人,晋车骑将军谢玄的孙子,袭爵康乐公,人又称他为谢康乐。喜好

声明:《三国志魏书原文及译文 徐晃传|三国志・魏书|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为网友沽酒杯空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