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3日在拉萨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张延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4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区市党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率先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家园幸福拉萨为目标,凝聚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推进“五大战略”,努力实现“三个提速”,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良好、民族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了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亿元,增长18%;财政收入突破90亿元大关,增长52.7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4.8亿元、增长29.13%,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5.2亿元、增长286.36%,财政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50元、9750元,分别增长9%、1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列全国38个主要城市之首,荣列“2014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全国首批民生改善典范城市”。
――全力以赴抓经济运行,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净土健康产业全面推进。确立种植业“两区八带”、养殖业“一区二带三板块”的发展格局,培育壮大九大主导产业,宣传推介“拉萨净土”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拉萨净土健康产品进入全国市场,吞巴藏香、古荣糌粑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净土健康产业实现从“产品”到“品牌”的重大转变,企业数量达到89家,总产值达到36.6亿元。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农田水利、农机装备、科技服务等基础支撑坚实有力,曲水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取得新突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工作全面铺开,流转土地1.63万亩,才纳、林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在全区推广;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日渐完善,新增专合组织146家、龙头企业5家,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示范社,粮油总产19.17万吨、蔬菜总产27万吨、牲畜出栏45.33万头,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个、无公害农畜产品73个。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投入1972万元实施10个研发项目,新能源、新材料、高原特色农畜资源精深加工等新兴特色产业加速壮大,用18天时间建成拉萨市特色产业展示馆,科技对全市经济和农牧业发展贡献率分别达到40.8%、46.8%。加快实体经济发展,出台5个方面加快园区发展的支持政策,园区工业增加值、销售产值和税收分别增长30%、30%和63.3%,园区集聚效应明显增强,产城互动格局初步形成。“四个一百”工程稳步推进,投资158.38亿元完成161个产业项目,高原天然水、大昭圣泉、卓玛泉、天佑德青稞白酒等项目建成投产,西藏屋脊之宝饮料、新希望集团有机饲料等项目基本建成,实现工业增加值40亿元、增长30%,新增规上企业8家。第三产业全面发展。规范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突出旅游宣传促销,推动观光游向体验游、休闲游发展,成功举办雪顿节,配合举办首届藏博会,接待游客925.74万人次、增长15.87%,实现收入111.67亿元、增长35.91%。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节庆经济,推进银政企合作,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香格里拉大酒店、圣地天堂洲际大饭店、西藏会展中心、八廓商城等建成运营,总投资182.8亿元的76个商贸项目顺利实施,购物、会展、物流等区域性服务能力日益增强。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强力推进产业链招商,落实项目252个,到位资金207.11亿元、增长34.66%,其中文化旅游创意园签订出版文化产业园、藏医药文化创意园等6个投资项目、协议投资51.51亿元。非公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民营企业4632家,个体经营40327户,注册资金218.96亿元,从业人员18.35万人,上缴税收48亿元、占总税收的96%。实施55个援藏项目,受援资金6.54亿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受援格局进一步完善。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围绕“五大战略”开展产业、旅游、交通等7个方面的基础性调查研究,初步形成“十三五”规划思路。主动融入“两带一路”战略,着力提升投资拉动能力,加快推进重点项目投资扩量,完成投资245亿元,实施特警支队二期、儿童福利院、海淀小学改扩建等重点项目42个,旁多水利枢纽4台机组发电,生态路桥顺利贯通,迎亲大桥通车在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建设,林周机场、轨道交通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组建公共交通集团、净土产业公司,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4.72亿元、比2011年增长269.7%。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载体功能得到新提升。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突出地域、民族、文化、时代特点,统筹利用国家支持、对口支援、地方配套、社会投资,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初步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多点联动发展”、“城关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规划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修改《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2个特色村庄规划,全力推进十大专业市场搬迁,大力整治非法买卖集体土地和违法违章建筑,城市品质有效提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建成区供暖供气入户率达到98%,红旗路、贡布堂路等市政项目建成使用,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填埋场二期、嘎玛贡桑道路改造等有序推进,配套功能更加完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管理更加精细。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完善综合执法机制,全力推进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加大城市环境整治监管力度,节能改造市政路灯1.6万余盏,安全供水1.2亿吨,日处理污水4.3万吨,建成运行流浪犬收养中心,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综合测评。城乡交通畅达安全。完成投资4.75亿元,建成乡村公路320.72公里,乡镇通畅率100%,行政村通路率85.4%;出租汽车完成改制,实现公车公营,新增运力200台;落实公交“七个优先”政策,推广清洁能源公交,新增3条线路、76辆公交车。环境保护成绩斐然。坚守生态底线,严格环境保护监管和责任追究,取缔关闭8家小作坊小企业,停产停建2家涉矿企业;创卫进入综合评审,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南山绿化560亩,植树造林10.16万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森林覆盖率18.3%,创建自治区生态村124个,拉鲁湿地周边29户居民房屋、9处鱼庄如期搬迁,拉萨河3 #闸投入使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7.6%以上。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改善取得新成效。民生投入大幅增加。民生事业投入61亿元,着力办好自治区利民惠民“十件实事”,民生保障标准进一步提升,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在自治区标准基础上分别提高100元、50元和100元。“四业工程”成效明显。健全培训考核、资金分配机制,投入1977.69万元培训2.09万人,新增就业1.55万人次、增长52.4%,开发岗位1.58万个,继续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3861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参保人员43.8万人,征缴4.4亿元、发放3.5亿元,五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孤残弃儿童集中供养率和五保老人意愿集中供养率达100%;发放残疾人特殊生活补贴261万元、康复补贴194.4万元,残疾人托养康复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各类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合理调整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普通高考录取率全区领先,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学龄儿童入学率99.82%,初中毛入学率100.47%,职普比3.5∶6.5,年生均“三包”经费提高至2900元;教育城一期投入使用,北京、江苏实验中学开学运行。卫生服务持续优化。医疗保障、公共卫生、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区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农牧区基本医疗补助提高至380元,大病统筹报销最高6万元;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率100%,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分别下降到51.8/十万、12.3‰;持续开展食药专项整治,保证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住房保障日臻完善。稳妥推进干部职工周转房分配改革,建设保障性住房5687套,改造1394户10.46万平方米棚户区;新开工商品房225万平方米、增长196%,销售90万平方米、增长104%。公共文化普惠群众。启动拉萨古城申遗,曲水雄色绝鲁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尼木吞达村荣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51个,实现全覆盖;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各种文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文体中心投入使用,牦牛博物馆建成开馆,《文成公主》实景剧接待观众32万余人次,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广全民健身运动。投资2083万元建设体育设施5处,足球、篮球、围棋等群众性体育赛事广泛开展。【2015年拉萨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扶贫开发深入推进。投资1.62亿元,实施93个扶贫开发项目,受益贫困户8373户,帮助2.3万贫困人口越过帮扶线。物价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调控能力不断增强,常态化开展主要农副产品调运和应急投放,异地调运牦牛肉1600多吨,平价销售酥油21吨,投入3200万元购置投放100辆“菜篮子”工程直销车,设立10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努力保障市场供应充足和物价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提升殡葬公共服务。坚持移风易俗,投入2000万元建设完善殡葬基础设施,殡葬环境得以优化。其他事业协调发展。监察、审计、外事、地震、档案、保密、编译、工会、共青团、妇女、残联、气象、人民武装、人防、消防、双拥和供电、通信等取得新成绩。
――全面落实维稳措施,和谐稳定开创新局面。筑牢维稳防线。坚持依法治藏,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情报信息搜集研判能力,强化维稳协调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十四世达赖集团各种渗透干扰破坏活动,圆满完成重要时段、敏感节点和重点部位维稳防控安保任务。创新社会治理。巩固深化“1 5 X”管理模式和“双联户”运行模式,推选联户代表1.7万人,吸纳家庭近16万户;深入推进强基惠民,加强创新寺庙管理,稳妥推进户籍改革,大力推行居住证制度,强化铁路护路联防,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实施“六五”普法,推进“法律七进”,受教育群众超70万人次,社会局势更加和谐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市创建工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闪光”“牵手”行动,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依法管理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完善寺庙基本公共服务,评选37座和谐模范寺庙、3601名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宗教事务管理迈上法制化轨道。妥善化解矛盾。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推行领导包案化解和分级受理办结制度,强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受理群众来访1527件,办结1467件,办结率96%,实现旧案不搁置、新案不累积。强化安全生产。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13个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治理,严格执行客运车辆“两限一警”政策,消除安全隐患5800余处。提升应急水平。完善应急体系,有效处理“8 ?09”道路交通事故,有序处置墨竹工卡、林周洪水险情,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工作作风展现新气象。坚持依法行政。坚决落实市委决策,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职,认真听取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办理人大建议议案112件、政协提案122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向人大报送1件地方性法规草案,颁布4件政府规章。践行群众路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贯彻八项规定、约法十章、八项要求,创新开展“五访”活动,着力解决“四风”“两问题”“一薄弱”“三不够”等突出问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三公经费”下降33%,文件减少43.5%,会议减少21.2%。加快转变职能。稳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完成626家事业单位预分类,行政审批事项精简调整率达64.68%。以市民服务中心为龙头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设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投入使用,在全区率先实现工程交易全程电子化招投标。强化人才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引进培养力度,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7名,培训各类人员1.17万人次,建立院士工作站,139名教育、卫生、科技人才支援拉萨。打造阳光政府。全面公开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财政预算等信息,人民网“拉萨发布”政务微博、拉萨政务网正常运行,及时公开政府工作动态和相关政策,政府与群众的交流渠道不断拓宽;及时办结“市长信箱”445件、“市长热线”346条,办结率100%,圆满完成村(居)换届,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
各位代表,一年来,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人大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北京、江苏两省市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全市党政军警民团结奉献、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83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北京、江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职工,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关心支持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依然较低,目前最大问题还是投资不足,特别是缺少牵引力强的大项目。二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城镇化水平较低,整体承载力与公共需求存在差距。三是改革开放水平不高,体制机制不畅,在组建国有集团、发展国有企业方面起步较晚,生产要素短缺,融资渠道狭窄,能源制约明显。四是50周年大庆安保任务繁重,敌对势力暗流涌动,十四世达赖集团变换手法进行渗透破坏,确保大庆圆满有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面临严峻挑战。五是行政效能还需大力提高,个别部门和干部的责任意识不强、拼搏劲头不足、担当精神不够,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反四风、转作风还需深入持久用力。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果断有力、作风上务实进取,积极顺应新常态、重塑新动力、采取新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主要工作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区市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自治区成立5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面临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内地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力度持续加大,为拉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提质带来重大机遇。二是全国援藏进入新常态,中央对口援藏20周年座谈会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立体援藏格局、持续加大援藏投入、资金使用向民生基层倾斜,这将对我们在民生改善、公共服务、大众消费等领域扩大投资产生积极影响。三是拉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产业体系不断健全,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净土健康、旅游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区域影响力全面增强,这为我们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拉萨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力,民生改善普惠各族群众,社会管理模式藏区领先,社会局势更加和谐稳定,全市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为建设美丽家园幸福拉萨提供了强大的环境保障和精神支撑。五是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丰硕成果正加快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拉萨的强大正能量,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汇成了深入推进“六大战略”、努力实现“四个全面”的滚滚洪流。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贯彻落实区市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紧紧围绕“充分发挥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的总要求,坚守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生态环境两条底线,全力推进“六大战略”,确保信访案件“零搁置”、本届政府财政“零负债”,努力实现重特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奋力建设美丽家园幸福拉萨。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以内。
(一)更加注重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在“环境立市”上下功夫
坚持绿色发展,创优生态环境。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统筹推进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工程,加强环保能力建设,组建生态园林公司,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重点控制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排放,治理城市扬尘污染,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督整治,把好生态环境关、产业政策关、资源消耗关、安全生产关,严禁“三高”项目进驻,确保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规定指标内。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组建水务公司,开工建设纳金水厂,建设4个污水处理厂,在新建小区试点中水回收利用。抓紧“树上山”,实施南北山和拉萨河流域绿化工程,造林8.87万亩,努力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抓好“河变湖”,加快推进拉萨河综合整治工程,开工建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