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赋 阅读答案 墨池记 阅读答案

墨池记阅读答案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泰山赋 阅读答案 墨池记 阅读答案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墨池记 阅读答案】。

7.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真实

B.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强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80103/256955.html

更多阅读

中考文言阅读汇编之《墨池记》 2016年中考文言文汇编

中考文言阅读汇编之《墨池记》一、(03·太原)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4~17题。(14分)[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

王粲的《登楼赋》 登楼赋 阅读答案

【说明】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铺陈其事”是它的主要表现手法,并具有一定的音律节奏。赋发生在战国末期,风行于两汉,到南北朝时日趋散文化和骈俪化。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变体,王粲的《登楼赋》就属于所谓骚

曾巩北宋 《墨池记》赏析 墨池记原文及翻译

查看文章曾巩(北宋)《墨池记》赏析作者简介: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

《小石潭记》比较阅读附答案 小石潭记阅读

(一)[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的阅读及答案 小石潭记对比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

声明:《泰山赋 阅读答案 墨池记 阅读答案》为网友二次元学森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