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欧阳修鉴赏 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近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

⑴这首词表现了什么人的什么情感?

⑵文字以少胜多,用一字而神态毕现,境界全出,叫炼字;使思想出众,句意警人,叫炼意。古人评诗,有“炼字不如炼意”的说法。请选出词中炼字或炼意的一个例子并作简析。

⑴远行客子的思乡之情。(“远行客子”,写“离人”、“行人”、“旅人”均可,“思乡”)

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⑵①“候馆梅残,溪桥柳细”中的“残”“细”可谓炼字精品,既写出了时令特点,又把满眼春光写得凄楚动人。②“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用比喻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变成了具体的形象,让人更容易感受到行人因路程加长、时间变久而产生的离愁;③“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用叠字渲染出女性居者对男性行者的思念之深,离愁无限;④“平芜近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对比、衬托手法,写出春山已远,而行人更在春山之外,将情景融为一体,景在想象中扩大了范围,情也在想象中增加了容量,层层深入,增加了情感的震撼力量。

【简析】

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愁的词作。它以对句开头。候馆、溪桥,点明征途;梅残、柳细,点明时节,是一番初春的景色。就在这明媚的#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end#春色之中,出现了远行的旅人。【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他坐在马上,拉着缰绳,有点行色匆匆的样子。迎面吹来的风是暖和的,地面初长的嫩草散发出的芬芳另人清爽。这第三句,承上启下,由春景过渡到离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可是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他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这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远”与“无穷”的关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是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笔锋一转,折入旅人的怀乡之情,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

踏莎行 欧阳修鉴赏 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楼上的思妇了。她也一定有着同样的感觉。她必然会痛心流泪,伤心时,只能登上小楼,眺望远方,可是,能望到的,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尽头,又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她牵肠挂肚的人儿,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见呢?词人由自己的离愁,推想到了家里的她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离愁,又由离愁而想到了她临高倚栏远眺,想到了她登高远望而又不见的愁更愁,行文上层层深入,有如剥蕉。【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最后两句重复“春山”,用意深刻。这春山是倚楼远望的闺中人穷尽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又是她的想象所能达到的极限,远方到底怎样,她不得而知。然而越过了春山,也就是越过了她的目力和想像之所及,但她还是要倚那危栏。远行的旅人如此为闺人所想,就显得两人感情的愈加深厚,离别的愈加苦痛了。这就是结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数百年来,不知感动过多少人的缘故吧。

阅读答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390103/260271.html

更多阅读

踏莎行山居赏析 踏莎行曹冠赏析

踏莎行 山居“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望形共说清闲话。”“百般景物堪图画”,更进一步说,这首词分明就是一幅鲜活的山居秋景图。它清丽,它绚烂,

鹧鸪天苏庠 踏莎行 秦观

鹧鸪天 苏庠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秋。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

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 踏莎行欧阳修拼音版

【古典诗词欣赏(一四七)】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残梅》赏析窦凤才【原作】踏莎行·候馆残梅——[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

踏莎行 踏莎行秦观

双调小令,《张子野词》入“中吕宫”。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韵。四言双起,例用对偶。又有《转调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格一】『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

十首《踏莎行》,伴春风而来 一缕春风拂面而来结局

诗词美文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今天诗词君为您搜集整理十首《踏莎行》,与君共勉。《踏莎行

声明:《踏莎行 欧阳修鉴赏 欧阳修《踏莎行》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为网友绝版相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