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欧阳修鉴赏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

刘将孙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只应幽梦解重来,梦中不识从何去。

【注】 刘将孙是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的儿子。这首小词作于宋亡之后。

6.词的起首三句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试简要说明。(6分)

7.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故国之思,试结合下片前三句具体分析。(5分)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

6.【答案】 词的起首三句描写了作者所看到的类似西湖的美妙景色,一方面紧扣题目――闲游,(3分)另一方面为下文引发作者的故国之思作铺垫。【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3分)

踏莎行 欧阳修鉴赏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

【解析】 开头三句从内容上以水边轻烟氤氲、小雨轻敲细沙、垂杨轻拂花草三幅图景写出了作者所见到的美丽景色,从结构上看,呼应了题目,引发了对与此景相似的“西湖”美景的联想,进而引发故国之思。

7.【答案】 头两句点明字字句句由血泪凝成,直接表达故国愁思之深;(2分)第三句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委婉地表达自己对故都临安的日夜思念之情。(3分)

【解析】 下片前三句乃词作感情的高潮处,分析时应侧重它们是如何表达出强烈的故国之思的,可从手法、形象塑造、意象构成等角度分析。“血染红笺,泪题锦句”是直述所写诗句都是血泪之作,表达了沉痛的感情。第三句以问的语气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这里不直接说自己思念以西湖为代表的故国故都,而是用曲折的方式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

词的起首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眼前景色。这样的写法基本上是排列名词,没有动词;让各种物象组成余味无穷的画面,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幽闲情致。

“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两句,如奇峰突起。【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境界骤变。词人方才的闲游似“云无心以出岫”,至此顿生枨触,优游之情马上化成一腔悲恨。

这一转变也是有条件的:其一是客观上“荷花芳草垂杨渡”这些景物具有与西湖相似的特征;其二是主观上词人有见过西湖的印象和怀念临安的思想。因此当他在闲游中睁开双眼时,面前仿佛呈现出西湖的迷蒙景色,胸中立即泛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愁情。

下片三句,是全篇感情的高潮。红笺以血染,锦句用泪题,全是伤心之语,可见愁恨之深。下面他不说自己日日夜夜在怀念故都临安,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词人正是通过这样的诘问表达了忆念故国之情。

结尾二句,前后呼应,感情又深入一层。前面说眼前景色恰是西湖,然又不是真正的西湖。【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可见西湖之遥远,并不纯粹是由于地理上的间阻,同时也是由于政治上的限隔。那么怎样才能重到真正的西湖呢?词人唯有托诸梦境。“只应幽梦解重来”是推想之辞,然亦反映了现实中重到西湖之不可能。接着“梦中不识从何去”一句,又推进一层,意谓西湖只有在梦中才能重到,可是即使到了梦中,他也不知从哪条路前去西湖。词人那种想见西湖、怕见西湖的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莫知所从的迷惘心情,十分含蓄地流露出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80103/256036.html

更多阅读

《欧阳修集》 欧阳修文集

居士集卷三十五◎墓志四首【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治平四年〉】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君之行义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 踏莎行欧阳修拼音版

【古典诗词欣赏(一四七)】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窦凤才【原作】踏莎行·候馆残梅——[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秋声赋》的文化解读 欧阳修的秋声赋

《秋声赋》的文化解读 欧明俊欧阳修的《秋声赋》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历代传诵不衰,几至家喻户晓。评论者亦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当代亦有不少鉴赏和研究文章,对其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做了全面精到的评析。笔者注意到,历代论者多是从艺术

欧阳修《醉翁亭记》背后的故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开篇就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环绕滁州城四面的全是山,朝西南望去,那儿的森林与山

醉翁亭记之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声明:《踏莎行 欧阳修鉴赏 踏莎行闲游刘将孙阅读答案鉴赏》为网友英雄似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