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齐景公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谏齐景公

晏子谏齐景公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陛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详,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阅读练习

1.解释

(1)雨: (2)霁:

(3)被: (4)间:

2.故事中,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正确的一项是( )

A.欣赏晏子的幽默言谈。

B.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失言。

C.对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觉得愧疚。

D.对自己身强体健颇为自豪。

3.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景公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参考答案

1.①下,降 ②放晴 ③同“披” ④一会儿

2.C

3.启而能发,及时省悟,知错能改

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⑴ 晏子谏景公 ( ) ⑵晏子对曰( )

⑶公被狐白之裘 ( ) ⑷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10.以下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水落而石出者

B.坐于堂侧阶 墨子闻之起于鲁

C.公被狐白之裘 温而知人之寒

D.晏子能明其所欲 其如土石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1)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12.从这则故事来看,你认为晏子或景公是怎样的人?(选一人作答)(2分)

13.晏子对齐景公说这段话,目的是提醒执政者要怎么做?(请用学过的古文中的话来回答)(2分)

参考答案:

9.(2分)(1)向君王提意见,提意见。(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⑵ 回答。 ⑶身穿(通:披) ⑷挨饿受冻的人。

10.(3分)C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1.(2分)(自己)吃饱了(而)知道他人的饥饿,穿暖了(而)知道他人的寒冷,安乐了(而)知道他人的劳苦。

12.(2分)晏子是一个了解民情,敢于并善于劝谏的人。景公是一个能听取、采纳正确意见(即“善于纳谏”),并能付诸行动的人。

13.(2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说得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齐景公要建高台,发动很多百姓劳动。高台建成后,齐景公还想再造钟。晏子进谏说:“所谓君主,就是不能以百姓的劳苦来成就自己的乐趣。君主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已经建筑了高台,现在又要造钟,是对百姓很大的负担,百姓必定会不高兴。君主以加重百姓负担来获得自己的乐趣,不是好的做法,不是治理国家的方法。”齐景公就停止造钟。【《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注解

1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齐景公)

2雨雪三日而不霁:多日下雪但是不转晴。雨(yù):名词作动词,下,落,降。 三 :此为虚词,表多次。而:表转折,但是、然而 。霁:雨雪后天气转晴。

3公被狐白之裘(qiú):齐景公穿着白毛的狐皮 大衣。狐白之裘: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缝制的皮衣,非常珍贵。裘:皮衣 被(pi)同“披”。

4陛:殿堂的台阶。

5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景公时任国相。

6有间:一会儿。

7逸:安逸,舒适。

8劳:劳苦。

9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闻:听 命 ;辞命。

10粟:谷子,旧时泛指谷类,此指救济粮。

11饥寒:指饥饿寒冷的人。

12涂:通假为“途”,路上。

13里:指里巷。

14循:巡,巡视。

15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6兼岁:两年。

17明:阐明。

18 欲:欲念,愿望。

19行:实行。

20 善:好的

21乃:于是。【《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2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

23谏:进谏。

24对:对答,回答。

25与:给。

26见:召见。

27所欲:愿望。

28侧:边上。

29堂:朝堂

30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31侧:旁边

性格特征

齐景公

虚心纳谏,知错能改。通情达理。

晏子

关心百姓,体恤民情,足智多谋,敢于间接教诲齐景公,善于进谏,拥有超高语言艺术,有口才,聪明。

本文充分体现了晏子的语言艺术。面对景公拥狐白之裘却以“雨雪三日而天不含寒”为怪,晏子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而是树立“古之贤君”为榜样,对照是非立断,正误鲜明。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80103/256064.html

更多阅读

神医大道公《二》 神医大道公前传第二部

这两天忙点家事,没上来,哈哈!继续上篇没说完的话。。。。。。。。王灿帅哥,很敬业很能吃苦的好家伙!帅就不用说了,在现场老是很低调,让每个人都很喜欢他!他为角色设计了好多特点,我都很兴奋,很满意!!淳于珊珊,对自己要求很高,应变能力很强。

七公江湖烤翅:好吃就这么任性!

传世绝学 烤艺圣典 风靡华夏 天下至味 莫出其右【烤翅缘起】 七公江湖烤翅源自金庸射雕传,乃江湖遗学,当年洪七公得到侠女黄蓉调味腌烤的秘方,对所得之法经常研习摸索,再加上自身爱好美食,在他的精心研究下烤翅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品类日渐

陶朱商经十八法 陶朱公《商训》

陶朱商经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人。他是中国古代商人的圣祖,人称陶朱公。  范蠡看到越王勾践运用计然的理论治理国家,使越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十分感慨地说:“计然的策略有七种,越国只动用了其中的五条就取得了如此满意的效果,我打

经典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经典文言文:【原文】: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①,扁鹊曰:“君②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③深④。”桓侯曰:“寡人⑤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⑥深。”桓侯不应

《素书》白话文校译 素书 原文及译文下载

白话文校译:暮初 《素书》在民间被视为奇书或天书,相传为秦汉之际的黄石公所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才将此书授予张良,以示慎重。张良正是凭借此书帮助刘邦平定了江山。《宋史•艺文志》载:“宋代有黄石公《素书》一卷,张良所传

声明:《晏子谏齐景公 《晏子谏齐景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为网友犀利哥再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