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谱读后感300 《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读后感

《红旗谱》是梁斌1953年开始创作的一部三卷本长篇小说,1958年出版第一部,被誉为反映中国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式作品,引起了强烈反应,并被多次改编为话剧,电影。《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作品通过三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力图深刻地勾勒出中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寻找解放的曲折历史。这部历史的展开,立足于反割头税和保定二师学潮等斗争,反映了冀中农民运动的风貌,同时他们又与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秋收起义等遥相呼应。这样,冀中平原的风云,不仅成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革命的写照,而且把农民的反抗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通过农民反抗过程的描述,概括了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艺术地说明了亿万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农民的反抗斗争,如不汇入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洪流,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红旗谱》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形象,其中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贪得无厌的冯老兰;有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等等。《红旗谱》塑造了三代农民的英雄形象,特别是横跨两个时代的农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让我感触颇深。

朱老忠是一个跨越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人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他从父辈那里继承了豪爽正直、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传统农民的英雄的性格特征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增长了斗争的才干,提高了革命觉悟,在原有的农民英雄的基础上增添了一种“新质”,使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农民英雄典型。而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与父辈相比,他有着更多的斗争的智慧,懂得了斗争的策略和方式,恰当地处理“脯红鸟事件”,便是他善用智谋这一性格特点的显露。朱老忠有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泥腿”。这可以说是他韧性性格中的一个凝结点,也是他不同于一般农民形象的一个显著特征。这句话除了蕴有韧性精神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尤其是他后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后,他的性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朱老忠身上闪烁着夺目的光彩,他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贫,舍己为人,刚直不屈,坚韧不拔,敢于斗争,勇于反抗等等。这些优良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好好学习,小说中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我们更要时刻铭记于心。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修养,争取把品格不断地提高,把觉悟不断地提升,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

就人物而论,《红旗谱》在特定的历史内容和深厚的地域土壤基础上,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特点的人物形象。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精神;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精神;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红旗谱》读后感】。

春兰是当代文学创作中最优秀的农村闺女形象,他与运涛的相爱过程,从两小无猜到以身相许,再到忠贞不渝,都写得朴实无华,真挚动人,表现出在北方保守的伦理下,农村姑娘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感情,作品中最美的段落大多与春兰有关,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在浓郁的春野气息中,包含着作家对农村生活的眷念。而江涛,运涛,大贵青年一代成为著作中革命思想的领头人,反抗斗争的真正战士,是中国革命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他们正是这烈火的领头人,体现了中国革命思想根固人心,共产党的精神无处不在。

《红旗谱》是真实的,它将生活气息和革命斗争精神达到和谐的统一,它既写出了祖国历史的风云,农民心里的演变,又再现了中国农民走向革命的过程,总结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农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组织起来,革命才会胜利。

梁斌说:“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小说,首先是小说的主题。在我来说,主题思想又是和小说的内容同时形成的。”《红旗谱》所描写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它对农民的生存状态、斗争方式和历史命运的反映,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是不多见的。小说所写的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具有农民革命斗争史诗的性质,带给了读者无与伦比的情感体验。

《红旗谱》读后感

梁斌的《红旗谱》讲述了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展现出几代人誓死与黑暗社会抗争的坚强不屈、英勇无畏,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红旗谱》再现了那个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危急年代,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农民真实而又复杂的各种形象。有舍身独挡恶霸的朱老巩,执刀仗义相助的严老祥;有狠心手辣、贪得无厌的冯老兰,附炎趋势、好管闲事的严老尚;有沉着历练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朴的严志和;有变换花样剥削压榨农民的“新型刽子手”冯贵堂;有欺软怕硬、甘当狗腿子的李德才;有为北伐入狱的严运涛;有被抓强迫当兵的朱大贵;有后继哥哥道路的严江涛;有出身地主门庭的革命青年张嘉庆;有热情奔放、忠于革命的农村姑娘春兰;有积极向上、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严萍;有糊里糊涂的朱老星;有庄稼正义的“乐天派”伍老拨;有狭隘孤僻的老驴头;有封建顽固的老套子......

从锁井镇农民的革命斗争方式,可以明显看出一代比一代进步。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朱老明他们采取所谓对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这注定要失败的,就像冯贵堂说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盐儿。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们那几亩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涛,他们接触了党,党教导他们要团结群众,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于是所发起的反割头税的斗争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说明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

小说开头加写了楔子,回忆了三十年前发生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巩大闹柳树林”,对塑造朱老忠这个人物来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这样就把朱老忠从小就放进强烈的阶级冲突的环境中。写他父亲朱老巩和冯老兰冲突,不久吐血身亡;写他姐姐被人强奸,然后又写她怀着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当小工,在天津学织毯子,他想到:这一条线一条线的,织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呀!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攒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在此之后,朱老忠参加反割头税运动,给二师学生送粮,到思罗医院营救张嘉庆,充分表现了他在统治阶级压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时,作者又在细节上加了穿插,如脯红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严家丧事;代严志和去济南探监;探监之前,又在家里作安排,对涛他娘、春兰等都嘱咐了一阵;拿钱给江涛上学......这些生活细节都烘托了这个人物的高尚品质。

与朱老忠的性格不同,严志和则表现的比较“软善”。当他听到朱老明说要和冯老兰打官司,为了朋友,心里不平,毫不犹豫的说了一句:“有我一份。”结果官司打输了,他也跟着输了一头牛。他因为怕回去见了涛他娘不好交代,便不声不响的离开了锁井镇。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朴实、善良。【《红旗谱》读后感】。他帮助朱老忠建立家园,粮食不够,互相凑合一下过去。爱朋友、讲义气,舍己为人,这些地方他和朱老忠是相同的,但他没有朱老忠的明朗、豪迈、勇于斗争的气魄。江涛回来动员他反割头税,他就说:“算了吧!咱们别革什么命了......”运涛遇到贾湘农,回家和严志和谈起,他就不想支持运涛。朱老忠就不同,不但鼓励运涛去找贾湘农,还说他在关东时就听说过苏联是无产阶级掌政,打倒了资本家和地主......江涛要到城里去上学,严志和顾虑重重,朱老忠说应该去,他也就认为可以去了。朱老忠和严志和的性格在种种事件当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作者在刻画张嘉庆与严江涛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同样是贾湘农教育成长下的革命青年,但他们在性格上却截然不同。张嘉庆,一个地主家庭少爷出身的革命者,入二师以前曾领导穷人抢自家地里的棉花,开展秋收运动,性格暴躁,人称“猛张飞”。而江涛则是贫苦农民出身,父兄的苦难、老奶奶的暴死,许多不幸的事情接踵而来,对他刺激很大。再加上家庭经济的困难,花钱读书不容易,逐渐形成了他稳妥慎重的性格。这两个青年在一起工作,人物性格就鲜明的表现出来了。江涛性格比较柔和,做事细微沉稳;张嘉庆则有些楞手楞脚,做事莽撞,干了再说。江涛家里虽穷,身上则穿得干干净净;张嘉庆则不修边幅,破鞋破袜子,买了新鞋子就把旧鞋子搁在人家花砖地上。江涛在斗争中往往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而张嘉庆的革命观点比较“左”,多少带有些左倾盲动情绪,有时论调很偏激,如批评江涛不该谈恋爱,革命者不能有爱人。在二师学潮中,对是坚守学校阵地与敌人硬拼还是撤回乡村开展敌后抗日救亡运动,张嘉庆与江涛的辩论充分表现了他的“左”。

再说说春兰和严萍这两个女主角吧。春兰这个农村女孩,性格开朗、泼辣、热情,热爱劳动,要求进步。运涛走上革命的道路,她也受到了影响,尽管挨了父亲一顿毒打,她始终钟情于运涛,对革命的信心毫不动摇。春兰与运涛的相爱,在当时的农村社会里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她甘愿冒着父亲的毒打,顶住村民的指手画脚妄加非议,向封建世俗礼教发起了挑战。尽管她的生活周围是黑暗的、碰壁的,但她始终是进步的、幸福的。春兰不仅在恋爱上追求自由,思想上更是如此。为了宣传工作,她把“革命”两字用白色的丝线绣到怀襟上,表示她一心向往革命,不怕困难;又表示她迎“新”返“旧”。正当药王大会上,她把这件新做的褂子穿出去,这一下可把整个大庙哄起来,收到了强烈的宣传效果。可见她是多么的天真聪明,又是多么的敢于反抗旧社会。严萍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的小姐,刚开始思想上没有春兰进步。但在江涛的带动下,她一步一步走向革命,思想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她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捕的危险,和江涛一起散布标语、发放传单。二师学潮中,江涛他们被困,她又积极组织救济会,给二师同学们送粮。正是由于她,二师同学们在最危急的时刻吃到了“天上掉下来的烧饼”。【《红旗谱》读后感】。当人们细细咀嚼这救命的烧饼时,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足智多谋、勇敢无畏、谨慎细心的革命女青年。

让人忍俊不禁的要数老驴头和老套子了。他们是一些典型的小门小户。老驴头这种人性格狭隘、孤僻,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观念。他不多与别人往来也不愿求人,这是小农经济下的产物。运涛和春兰的事发生后,他狠狠地打了春兰一顿,并在通往运涛家的小路上挖了三道壕,压上枣棘针,断绝了行人,谁在那里一过他就张开嘴大骂。这表现了他的蛮横无理、封建迂腐。但是他也有一定的自尊心,过分损伤了他的自尊心,他也要反抗。比如李德才替冯老兰去说春兰的事,开始他还以为是说笑话,听明白不是说笑话以后,上去就给了李德才几个耳光......关于割头税,他最关心的是给多少粮食,一听说要合三小斗粮食,他就不干了,火起来骂街,说这是“路劫”,是“砸明火”,又去找老套子商量。老套子是一个正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人,腐朽灰尘,他提议老驴头这年头官法不容情,先别自己杀猪。他告诉老驴头一个窍门,说朱老明和朱老忠正在反割头税,他们不给咱们也别给。朱老忠他们要给,咱们就赶快给人家送过去,千万别落人后。老驴头再三琢磨后,还是决定与老套子偷着干,于是上演了一幕幕令人捧腹的杀猪闹剧。笑过之后,不难想到像他们这样落后的小农,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与广大民众团结在一起,连杀猪这件事都做不好,差一点过不了年。

还有许多人物,如严运涛、贾湘农、严知孝、大贵、朱老星、伍老拨......就不一一细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就请翻看《红旗谱》这本小说吧!

红旗谱读后感300 《红旗谱》读后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8104400103/261260.html

更多阅读

《三体》读后!! 三体读后感500字

三体:天体力学模型,研究三个可视为质点的天体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问题。本人非理工科出身,对此问题毫无见解,只知道目前学术界对该问题尚没有完美的解答!这里推荐的是一部科幻小说,名为《三体》,一、二两部,第二部副标题为

《水龙经》读解 秘传水龙经

《水龙经》读解 《水龍經序》    序一  大鴻氏所傳地理之書,惟《歸厚錄》最著,世多有之。此《水龍經》五卷,絕無見者。不知向時入玉峰席氏質庫,其人得重價以去,遂置不取。逮質庫易主,雜亂字紙中,餘發覆得之,識為秘本,常皮行笈蔔兆,相居

白居易《池上篇》读后 白居易长恨歌读后感

读白居易《池上篇》,中有句云:“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如鸟择木,姑务巢安。如龟居坎,不知海宽。灵鹤怪

《地下室手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地下室手记txt

范学德:《地下室手记》——读陀思妥耶夫斯基1.我是一个有病的人。舍斯托夫曾经这样评论:《地下室手记》“不仅在俄罗斯文学,而且在世界文学中,都是一部最有名的作品。”(注一)在我看来,也许应该说它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品,并且,它不仅是一

《盔甲骑士》读后小结---经营者分享之五十七 学习读后感小结

因为看《小王子》,顺便想到了收藏已久的另外一本书---《盔甲骑士》,翻出来一看,和《小王子》一样,篇幅虽不长,却含意深刻,吸引我一口气读完。《盔甲骑士》也是一部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位骑士脱掉盔甲,重新找回真我的过程。如今“骑士的盔甲”

声明:《红旗谱读后感300 《红旗谱》读后感》为网友弃我者是瞎眼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