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贾谊论 苏轼《贾谊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贾谊论》,出自《古文观止.卷十·宋文》,作者宋代苏轼.论述如何施展抱负才能的文章.

原文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苏轼贾谊论 苏轼《贾谊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1]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shù)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xǐ)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jù)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90103/258639.html

更多阅读

苏轼《东坡志林》 东坡志林txt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二十·子部三十○杂家类四 杂说之属 △《东坡志林》·五卷(内府藏本)  宋苏轼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东坡《手泽》三卷,注曰今俗本大全集中所谓《志林》者也。今观所载诸条,多自署年月者,又有署读某书书此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苏轼前赤壁赋

  行走在精神的高地 ——苏轼《前赤壁赋》赏析  深圳高级中学杨璋  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人到中年的苏轼,流落黄州,与好友两游赤壁,极目渺渺苍穹,感慨人生短促,多少壮志随风消逝,多少期许转头成空,他却未言失意沮丧,反以豁达胸怀写成前后

声明:《苏轼贾谊论 苏轼《贾谊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为网友透过窗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