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阅读答案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阅读答案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阅读答案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1.首句中的隐隐,迢迢,写景中蕴含无尽意趣,试简要分析.

它从大处落墨,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这一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2.后两句话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感?

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景象的又一次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80103/256963.html

更多阅读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 杜牧秋夕赏析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拼音

【作品简介】《寄扬州韩绰判官》由杜牧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

诗词讹字:“千里莺啼绿映红”原为“十里”

古书无讹字,转刻转讹,莫可考证。略举数条。如王涣《李夫人歌》“修嫮秾华销歇尽”,“修嫮”讹作“德所”。武元衡诗“刘琨坐啸风清塞”,讹作“生苑”。琨在边城,则“清塞”字为是,焉得有苑乎?杜牧诗“长空澹澹没孤鸿”,今妄改作“孤鸟没”,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山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此诗以旷达(甚至颓废)之意来消解

声明:《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阅读答案》为网友茹此的夨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