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2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 ) 当之郡( )

22.【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3分)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请结合现实生活,有理有据地简要说说你希望父辈留下什么?(3分)(字数5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1.(2分) 晋升或调动官职 送给 把……当作 到(每个解释0.5分) 22.(2分)【甲】【乙】两个形象都清正廉洁。(“清正”1分,“廉洁”1分) 23.(3分)(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翻译出重点词 “以”、“遗”、“之”、“厚”1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1分) 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翻译出重点词“或”、“诸”0.5分;句子通顺、语义语气正确0.5分) 24. (3分)略(内容健康,体现积极向上精神1分;言之有据2分)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80103/257933.html

更多阅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杨伯峻: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钱穆:先生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我师了。择其善的从之,不善的便改

大学讲义十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人是有感

知其不可而不为 知其不可而不为之

知其不可而不为如果生命将到了尽头,我们不能害怕死去,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知道这件事做起来很困难,但是我们可以“不为”之,去做另外一件事,就在你正做此事时,不益而到的收获,正是你“知其不为而为之”的化身!生命也亦如此!

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尴尬、自嘲与心灵独白 心灵独白

知其不可而为之后的尴尬、自嘲与心灵独白--------儒家精神之探源(完整版)晨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子曰:“是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1)世人论及孔子一生时,总忘不了冠之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察言观色——闻其声,辨其人,识其心上 察言观色辨健康

察言观色---闻其声,辨其人,识其心从细节入手有一句经典的话这样说:一样的米养百样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要学会察言观色。而在这方面,《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可以说就是很好的例子。王熙凤就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

声明:《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宋人或得玉”比较阅读答案》为网友佣兵一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