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快哉亭
陈师道
城与清江曲,泉流乱石间。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 奔云亦自闲。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1)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前人评价“‘度鸟欲何向? 奔云亦自闲’之句,有无穷之味”,请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隐”“依”。 “隐”“依”二字在这里运用的是拟人(或“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的景象,富有情趣。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2)“度鸟”两句写空中景物: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姿态悠闲。同时融情于景: 那横空而过的飞鸟,岂不是人生匆遽的象征?(或答“飞鸟茫然地飞着象征人生没有目标的奔忙”)而自由自在的白云,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符元年(1098),时陈师道居徐州。【登快哉亭|城与清江曲|陈师道|鉴赏阅读试题答案赏析】。诗直写登临所见。首联写近景,描绘城下,见到一条盘旋曲折的江水绕城而流,泉水冲激乱石,发出哗哗的响声。这联是景句,有意创造幽寂静阒的环境,起句与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境地相仿,密合徐州城依汴水、泗水而筑的特点。又以流动的江、泉,在静止的城、石中流淌,加以诗人的视线是从高向下,既有大境,又有小景,突出了江水的曲折与泉水飞溅的美感。
次联远望,写山。他登临是在黄昏,因此在写山时便通过夕阳来衬托,说夕阳已渐渐下山隐没,沉沉暮霭笼罩了远处的群山。这两句写黄昏山峦如画,诗用流水对,上下呼应,词意流动;动词“隐”、“依”二字也用得很切,使客观景物带有主动性。两句所写,实际上是一个场面,这样分写密合的手法,是江西诗派看家本领之一,后来的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