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 going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韩非子

作品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6-12]

作品译文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扁鹊又退了出去。【《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注释

1.扁鹊(biǎn què):姓姬,秦氏,名越人,战国时齐国渤海郡郑

(今河北任丘)地人,属于早期秦人一支。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神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2.立:站立.

3.有间(jiān)――一会儿。

4.疾――古时‘疾’与‘病’的意思有区别。疾,小病、轻病;病,重病。

5腠(còu)理:中医学名词,指人体肌肤之间的空隙和肌肉、皮肤纹理。

6.寡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这个词的用法比“孤”复杂些。君王自称。春秋战国时,诸侯王称寡人。在文中译为“我”。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好(hào)――喜欢。

(另解:好(hào)喜好#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网站 end#,习惯,医生的习惯,就是医治没有病的人,以显示自己的本领,读法:医之好 治不病 以为功 医:医生,之:的,好:习惯,治:医治,不病:没有生病的人,以:以之、用以,为,作为,功:功绩,成绩)

8.居十日――待了十天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居――用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前面,表示经过的时间;停留,经历。在文中译“过了”。

good going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9.益――更加。

10.还(xuán)走――转身就跑。 还(xuán)――通“旋”,回转。走――跑。

11.故――特意。

#p##e#

12.汤(tàng)熨(wèi)【现语文教科书读(yùn)】之所及也――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汤,同“烫”,用热水焐(wù)。熨,用药物热敷。

13.针石――古代针灸用的用砭的石针

14.火齐(jì)――火剂汤,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齐,同“剂”。

15.司命之所属――司命神所掌管的事。司命,掌管人生命的神。属,管,掌握。

16.无奈何也――没有办法了。奈何――怎么办、怎么样。

17.臣是以无请也――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意思是不再说话。无请,不再请求。

18.索――寻找。

19.遂(suì)――于是、就。

20.及――达到。

21.是以――以是,因此。

22.应――答应,理睬。

23.恐――恐怕,担心。

24.将――要。

25.功――本领。

26.肌肤――肌肉和皮肤。

27.使――指使,派人

28.居――过了。[6-12]

作品译文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几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病用热水敷(fū)烫(tàng)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90103/258679.html

更多阅读

关于黄帝时期的扁鹊 扁鹊是什么时期的名医

关于黄帝时期的扁鹊中学语文课本里的《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有这样一条注释: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因为医术高明,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时期的一位神医的名字来称呼他。这位神医就是黄帝时期的扁鹊。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

《扁鹊见蔡桓公》的启示 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的启示当年念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至今难以忘怀。文章说的是:扁鹊进见蔡桓公,站着(看了)一会儿,说道:“您的皮肤纹理间有点小病,不医治恐怕要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

经典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经典文言文:【原文】: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①,扁鹊曰:“君②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③深④。”桓侯曰:“寡人⑤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⑥深。”桓侯不应

英译《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教案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候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

民企治理之痛故事(二):蔡桓公之死,谁之过?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篇古文叫《扁鹊见蔡桓公》,写的是古代神医扁鹊发现蔡桓公身体有病,三翻五次劝说蔡桓公治病,但蔡桓公却固执地认为自己没病,不听扁鹊劝告,坚决不治疗,结果最后病入膏肓时再找扁鹊治病,此时扁鹊已知蔡桓公由于延误了治

声明:《good going 《扁鹊见蔡桓公》原文及翻译》为网友爱我的人会发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